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一三五七”工作模式的创新应用

2018-05-21郭俊胜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应用

郭俊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得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一步步位居世界领先地位,这样对于创新的需求大大加强,许多高校就已经展开创新,积极参与到创业中来,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最大源泉,少年强,则国强。高校的创新创业是我国发展的动力,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总结高校一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验,初步探索"一三五七"工作模式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带来一点儿启示,“一三五七”.的工作模式在许多地方已经得到作用和操作。这样的工作模式为创新创业带来高效而符合当代机遇与竞争并存的社会形式的意义是最大化的。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创新创业精神也是“一三五七”模式的优势。那么,让我们来浅谈一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一三五七”工作模式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 “一三五七” 应用

前言:“一三五七”这种工作模式没有普遍用于高校创业创新的教育,因为在它发展的初期,有许多人不太了解“一三五七”这种新型的工作模式,当然也就不能很好的作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那么“一三五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一"指一套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包括领导小组、专门机构和制度体系等;"三"指教育、活动和实践等三大平台;"五"指课程建设、科创基地、项目孵化、百名导师、文化引领等五项工程;"七"指专业技术、学习创新、思维逻辑、实践应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和危机化解等七方面能力。

一、高校有关创新创业的现状

现如今创新创业意识薄弱,从目前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来看,选择自主创业的还是少部分学生,这是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相对薄弱,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开设的课程也比较少,设置方面也不够完善,未能给高校学生提供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与分析,也不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检验学生们的创业成果,大部分学生都是完成了学业,实现社会实践和工作。许多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不完善因为他不是主要的专业课程,高校也未能制定专业的教学教程和教学设备和实践基地。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是以选修课的形式来完成。教学模式也是以讲座和普通授课方式实现的。学生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同時,高校每个专业都有其专业的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基本上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分离,教师难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想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创新。并且许多高校的教师,师资不是太好,许多其他专业课的老师任职,这样就没有一个会对创新创业教育提高的一个模式。当出现“一三五七”的教学模式时,对一部分受到这种模式的教师或者学生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二、“一三五七”工作模式的创新应用

面向工作岗位的“一专业一工程”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在仿真或真实企业环境中,通过基于网络系统集成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与实施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效果显著。“一三五七”的工作模式是对创新创业的的工作的一个优化方向,是对专门的专业机构和制度体系的一个总结,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基石,是复兴的基础,社会的需求是教育活动和实践的结合,是共同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一三五七”这一模式中这三大平台是对社会发展的最好诠释。

(1)课程设计

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侧重于技术层面,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个层面更为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科书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课程要素,最主要的课程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课程评价等。

(2)科创基地

科创俱乐部是科创在线举办的网络俱乐部,主要开展科学普及、科技爱好推广和科技教育支援等公益活动。我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科创路”,一般见于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科技企业较为集中的道路,以表明道路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科研机构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以创新工程为主要研究范围,涉及创造学、创新教育、科研管理和青少年的科技兴趣活动方面的组织、效益的研究。我国政府没有禁止将“科创”这一通用词语作为企业字号,因此将来还会出现更多的名为科创的公司。

(3)项目孵化

[孵化项目]是经济方面的[俚语],一项鉴定成功的项目,在移地付诸实施时,人们通常称该项目为[孵化项目].因为一个项目从立项-科研-试制-试验鉴定-演变为成果的过程,如[产蛋].待移地制作时有如[孵化]

(4)文化引领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更加注重文化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展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精神动力。

更加注重文化引领,是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要更加注重文化引领,

更加注重文化引领,是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的重大举措。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广泛而深刻。当前广西和全国一样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人心和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只有更加注重文化引领,努力使我区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才能为增强经济硬实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既让全区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让全区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加注重文化引领,是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旭,郭菊娥,郝凯冰等.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1):26-35.DOI:10.15896/j.xjtuskxb.201601004.

[2]姜慧,殷惠光,徐孝昶等.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DOI:10.3969/j.issn.1672-4038.2015.03.006.

[3]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DOI:10.3969/j.issn.1006-7167.2014.05.041.

[4]肖昊,白丽.论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23-13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应用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