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镇党群服务载体机制调研

2018-05-21王燕华戴冰陈帅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4期
关键词:街道机制对策

王燕华 戴冰 陈帅

[摘 要]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本文以党群服务载体为切入点,通过走访基层街镇,进行党群服务载体的实际调研。在了解服务载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服务载体设点的地理分布需进一步合理化、内容设计有待提高、党建服务供给仍显不足的问题,从实现服务的多元供给、实现功能转变、使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高度融合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街道;党群服务载体;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4-0055-03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1+6”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本调研组走访了上海欧阳路街道党群服务驿站、漕河泾街道党建服务站、庄行镇潘垫村党建服务站等多个街镇,深入考察形式多样的街镇党群服务载体。调研显示,近年来,各街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以创设党群服务载体为抓手,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融合推进。各街镇把握当前社区党建的特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配置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开创党群服务载体建设新局面,构建开放、共享的社区党建新格局,在更广的领域中构建社区党建网络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一、街镇党群服务载体的实践现状

建立党群服务载体是街镇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举措,街镇通过党群服务载体提供各类服务,惠及社区百姓,实现各级党建群团工作的合作共赢。街镇党群服务载体以党建引领为理念,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搭建平台,夯实工作基础。着力打造区域性、服务型、开放式、专业化、多元化的党群服务阵地,形成“党群资源供需对接,党群工作充满活力,党群服务更有温度”的良好局面。

(一)定位准确,架构明确,树立党建引领的工作理念。党群服务载体成功创设的前提是找准工作定位与构建成熟的管理架构。定位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为要求,架构确保了常态运营。

1.找准定位。根据市委对基层党建的要求,建立区、街道、居民区三級党建工作平台,在三级党建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各区县因地制宜,创设党群服务载体。以欧阳路街道为例,在街道与居民区中,嫁接了“党群服务驿站”载体,肩负指导、监督、服务基层党建的职责,党群服务载体作为街道大党建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纵横互联”的枢纽作用。通过调研,党群服务载体对于自身定位明确,能够切实有效地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在调研中有92.68%的群众认为,欧阳路街道的党群服务载体形式多、办实事,群众肯定度高。

2.明确架构。各党群服务载体由街道分管党建工作的处级领导牵头抓总,面上管理由街道党建办负责,配备专职党群工作者等骨干力量,夯实社区工作,实现“服务资源下沉,服务中心下移”;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夯实党群服务的工作基础。如华阳路街道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标准化专兼职人员,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提供了切实的组织保障,确保了试点的稳步推进。

(二)创建机制,搭建平台,探寻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党群服务载体需要在其内部建立一整套机制,便于其顺利运行,搭建多种平台并配套相应机制,不断地在实践中探寻科学系统的党在基层的工作方法。

1.健全机制。党群服务载体坚持“以制度强管理,以管理促服务”的管理方针,在探索中基本形成了五项机制共识:一是党群项目对接机制,了解群众、党组织需求,形成项目;二是党员志愿者管理机制,着力打造志愿者服务;三是评议监督机制,党组织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四是接待机制,做到“事事有响应,件件有着落”;五是工作例会机制,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例会。

2.搭建平台。通过党建信息资源共享、组织机构有效对接、畅通“双向服务”渠道,把党群服务载体建设成枢纽型的社区党建服务大平台。庄行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积极推进“1+19+N”模式,打开党建工作新格局。以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为引擎,落实功能、人员、制度保障,发挥好“主体”作用;以19个村(居)党建服务站为抓手,建好阵地、抓好队伍、搭好平台,发挥好“枢纽”作用。

(三)整合资源,做实网络,确立务实有效的工作导向。党建工作强调“务实”。在社区党建工作中,要联系社区自身实际,坚持以群众需求为第一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

1.整合资源。注重发挥党群服务机构资源整合、服务共享的平台作用。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引入第三方社会公益组织,指导居民开展各类群团工作,以专业化管理、项目化运作,认真落实“三服务”要求。二是整合条线资源。本着“重整合、重实效、做加法”的原则,漕河泾街道在辖区5.26平方公里内打造500米党建服务圈,在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协调运作下,以星动PLUS党建服务站为圆心,形成1+2+5共8个大小不一、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党建服务站,为基层党员和居民群众提供服务。

2.做实组织网络。在各级党建网格中,进行常态长效化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微循环,让党组织及时倾听群众声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欧阳路街道以“1+5+18+3N”为党建网格的基本格局,立足党建网格,有效推动“微项目”的双向服务和“微心愿”的双向认领,在5个片区的网格例会上进行交流共享,在18个居民区的“三会一课”中进行学习共进,共同探索处理社区中不同人群、不同问题、不同诉求的新途径。

3.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方便快捷及时地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并及时予以满足。例如浦东沪东街道推出“沪东微心愿”微信公众号,通过登录“沪东微心愿”微信公众号“许愿”或成为“圆梦人”。根据对群众对于党群服务平台的使用情况所做的调研,有51.22%的群众认为党群服务网络平台方便,会常使用;有43.9%的群众认为需要时会选择使用。

二、街镇党群服务载体的现实挑战

目前城市基层党建提出居民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的要求,但面对百姓日益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要求,还有很多现实的挑战。

(一)党群服务载体地理分布有待进一步合理化。首先是服务圈的便捷性问题,是否满足党群“十五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即让群众更便捷地找到党组织,让群众需求能够更及时地得到响应。其次是党建服务资源的均衡性。按照人口分布、商业布局和党建资源的分布,党群服务载体在区域中的设点率有待进一步优化。防止部分地区社会资源非常丰富,设点过密或资源过剩,导致其他地区弱化。第三是基于党群服务对象数量合理分布的问题。党群服务载体辐射的人群应适度,防止服务人群过多造成“不消化”现象,摊薄了党群服务资源,降低了党群服务质量。例如,漕河泾街道将驻区单位的优势和条件充分利用,与中星集团打造白领之家,响应群众意愿。在对地理合理化布局的举措和创新中,参与调研的居民群众中有92.68%认为党组织应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大效用地利用各项资源。

(二)党群服务载体运营内容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党群服务载体运营中的内容设计应进一步面向在职人群。目前党群服务载体主要对于老年人和0至3岁人群设计相应的项目,对于在职人群的项目设计、服务提供尚且不足,这也从侧面导致了区域内的在职群体特别是青年参与活动、接受教育的效率較低,出现了同一区域内人群覆盖的不平衡。其二,党群服务载体内容设计应更具时代性、实效性。内容设计应当符合形势需要,当前,对于老年人服务的针对性还需加强,提升“老有所养”的品质和内涵。应重视前期调研,为项目规划奠定更科学、更可持续的基础。应根据时间变化,时代变化,群众需求变化,增加每年定时调查的频率,增加重点项目领域调研的基础人群的数量,使需求调查的周期性更趋合理。在对党组织需要服务的群体类别调查中显示,弱、病、残群众是党组织服务的第一位对象,占调研群体的92.68%,老年人占82.93%,贫困居民占75.61%,待业、失业青年占43.9%,流动居民占29.27%,留守儿童占26.83%。

(三)党群服务供给有待进一步完善。供给方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虽然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社会组织的服务,并且有志愿者的加入,但是服务力度不够。资源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公共服务配套不足。政策杠杆没有完全到位,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中,对驻区单位党组织缺乏监督,应促使其完成自身党组织建设任务以外,还能为所在区域党群服务载体建设提供支持,发挥服务功能,实现区域党群服务的全方位辐射。在“您认为街道内各类活动是由谁领导举办的”问题中,参与调研的对象有51.16%认为是党组织领导,有46.51%认为是政府领导,有2.33%的调研对象认为是群众领导。这从侧面反应出党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三、完善街镇党群服务载体运行的对策建议

要改善街镇党群服务载体的运行,重点要找准当前制约和阻碍党群服务载体建设的问题,主动回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主动丰富服务内容,迎合群众期许;主动实现思想转变,积极贴近群众;主动推进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一)丰富服务内涵:从单一服务到多元供给。居民需求的急剧增加与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居民对党群服务有了更高的期待。依托党群服务载体,医疗、文体休闲等社区服务类项目已基本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需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要求。

强化驻区单位上级党组织督促驻区单位党组织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责任,并健全相关考核评价机制,深化“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机制,健全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制度,促进资源、阵地、服务、信息共享,让驻区单位更多地融入到区域化党建的大格局中来共振、共舞。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到党群服务载体的建设中来,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接地气的资金保障、审查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有序、专业、灵活地开展各项活动,使社会组织更有效地参与到社区党建工作中来。

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共青团广泛联系青年、组织体系健全的优势,通过反映青年的意愿和诉求,承担青少年事务等方式,在发展协商民主、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增强妇联组织在妇女群众中的团结凝聚、教育引导作用,立足社区内的妇女所急、党政所需、妇联所能,主动承担适合妇女组织承担的社会治理服务职能。

(二)实现功能转变:从领导功能到服务功能。党的基层组织功能由封闭式、行政化管理向开放式、社会化的服务转变,既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提高社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了思路。就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实践而言,提高社区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党建服务载体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为宗旨。

一是服务改革。社区党群载体应积极适应“服务党员、群众”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工作引领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运作体系。二是服务发展。围绕服务社区发展大局,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服务供给的始终。三是服务民生。健全服务民生组织体系,创新服务民生平台载体,拓宽参与民生工程渠道,提升社区党群服务载体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服务群众。提高社区党群服务载体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好社区党群服务载体“有人服务”的问题,使社区党群服务载体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心骨、主平台和领路人。五是服务党员。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高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是社区党群服务载体创设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进一步强化党在基层各项资源配置、各项服务开展、各项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领导地位,让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紧密围绕在党群服务载体周边,从而使人民群众聚拢在党组织周围。

进一步增加党群服务载体里党的元素,各类活动的开展应增强仪式感,强化“惠从党来”意识。要紧紧发挥党群服务载体的宣传功能,将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党群服务载体向居民宣传。推动“双建立”制度,引导社会组织建立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要求社会组织在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过程中融入党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群服务载体中,要善于培养发展文化、科普等各类团队中的党员、群众骨干,抓住关键少数,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化解服务难题。

作者王燕华系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戴冰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陈帅系上海市奉贤区投资促进局、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沈 洁

猜你喜欢

街道机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热闹的街道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