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8-05-21杜希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育会计专业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对于会计类的应用型人才,在市场经济不断繁荣的当下更是成为了用人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给社会输送优秀的会计人才,在高职教育中逐渐出现了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在文章中笔者首先简要的介绍了产教融合的概念以及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存在的不足之处;再次,提出了在高职会计专业中实施产教融合面临的困难;最后,对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施策略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足点上就着眼于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提高技术应用的能力。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高职教育中必须落实的培养工作。然而在高职会计教育中,重理论教学而轻岗位实训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院校虽然也进行了产教融合的尝试,但大多浅尝辄止,实训往往流于表面,没能起到应有的培养效果。由此可见,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水平,促进学生未来在职场的成长发展,对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一、产教融合的概述

(一)产教融合的含义

产教融合模式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经营实体培训相结合,实现院校与企业的双赢。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行业内对人才的要求也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只是奉行教学大纲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就难以应付岗位职务。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就是让用人单位也参与到专业教育中,利用实训的方式给同学们提供学习资源。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在产教融合中还需要注意实现五个对接。其中包括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教学与生产的对接、课程与职业的对接、学历与職业能力的对接以及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对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用人单位提供了实训的基地和岗位,极大的丰富了院校的教学资源,同时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提高学生就业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产教融合过程为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同时院校逐渐成为其科研助力,对企业的发展也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实际上产教融合早在上世纪末教育部就提出过相关的要求,今年10月份,习近平同志更是在十九大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产教融合已经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和方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首先,产教融合的实施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行了多次生源扩招;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但是与精英化的高等教育相比,学生的职业素质自然就体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产教融合的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状。其次,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还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但是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都比较薄弱。产教融合能将职业教育与生产进行对接,有效的提高了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了企业发展转型的目标。最后,专业教学实施产教融合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而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市场导向”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方向,产教结合使高职学生更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产教融合从宏观而言也关系到我国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给未来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现状

(一)实训与专业发展方向不符

在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所谓的“产教融合”大多是基于一些实训室和课堂案例模拟。在学生的工作内容上通常就是针对教材知识点的强化训练,而没有考虑到会计行业的具体岗位任务。训练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就造成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实训按照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往往是针对某一个问题和技能进行练习,将会计专业技能进行了孤立,在运用中就做不到融会贯通。其二,实训形式固化,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院校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过多的依赖于教学计划,在实训上往往是解决课内的难题和作业,实训形式千篇一律。然而,教学大纲的内容与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出入,盲目的按照教材进行人才培养反而脱离了实际,实训的效果也就难以得到保证。

(二)实训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

院校和企业组织不力,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得不到收获和提高,也是制约产教融合进一步推广的因素之一。比如部分院校将实训看做“镀金”,只为了丰富学生的履历,在具体落实上就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这部分院校往往喊着漂亮的口号,在实训过程中将会计业务技能进行简单的示范和模拟,这种实训只会白费功夫。此外,目前会计专业的评价机制也不完善,在对学生实训进行评价时教师的主观意见占了较大的权重,难以客观的体现出学生的应用能力。会计人才在用人单位内,通常是团队协作的模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大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积极的推动整套业务的完成;因此,对团队中个人进行评价就不能只参考学生的个人表现,而需要结合他在团队中的分工贡献以及团队成员对他的评价。当前产教融合中采用的轮岗制,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令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产教融合面临的挑战

(一)会计工作本身的特点

会计工作一般都会涉及到企业的财务以及核心客户资料,因此企业对于会计岗位的把控也是相当严格的。部分高职院校向企业提出合作意向的时候,企业处于对商业机密的保护往往不愿意参与其中。又或者部分企业在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只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而将涉及到核心资料的工作进行了保留。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就难以为学生们寻找到培养基地,产教融合也一度陷入了困境。同时,会计岗位的特点也决定了用人单位不可能大规模的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虽然正规的企业都有会计来处理财务事宜,对于会计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但是会计专业与其它专业相比,会计人员只是用人单位的一小部分,而诸如技术工人、物流人员等,企业就有着大批量的人才需求。在企业的资源配置上,会计人员配比通常占比很小,而且在办公资源的分配上也仅能满足正常工作开展。人员需求少和队伍稳定性的特点,再加上本身办公资源的限制,都严重的阻碍了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二)企业缺乏利益驱动

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是具有逐利性的,盈利是用人单位的根本目标,而目前的产教融合模式很难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收益。这样一来,企业在与院校的合作中积极性就较低,也就不乐于给学生提供实习的资源。就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来看,大部分停留在工作流程和会计事务所的参观上。再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公开课的模式当做对知识的拓展和实践。这种方法虽然兼顾到了每一位同学,但是在效果上却十分有限。而用人单位通常只招收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实习,没能向广大的会计专业学子敞开大门。据近些年的跟踪统计,这部分实习生也很少接触到核心业务,更多的是从事一些行政文员和前台接待类工作,与会计专业知识毫不相干。总而言之,企业在产教融和中缺乏利益的驱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就显得不足。

(三)校企之间沟通不顺畅

前文也曾提到过,教育部甚至是国家领导人都曾经在公开场合倡导过产教融合,但是我国目前却没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来对产教融合进行规范。部分用人单位担心实习学生大量涌入企业,会给正常工作的开展造成困扰,这样的顾虑使企业总是敬而远之。制度的缺乏还导致产教融和中学校与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分配问题得不到明晰,比如实训资源的归属问题、降低工作效率的赔偿问题以及双方在产教融合中的责任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在具体的实践中就存在着争议,破坏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环境。

四、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措施

(一)设计实训方案

要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充分的听取校方和企业的专业意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训方案。高职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是从学校的教学中得来的,企业则是他们职业技能施展的舞台。笔者建议,在实习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学校的授课教授应该积极的与企业专家沟通,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有阵对性的制定培养计划。同时,事先进行深入的溝通,也有利于将实习内容的工作进行细化,有效的强化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专业课程与实训内容的对接。在实训过程中,要避免课程与岗位的脱离,教师可以根据学科中的重难点和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组织他们进行实习帮助他们理解记忆。

(二)创新合作模式

为了改善产教融合中企业积极性较差的现状,应该创新合作模式,让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都能得到实际的收益。经过这些年的实践,逐渐总结出了资产资源共享与人力资源共享两种模式,并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一致好评。资产资源共享是指企业与院校共同投资在园区内建立实训基地,学校提供所有的实习场地和办公设备。企业则需要分流会计业务以供学生们处理,并委派有丰富会计经验的业务骨干给同学们进行指导和培训。这种方式能让企业以较低的投入处理了部分会计业务,有效的控制了企业的运作成本。人力资源共享则是学校派遣能力出众的学生和教师,进入到企业岗位上帮助企业处理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只需提供办公资源,大大的降低了人力资源的需求,也给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收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已经是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制定合理的实训方案并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产教融合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善江.“产教融合”的院校、企业、政府、角色新探——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框架[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

[2]苏华,方向阳.基于“三方主体”视角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讨[J].职业与教育,2015(8).

[3]陈兆芳.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会计专业群建设为例[J].职教通讯,2017(27).

[4]姚莉.会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78-81.

作者简介:

杜希杰(1976.1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高职教育会计专业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