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五大理论特色

2018-05-21张林刘海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习近平

张林 刘海辉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和定国安邦的战略大局出发,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立场方针、工作重点和路径策略等重大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具体而言,鲜明的问题导向、宏大的战略视野、完整的逻辑体系、科学的方法支撑和创新的话语表述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五大理论特色。把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五大理论特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气质和深刻内容,对于指导我们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特色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07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28-04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为我们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作为一套日趋完善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具体而言,鲜明的问题导向、宏大的战略视野、完整的逻辑体系、科学的方法支撑和创新的话语表述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五大理论特色。

一、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问题导向性

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显著特征。把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是思考和谋划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的确,虽然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得不承认,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从国际形势来看,“西强我弱”的意识形态格局并未改变,“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不负责任论”等等声音仍然不绝于耳。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国际舆论中还没有得到真正凸显,“被描述”、“被曲解”甚至“被妖魔化”的情形时有发生。如何扭转在国际舆论中的弱势地位,如何引导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都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另一方面,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叠加,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和多变的现实图景,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此起彼伏,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等错误思潮异常活跃。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就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紧迫命题。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升级,互联网成为了各种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新媒体独特的信息方式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结构和舆论生态,网络空间开始成为生产和传播各种价值思潮的集散地,这对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网上舆论工作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让“网络空间日益清朗起来”,也成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

可以看出,新形势下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可以看成是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的战略回应,当然,这种回应不是被动回应,而是包含了清醒的“解决问题”的理论自觉。针对国际舆论中“西强我弱”的现实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面对社会领域各种思潮的激荡碰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针对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的明确指示。可以说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各种新论断都是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思考的结果,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鲜明的理论特色。

二、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宏观战略性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继承和发展,展现出鲜明的全局意识和宏大的战略视野。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胸怀大局”的全球视野。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与世界的关联越来越密切。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世界大局,总是以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来审视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局势,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着力于回答“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什么能”等重大理论命题,要有信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3]而面对国际互联网的风起云涌,习近平总书记则积极号召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4]

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把握大势”的战略气概。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审时度势,既要因势而谋,也要应势而动和顺势而为。习近平总书记把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看成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职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一直都是党的中心工作。只要国内外大的形势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意识形态工作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因势而谋,争取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协同发展。当然,在把握整体大势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情况有着深刻地把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宣传工作的舆论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做到应势而动和顺势而为,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的方法,现在却勢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的困难,现在则急需获得突破。

再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着眼大事”的战略定位。只有着眼大事,才能更好地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对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等等重要命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深入回答了新形势下关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论述“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做出了明确指示,向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发出了新时期打好意识形态主动战的动员令。”[5]习近平总书记把意识形态工作放置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进行全局性思考,把意识形态工作看成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定位进行了创新性的战略部署。要求全党动手,加强各级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同时,树立大宣传的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统筹协调,齐抓共管,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三、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逻辑体系完整性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外新形势新情况出发,以“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究竟是干什么,怎么干好意识形态工作”为逻辑主线,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根本任务、立场方针、工作重点和路径策略等重大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逻辑体系的意识形态工作布局。首先,针对“为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6]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对党的前途命运,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至关重要。“极端重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地位的全新论断,深刻阐明了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针对“干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这是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做出的明确要求,指明了新时期开展意识形態工作的前进方向。

再次,针对“怎么干”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宏观层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战略部署和原则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把“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作为新时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立场;要把“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作为新时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方针。要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新时期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追求。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也从微观层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有现实操作性意义的策略指导和具体要求。针对“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强调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互联网思维,推进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媒介融合,努力打造一个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而针对现实中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具体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重点把握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三个方面。理念创新就是要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理念的敏锐性和开放性,力求做到以理念的新飞跃来打开工作的新局面;手段创新就是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介来探索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办法;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充实基层队伍力量,改善基层工作条件。

四、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方法科学性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对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准确研判,是因为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就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根本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是对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超越,其本质上一种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客观的、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要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将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贯穿于分析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过程,每一个新论断新观点都做到了战略指导性与现实针对性的辩证统一。针对新时期复杂的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强调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但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又辩证地提出要增强阵地意识和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同时,又必须要注重舆论斗争。要关注社会舆情,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树立起底线思维,要敢于亮剑敢于担当,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要勇于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针对新时期的对外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任务安排。要求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要更好地向世界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要求我们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和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努力提升我们的国际话语权。当然,在强调中国声音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握世界大势,对各国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要辩证对待,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也要加强宣传报道,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而针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总体方针,要求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8]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在充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地位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辩证地看到了其他课程的辅助作用,明确要求其他各门课程也要积极配合起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争取做到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力,同向同行,最终形成协同效应。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充满了辩证思维的理论智慧,科学的方法支撑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一个鲜明的理论特色。

五、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话语创新性

话语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话语的传播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论述展现出极富创新的话语表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话语风格。一方面,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言简意赅的话语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擅长运用最凝练最简洁的语言来将复杂的战略思想阐释清楚。例如,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和定国安邦的战略大局出发,将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度概括为48字箴言,也就是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9]这样的概括既清晰明了,又内涵深刻,展现出了高超的话语艺术和传播技巧。而在面对新时期的对外宣传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整体布局。用寥寥数语就指明了新时期对外宣传工作的前进方向,既简明又透彻,让人耳目一新。

另一方面,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具有形象生动的话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擅长将深邃的思想转换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既让人印象深刻,又催人深省。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时,提出要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0]在论述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论述理想信念对共产党人的重要作用时,习近平总书记把理念信念比喻成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认为失去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的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论述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互联网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变量”,是当前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西方敌对势力会不断通过互联网进行价值渗透,企图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我们应该加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使网络空间晴朗起来”。而在论述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除了思想理论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其他各门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最终形成协同效应。以上这些论述既形象生动,又饱含智慧,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独特的话语魅力。

综上,可以看出,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不仅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特色,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思想魅力的展现,又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共同思想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最新认识。把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五大理论特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气质和深刻内容,对于指导我们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2][6]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3][4][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9,206,192.

[5]佘双好.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74-78.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9]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1).

[责任编辑:庞达]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