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自我矫正
2018-05-21李英刚
李英刚
[摘 要] 高中数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认识世界的基础课程. “反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发现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反馈中存在学生反馈态度不积极,教师对学生关注度不够导致反馈效果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反馈效果.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反馈教学时,应结合自身情感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矫正自我,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以此来提高反馈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反馈;现状;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反馈现状
(一)教学速度过快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课堂教学节奏较快,要求学生学习效率也要有所提高,因此学生学习压力大. 笔者在走访各高中发现,大部分高中都是寄宿学校,高三学生的晚自习时间都要到9点以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学生上课也没有充沛的精力. 就算没有晚自习,学生回家也要完成很多家庭作业,到很晚才能睡觉.在多次走访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当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选择用“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解知识,没有理会学生是否能听懂,学生也貌似在“认真”听,但是学生并不能将教师所讲的知识完全消化吸收,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另外,高中生课业压力过重,导致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在课堂上给教师一些错误的信息反馈. 教师在讲台上大声演讲,学生在下面佯装很认真,教师以为学生都能跟上自己的节奏,教学要求达到了,任务完成. 但是没有发现学生精神不济,教师讲的话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就随意脱口而出. 教师在课堂上想与学生有交流,时不时提出“是这样吗?”学生也不管到底听懂了没有,都会回答“是的.” 这让一些年轻的教师无法具体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接收到错误课堂信息.
(二)学生缺乏积极的反馈态度?摇
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都是消极的,不管是教师的提问,还是教师的态度,学生都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极端学生的表现. 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数学教师“有时重要,有时不重要”,还有10%的学生认为数学教师“不重要”. 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信息态度大部分是消极的. 笔者在观察高一某班的数学课堂时,教师提出:“圆的弧度与角度转换公式是什么?”于是点了一名“低头认真学习”的学生回答该问题,学生沉默不语,教师反复提示也不见学生回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分辨学生是不会、不懂,还是不想、不敢,这道题是非常基础的数学题,笔者个人感觉学生是不想、不敢回答问题.
(三)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全面,很难获取学生比较全面的反馈信息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学生学习能力、学生的情绪、教学目标等,随时随地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表情、肢体反应等,但是教师毕竟有疏忽的时候,学生的各种反应都是一瞬间的,教师无法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正确处理问题. 但是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还是掌握了一些把控课堂的能力的,虽然不是所有教师能够做到全面关注学生的反应,这可能是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或自身内在因素,因此无法及时收集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例如,笔者在听过某位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后,与他交流中笔者印象最深的话是我问他“我认为刚刚课上您的语速可能稍微快了点,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回答“速度慢了怎么完成教学任务呢.” 这番对话引起笔者关注.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有全面关注学生反馈信息的意识. 例如,笔者走访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反映教师很少给学生的作业写评语,只有作业质量太差才会写上几句话. 经研究显示,作业评语能促进师生交流,教师要通过这一沟通途径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既批改了作业,又增进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四)教师教学反馈机会存在不均等现象
教师的社会属性是独立的,所以对学生有区别对待的现象. 例如,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就给予更多教学反馈的机会,成绩差的学生得到的教学反馈就会单一一些,甚至教师还会对成绩差的学生使用语言暴力. 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对成绩差的学生存在主观偏见,通常将回答问题的机會给优秀的学生,并与他们积极沟通交流,而没有回答正确问题的学生教师通常都没有付出足够的耐心予以引导.
高中数学教学反馈的应用策略
反馈教学能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帮助,从而促进学生未来发展,是反馈教学的主要目的. 现代化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加强评价过程和目标管理,利用时间、精力、物力达到更好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学需求. 笔者在问卷调查和校园访问中,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四个观点: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是建立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为框架的教学改革,以改革理论对数学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五环节教学法是从20世纪上半期发展至今的教学方法,也是传统教学中一直实施的教学理念,这就是“填鸭式”教学的来源. 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学理念与方式也应不断更新,不能一直沿着传统的教学走下去,仍用国外已经摒弃的教学方法,止步不前. 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陈旧的基础上开发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运用更符合学生进步的新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学生自主完成某道题,还想到其他解题方法;教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某道题. 这两种学习方法中前者更符合小学、初中的学习模式,后者是高中的学习模式. 因为小学、初中时期的孩子更希望获得教师的赞美,高中时期的孩子竞争精神更为强烈,教师的表扬、赞美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因此教师要按照实际要求选择更适合学生长期发展的教学方法.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很重要,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鼓励和培养学生自我矫正的能力
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知识,这就要求师生有高度的配合,才能做到良好的反馈. 学生要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也要将教学信息最大化地反馈给学生,学生如果态度不积极,反馈效果就不佳.国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学校这一教育平台,那么学生作为教育受体,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另外学生要及时反思自己的错误,从学习结果上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时自我纠正. 韦纳曾提出归因理论,是指学生学习效果是外在表现,学习态度才是内在因素. 因此教师只有从纠正学生的内在因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归因方式来学习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改正不良态度. 例如,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要主动思考是态度的原因还是学习方法的原因;是情绪影响还是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的.
(三)提高教师的素养和魅力,增进与学生的感情
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爱心、耐心、关怀,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学生的情感变化到学生的学习态度都要有全面的了解. 高中数学教师在反馈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教授技能. 因此,教师要具备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能与之亲近,主动向教师提出疑问. 但仍然有很多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也教不出优秀的学生. 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关注学生,不管是工作忙还是时间不够.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等各方面,让学生能对自己敞开心扉,随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有积极的态度. 教师可以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及时记录他们的每一点学习成果,让学生最终能从整体上看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四)教师应注意情感的分配,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高中数学反馈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认知水平,按照学生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对数学题目有信心,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要特别注意,如果对学生有所偏颇,就无法平衡对学生的情感,做不到因材施教.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数学教师能对他们的学习做教学反馈,这对他们学习数学能有一定帮助,也能让学生对教师更为尊敬. 换言之,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教师在数学学习上给予更多针对性的帮助,教师应该满足学生情感需求,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总结
数学教学反馈,归根结底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而反馈教学正是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 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反馈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情感融入和自我矫正,真正把教学反馈的优势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