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何以不再“高不成低不就”
2018-05-21张珺
张珺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不理性、用人单位要求不合理以及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观正确引导的缺失有密切关系。因此,亟须促使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引导用人单位建立科学长效的用人机制,督促高等院校有效引导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的非理性期望与用人单位的非理性人才消费的成因
大学生群体目前存在的非理性就业期望,是其仅仅从自身就业理想出发,忽视对就业形势、自身能力以及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从而树立的不符合实际的过高就业期望。这种非理性期望包括:对工资的过高要求、对于福利待遇的过高预期、对于就业地理位置的过度追求、对于用人单位的行业地位以及职业美誉度等一系列超出自身能力的过高期望。
造成大学毕业生这一非理性期望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无法从心理与行动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模式转换。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跨入国际社会公认的大众化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意味着可以获取到终生的“铁饭碗”。不少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想当然地认为大学毕业生必然要走向高层次岗位,走进基层接受锻炼便是“奇耻大辱”。
其二是对于高等教育投资之后的回报预期过高,这造成一些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的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是很高的。这种对于高等教育的高投资在一些家长与学生的心中便成为预期高回报的动因。攀比、自负、盲目等心态时时充斥在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心头,高工资、高福利、高地位的思想也处处左右着家长的选择。依照非理性思维指导而不能正确衡量与评价自身的素质与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而与之相对,依靠处于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仅从自身的用人目的出发一味设置过高门槛而对人才进行超出实际的高消费与超高消费,从而对大学毕业生“挑肥拣瘦”“挑三拣四”,便是用人单位的非理性人才消费。这种用人单位的非理性人才消费体现在超出实际地设置过高门槛;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以及工作培训与晋升通道上设置过于苛刻的人为障碍等。
造成用人单位的非理性人才消费的原因有二:首先,倚仗買方市场的优势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的数量相对较少。用人单位处于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异常明显。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一个用人单位的门前,数量众多的大学毕业生相互角逐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易于也便于设置非理性的过高门槛。其次,用人单位的攀比炫耀心理作祟。在人才需求与招录的过程中,用人单位相互之间在人才招录的过程中攀比炫耀便成为一种时尚,从而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与过高消费。
大学生的非理性期望与用人单位的非理性人才消费的弊端
在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生自身的非理性期望与用人单位的非理性人才消费两种现象。深入分析这两种现象的成因,我们不难发现,脱离实际,不能用理性辩证的思维来分析自身能力、就业形势是大学生群体存在这种非理性期望的根源。而倚仗优势地位超出实际所进行的人才高消费甚至超高消费,需要归因于用人单位的脱离实际与盲目攀比。这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的非理性期望与用人单位的非理性人才消费之间的双重博弈,实际上造成的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输”格局。
这种非理性期望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正常就业。从深层次来看,这极大地挫伤了普通民众对于高等教育效度的认同,造成的是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基于此种非理性期望而造成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无非导致两种结果:第一种便是被动选择继续深造。实际上是人为地延缓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但增加了家庭与自身的负担,也并不利于对高端人才的培养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种便是无法就业而待业在家,这种情况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整日无所事事,甚至消极厌世。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大学毕业生信心挫败不敢抛头露面而整日宅在家里与游戏为伴成为“啃老一族”。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非理性的人才高消费及超高消费实际上透支的是社会资源,所造成的是社会资源的过度浪费,也会造成用人单位留不住人才,这种局面不仅浪费的是社会资源,对于用人单位的正常工作与可持续发展也很不利。同时,人才的高消费与超高消费本身并不是基于岗位需求与用人单位的长效发展,而是因为身处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而刻意为之。这种刻意为之使得许多用人单位没有设置相应的工资、福利以及晋升通道的科学规划,从而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心生挫败感而变得浑浑噩噩,严重影响了人才的正常发展与进一步规划。长期如此,社会资源的浪费自不必多说,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与正常工作必定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大学生的非理性期望与用人单位的非理性人才消费的解决之道
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非理性期望与用人单位在录用新员工过程中的人才高消费与超高消费所造成的“双输”格局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理性回归,有赖于作为人才产出机构的高等院校的理性引导。因此,推动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与高等院校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势在必行。
用理性的辩证思维认真分析就业形势与自身能力,回归现实、更新观念,树立科学长远的择业与就业观,是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迎接社会、走向社会的观念准备。经过大学阶段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培养,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首先需要具有迎接社会选择的信心。但是这种信心必须是基于对自身素质与能力的理性研判而不是盲目自信。放下身段与架子去脚踏实地便是理性思维的充分展现,这一点远远要高于“飘在空中”的非理性期望。同时,要做好迎接挑战、敢于吃苦的精神准备。畏惧困难、坐享其成是择业与就业中的大忌。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要敢闯敢干,敢于在择业与就业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要敢拼敢想,响应祖国号召到最需要的地方开创新事业。要树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志向,同时要将理性思维与志向目标进行融合,笃信“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格言,一定能开创一片新天地。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将岗位需求与能力需要进行科学规划与论证,避免在人才招录过程中的脱离实际是用人单位需要进行调整创新的必然要求。同时, 在人才招录的过程中要严格依能力为准绳而非依学历为标准。这是用人单位能够与新招录人才在以后的工作中携手共进的基础。离开了能力准绳,用人单位便落入了随波逐流的窠臼,单纯依据学历标准,用人单位的长效与可持续发展便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人才需要的不仅是工作环境,还需要用人单位的人情关怀与精神家园。用人单位唯有建立了这种“家”的观念,大学毕业生才能拼搏为“家”,实干兴“家”。
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与择业就业指导,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是高等院校应该切实履行的一份责任,也是应当承担的一项义务。引导大学毕业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择业与就业方法与技巧,运用科学理性的辩证思维将大学毕业生“扶上马”再“送一程”,是作为人才产出机构的高等院校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充分体现。也是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必修课。
(作者为河南工程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生“就业难”》,《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