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祝福》中的女性形象

2018-05-21何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四婶鲁四封建礼教

何琳

摘要:鲁迅在祝福一文中塑造的祥林嫂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艺术典型。祥林嫂勤劳勇敢善良,却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一步步走向毁灭,这与她生活的环境有关。在祝福一文中出现了多个女性形象,她们对祥林嫂的悲剧人生都造成过极大的影响。

關键词:祝福;女性形象

前言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要“三从四德”,没有自由,依附于男权生活,鲁迅说过:“男人是私有者的时候,女人自身也不过是男人的所有品。”封建礼教束缚着女性,压迫着女性,1918年鲁迅写了著名的《我之节烈观》,深刻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迫害。在《祝福》中深受封建礼教之害的主要可分为两类。

一、被迫害的女性——祥林嫂

《祝福》一文中主要采用倒续插叙的叙事方式,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开篇祥林嫂的形象是“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宵禁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而几年前,祥林嫂初到鲁镇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时她有的是力气,可以比得上任何一个男人。她不停的做事,似乎闲着就无聊,在年底祝福最忙的时候,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地煮福礼,全是她一人担当。鲁四老爷家竟然可以不添短工。主人对她很满意,鲁镇的人也对她赞不绝口,“都说鲁四老爷家雇着了女工。”而祥林嫂中日劳作不觉得辛苦,然而她反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意,脸上也白胖了。因为这时候她以为摆脱了婆家,从此可以靠自己的劳力谋生,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个梦。婆婆终于来找她了,因为“她家有个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哪有这钱来做聘礼?”婆家有对媳妇的处置权,可以再嫁,这在我们看来是难以理解的,然而在当时却是合法的。而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工钱,一共七百五十文文,全都交给她的婆婆。

女性在封建家庭中毫无地位,不过是男人的财产,是可以任意买卖的。从《礼记》中的“妇人从仁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发展到汉代的“三纲五常”,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不断的加深,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女子要完全依附于男人,要为男人生儿育女,守本分,男人以后要为之守节,而祥林嫂的命运实在是很凄苦的,二十多岁便做了寡妇。而在女子贞节观念如此根深蒂固的年代,她的婆婆竟将她改嫁,可见其婆婆的心狠手辣。而祥林嫂本人也是将贞节看得很重要的,祥林嫂闹得厉害,“出格”也不过是受贞节观念的影响罢了。祥林嫂改嫁后,本以为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丈夫勤劳能干,儿子听话。然而命运又给了他沉重打击,相继失去丈夫和儿子,房子也被大伯收去,她成了孤苦无依的人,不得不再到鲁镇做工。可她没想到她再次回来,人们的态度发生了天大的变化,人们先是把她当做笑料来听一听她一遍一遍讲她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故事,听腻后,便开始厌烦她,对她冷嘲热讽,人们觉得她嫁过两个男人,伤风败俗。后来她听李妈说死后下地狱的可怕事情后便开始,努力捐门槛来赎罪,不料她捐了门槛后,人们对她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她的希望全部破灭了。从全文来看,祥林嫂的反抗具有浓烈的悲剧性,封建礼教已经深入人心,生活在封建势力战统治地位的中国农村的祥林嫂,其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她拼命反抗的东西正是她拼命维护的东西,她是为了身为奴隶而进行的抗争,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淖中,进行的抗争,她反抗得越厉害,说明封建礼教的毒越深。

二、既是被压迫者也是迫害者——《祝福》中的其他女性

在《祝福》中出现了许多女性,她们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如四婶,表面看来温和心地善良,实则自私。她听了祥林嫂的悲惨的身世,同意留她下来,不是因为同情心,而是看她手脚粗大,而祥林嫂确实没让她失望,手脚勤劳力气大,几乎算得上个男人。在祥林嫂被婆婆带走后,对她念念不忘,但在祥林嫂改嫁丧子归来后,精神大不如前,干活也不麻利,四婶对她充满嫌弃,最终将祥林嫂赶出家门,使其沦落为乞丐。在封建社会,人们一般把祭祀看得很重,而不让祥林嫂参与祭祀,使她的尊严受到极大伤害,后来祥林嫂在寺庙捐了门槛后,以为又可以像其他女工一样为祭祀做准备,然而四婶的一句“祥林嫂,你放着罢!”深深的伤害了她,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做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毛线下去,连精神也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简直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的劳动大不如前后,四婶就将她赶了出去,使祥林嫂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可以说祥林嫂的死,四婶是要负很大责任的。而四婶之所以这么嫌弃祥林嫂,归根到底是她的思想中封建一面的影响,她不让祥林嫂碰祭祀的东西也不过是在忠实地践行着丈夫鲁四老爷的命令罢了。她是被男权奴役的女性,又反过来戕害她的女性同胞。

人们不接纳祥林嫂,主要是因为她的改嫁,祥林嫂是不愿意改嫁的,造成祥林嫂再嫁悲剧的是她的婆婆。卫老婆子称赞祥林嫂的婆婆是个精明人,将祥林嫂嫁进深山野墺去所赚的彩礼给自己的小儿子娶亲后,还有节余,卫老婆子说:“吓,你看这么多么好的打算。”这位老婆子是祥林嫂婆婆的帮凶。她伙同祥林嫂婆婆将祥林嫂劫回家去,这是一个没有是非观念,唯利是图的女人。柳妈这一人物形象也引人深思,她是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女人,又反过来用封建礼教害人,她对同处于剥削阶层的祥林嫂,本应同情宽容,却有意无意中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她不怀好意的,用她那明亮的小眼睛盯着祥林嫂的伤疤看,取笑力气大的祥林嫂何以竟自己愿意了,恐吓她死后两个死鬼男人还要相争,阎罗大王只好把她劈为两半,并“好心地”让祥林嫂,到寺庙去捐门槛,并把自己和祥林嫂谈话的内容张扬出去,使人们得到了取笑祥林嫂的新材料。即使是与祥林嫂同处于一个阶层的柳妈也因其思想被封建礼教的毒害而瞧不起祥林嫂。柳妈这一形象, 使人们从更深广的角度认识到社会对祥林嫂的不宽容。

处在如此险恶环境中的祥林嫂的被毁灭是一种必然。祥林嫂捐了门槛后,人们对她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她的希望全部破灭了。作为群众人物,在文中出现的老女人也颇具讽刺意味,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这些老女人也是破坏祥林嫂的帮凶之一,她们把祥林嫂的伤痛当作新鲜的趣闻,所留下的泪也是虚假的。这些老女人的命运未必比祥林嫂更好,但她们的思想已经麻木了,不会反抗命运反而嘲笑不幸的祥林嫂,可见其思想的愚昧。

结语

人们往往认为破坏女性的是男权,但在《祝福》中竟有这么多的女性充当了杀死祥林嫂的凶手,其愚昧让人可悲可叹。正是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之深,鲁迅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女性形象,可以说祥林嫂是封建社会的许多被迫害的女性的缩影,她们的不幸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又有封建社会对她们施加的重压。除了祥林嫂这一被迫害的女性以外,《祝福》中的其他女性形象也让人深思,她们既是被迫害者也充当了迫害者。

参考文献:

[1] 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 鲁迅.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四婶鲁四封建礼教
四婶守着一头牛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四婶
抓住人物描写的“牛鼻子”
——以《祝福》中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四 婶
梅开二度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鲁四小姐人物创造目的及艺术效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