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分析

2018-05-21詹璐遥

求知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教学法

詹璐遥

摘 要:对于很多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不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加之微观经济学中还涉及了大量的数学模型,使学生的学习难度进一步加大,导致很多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甚至厌恶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此,教师必须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3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1.具有较高的课程难度

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范畴,因此其教材也大多数是由国外的教材翻译而来,使得教材的整体思路较为西方化,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即使少数的教材由我国的专家学者编著,但是其中的内容也偏向西方经济学,因此与我国的实际教学情况和经济现状相违背,导致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时,产生了距离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在接触这些理论知识时,必须充分理解,才能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并且微观经济学课程的逻辑性较强,学生必须学好每一章的内容,才能形成整体的微观经济学知识脉络,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2.拥有较多的学习内容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复杂,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论等都属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范畴,加之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且理论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只能对每一个理论全面掌握,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产生了畏惧的心理。

3.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通常采取的是教师利用板书传授知识,学生只知道做笔记并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少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互动性,使学生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加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较多,学生在记筆记时就已经应接不暇,无法对微观经济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且,教师在开展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这不仅降低了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的针对性,更使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探究时间,这也是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的一种表现。为了更好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还可以配合案例教学法一起进行应用。即教师为学生介绍一些我国的相关案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微观经济学的距离并不遥远,从而降低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的抵触心理,积极参与到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利用图形进行教学

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涉及大量的图形,当学生无法全面掌握这些图形时,就会产生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上的盲区,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造成阻碍。为此,教师在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时,可以利用图形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确图形的推导和演变。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教师要重视图形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二者相互配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知识。

3.重视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微观经济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但是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必须重视讲述与解释方式的同步,从而更好地展示微观经济学理论。例如,在“机会成本”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选择学业还是选择创业来进行讲解,使学生体会到机会成本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具有较大的困难。为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对问题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并采取积极的策略手段对问题进行解决,使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增强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治国.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81-82.

[2]陈亚雯.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4):290-291.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