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纪录片的传播效应分析
2018-05-21蒋晶
【摘 要】 随着影视媒体的迅速发展,影视作品的传播效应日益显著,尤其是以纪实为核心的民俗类纪录片,为世界各国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文章以BBC的纪录片《中国春节》为例, 探讨民俗纪录片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优势。
【关 键 词】民俗纪录片;文化传媒;《中国春节》
【作者单位】蒋晶,内蒙古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4.020
一、民俗纪录片作为文化传媒手段的优势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影视作品作为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以及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使全球文化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文化沟通的桥梁。民俗纪录片以民俗活动为表现主体,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通过真实的画面揭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1]。民俗纪录片以影像方式将各种弥足珍贵的民俗活动记录下来,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植入其中,运用媒体、网络等手段迅速传播,使得中华民俗文化不再局限于区域传播,得以经久不衰地流传下去。世界各国的观众在观看这些情感充沛的故事时都能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欣赏、接受我们的文化。因此,我国可以把民俗纪录片作为文化出口的有效途径[2]。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央电视台从2011年1月开始增设了以播放纪录片为主的专业频道——CCTV-9,分为中英文双语版两套节目,全天候24小时面向全球播出。CCTV-9开播以来,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快速发展,得到国内外电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它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一部部精彩的纪录片,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也让中国多了一个走向世界的通道,让世界多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故宫100年》《河西走廊》《敦煌》《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经典纪录片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在众多优秀的民俗文化纪录片中,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要数2015年12月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监制,五洲传播中心与英国雄狮电视公司、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这是迄今为止中外媒体联合对中国春节习俗和文化最大规模、最深入的一次记录,画面恢弘、情感细腻。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五名外国主持人跑遍了中国大江南北,最后剪辑成《回家》《团圆》《欢庆》三集纪录片,向全球观众讲述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现象,呈现了20多种春节民俗,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春节画面。“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这是纪录片中形容中国春节的一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阖家团圆、欢乐和谐的向往和追求,平实地诠释了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二、BBC纪录片《中国春节》的传播效应
2016年2月,《中国春节》在各大社交和网络平台播出,短短几天点击率就超过7000万次,引发了海内外观众的热议:“一场前所未有的春节欢庆盛况”“绝对是让我流泪次数最多的纪录片”,这些都是网友在观看之后发自内心的感慨。这场“全球最大的盛会”引爆了海内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情感上都引起了全体中国人乃至海外华侨的共鸣。
《中国春节》在国内唤起了广大民众对“身处其中未必自觉”的传统的回望与珍视,让近年来似乎越来越淡的年味又重新浓郁起来,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共情,很多英国网友看完纪录片后表示“迫不及待想去中国玩儿”。英国上议院议员麦克·贝茨在“脸书”上给予这部纪录片很高的评价,还把在中国的旅行看作“奇妙的经历”。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教授斯蒂芬妮评价这部影片“主题很国际化,体现了东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似点,结构也非常好,画面精美,让观众了解了不同国家多元的文化”。BBC2的频道执行编辑亚当·贝克认为,这系列中国节目的播出效果非常棒,内容新鲜、出乎意料,视觉效果非常壮观,内容深入程度令人印象深刻[3]。
《中国春节》让中国人的春节香飘海外,让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2017年春节,世界各地跃动着“中国红”,国外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中国春节盛况:中国为春节疯狂,世界却为中国而疯狂!(法新社)我們即将看到红色的海洋,这是喜庆的颜色。(马来西亚《星报》)春节最开始在西方被看作少数民族的节日, 而现在则是全世界的时尚节”[4]。(《亚洲时报》)英国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举行了有史以来欧洲最大的春节庆典活动,数千人欢聚一堂,欣赏舞龙、变脸、民族歌舞等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特色的装饰把伦敦点缀得万紫千红,到处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农历新年灯光于1月26日、27日每晚日落时分亮起,直至次日凌晨。美国人民纷纷加入逛庙会的行列,品尝中国美食,很多家庭用中国特色的饰物如中国结、红灯笼、春联等布置房间,甚至一些家庭在春节期间统一着中式服装[5]。在以多元文化著称的加拿大,政府从2017年起将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正式定为官方节日“春节”。在法国巴黎,市长等政府官员一起出席新春庆典,市民拖家带口去香榭丽舍大街参加彩妆大游行,有的还画上京剧脸谱,跟着演出队伍欢呼雀跃。各大商店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新年歌曲。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春节庙会持续将近一个月,舞狮耍龙、京剧武术、魔术杂技、民歌民乐等中国传统节目一一登场,让各国游客在享受阳光、海风、沙滩的同时充分体会到浓浓的中国年味。在德国柏林,各大商场都出售五颜六色的中德文贺卡,上面印着龙凤、生肖、中国结等标志性图案以及一条孔子语录。这种贺卡在德国特别畅销,人们纷纷买来互赠祝福[6]。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中国春节这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节日越来越受欢迎,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欢乐和新奇感。
三、《中国春节》成功传播的策略分析
《中国春节》在英国创下了非英国本土内容纪录片收视新高,在2016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推优活动中被评为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在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作品”及优秀栏目推选活动中被评为“最佳国际传播”作品。《中国春节》在中国故事和外国观众之间成功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中国民俗纪录片的成功典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故事和场景取材典型而真实
第一集开场,纪录片描述了发生在我国每年一次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活动——春运——因人们都要排除万难回家过年而年复一年地进行。在中国,春运期间约发生5400萬次航空旅行、2.5亿次铁路旅行,平均每天售出560万张火车票。每一位外国观众都为影片中公路上、火车站、飞机场的情景感到震惊,《中国春节》为中外观众完美解答了中国的交通部门是如何保障如此多的人在短时间里回家过年的,纪录片展示的中国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令西方观众叹为观止。
《归乡》这一集中选取了李桐瑜一家的团圆故事。在国外生活了7年之久的李桐瑜带着她的丈夫和一双子女回国与父母、哥哥团聚,纪录片对这一家人在机场相拥、互诉思念的细节捕捉让观众为之动容。
每年春节前夕,在我国最大的工业核心区广东,成千上万的打工者会选择骑摩托车这种廉价的方式回千里之外的家乡。纪录片不仅展现了浩浩荡荡的摩托车大军回乡场景,还特别讲述了沿途为回乡车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的故事——他们为返乡的农民工免费维修摩托车,烘干雨水打湿的衣服,熬制肉粥和姜汤……,让亲自参加摩托车大军的两位主持人深感“人间自有真情在”。
整个纪录片中,主持人以和当地人交流的方式让中国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春节的文化传统,朴实而感人。
在哈尔滨,工人们用12万5千吨巨大的冰块在3周时间里修建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冰雕世界,让观众领略了冰城似火的激情和极致的美丽。在北京亚洲最大的食品批发中心——北京新发地食品批发市场,繁忙壮观的批发景象让观众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灵魂。在昆明,最大的鲜花农场、花卉交易拍卖市场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酿酒坊等,无一不让中外观众惊叹。
2.在纪录片中巧妙植入中国文化符号
纪录片中出现了众多经典中国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如果仅从概念上去理解则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必须和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
借着逛年货市场的机会,纪录片介绍了“生肖”这一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12生肖代表中国农历循环的12年,每种动物都有丰富的传说,共同组成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哲学形象。几位主持人通过诙谐的对话向西方观众传递了中国生肖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本命年容易“犯太岁”,一定要穿红!借观赏舞龙表演的机会,主持人介绍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并把龙比作God,向西方观众诠释了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尊贵地位。
纪录片对中国独特的白酒文化也进行了毫不掩饰的宣传。两位主持人找到一家专业的白酒吧,在专家的引导下品尝了不少中国名酒,还特地造访了泸州老窖的酿酒基地,向观众揭示了白酒的酿造之谜。最后在酒桌上,主持人介绍了隐藏在白酒背后的文化:在中国,白酒是生意场上的必备礼仪,一旦你进了酒局,就很难抽身而出。
在中国家庭包饺子的时候,主持人请主人为观众解释了饺子背后的文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的货币元宝,吃得越多寓意挣钱越多,包好的饺子转圈摆放,意味着团圆。对于这些重要的文化符号,纪录片没有刻意地介绍,而是巧妙地将其渗透在各个情节中,既增强了中国观众的心理认同,也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共鸣。
3.记录和传播鲜为人知的民俗文化
《中国春节》所记录的中国民俗文化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河北暖泉镇的“打树花”。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的河北古老民俗“打树花”最早出现在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纪录片采访了“打树花”的第14代也是最后一位传人薛先生,让观众了解了“打树花”的历史和传承,并近距离呈现了“打树花”的全过程。头戴草帽、反披着羊皮袄的艺人用特制的木勺将1000多摄氏度的铁水泼打在冰冷的城墙上迸溅出璀璨的火花,在旧的火花消散前,又打出一轮新的火花,连续不断的火花形成金色的花雨,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堪称一场别致的视觉盛宴。“打树花”这一面临失传的传统表演动人心魄,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这项即将失传的技艺。
4. 采用文化顺应的翻译策略进行解说
《中国春节》能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解说词功不可没。该片的解说词除具备紧凑、流畅、幽默、与画面配合完美等优点外,最值得肯定的是,众多富含中国文化意象的表达都采用了文化顺应的翻译策略,使得解说词不仅能再现汉语内涵,消除中西文化障碍,还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外国观众便于理解和接受[6]。
纪录片把独具中国特色的春运译为“spring migration”,解释为“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翻译与画面上的汹涌人潮相结合,令西方观众咋舌。解说词把年夜饭译为“reunion dinner”,并补充说明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让西方观众充分体会到年夜饭对中国人的意义。辣条被译为“meat floss”和“hot strips”,解释为“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喜爱的小吃”,简单的补译让廉价的辣条瞬间风靡全球。在享用中国传统火锅 “hot pot”时,主持人说了一句:“Just like Chinese fondue(中式芝士火锅)”,相信熟悉芝士火锅的西方观众很容易想象这一传统美食的味道。主持人还忙里偷闲加入广场舞的队伍,手舞足蹈地介绍自己在“square dancing”,紧接着说这是“中国社区居民最喜爱的健身项目”,极其自然地把中国社区文化传播给世界观众。在介绍北京钟楼大铜钟的作用时,主持人直接把它和英国的Big Ben相提并论,无须多说,自然意会。春晚除了叫“ChungWan Gala”,还被称为“全世界收看人数最多的电视节目”。显然,对于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表达,解说词的制作人都进行了严谨而巧妙的处理,在深刻理解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遵循文化顺应的翻译原则,采用音译、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帮助外国观众跨越文化鸿沟,理解中国文化符号的内涵[8]。
《中国春节》的成功策略值得业界同人借鉴,我们要深挖民俗纪录片的传播效应,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文化中国”。
参考文献
[1]乔祎佳. 浅谈民俗纪录片的艺术表达与文化传播[D]. 保定:河北大学,2016.
[2]张媛媛. 电影: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敲门砖[J]. 国际人才交流,2014(5).
[3]赵丹. BBC如何记录中国新年 春节题材纪录片火爆网络[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1-26.
[4]钟声. 当“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N]. 人民日报,2017-01-27.
[5]李静. 全世界都过中国年[J]. 重庆与世界,2011(2).
[6]许立群,高石. “中国新年成为全球性节日”看世界媒体如何“打量”中国春节[N]. 人民日报,2017-02-02.
[7] 张钰函. 他者视角对“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省略——以BBC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为例》[J]. 青年记者,2017(8).
[8] 张文英,王雪巍.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符号的英译[J]. 林区教学,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