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的延续与“当代”的蜕变

2018-05-21陈思羽

出版广角 2018年5期
关键词:李光头经典余华

【摘 要】 面对日趋复杂的当代社会,文学何以为?这是拷问着当代作家的世纪难题。余华新作《第七天》延续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经典”的温情主义风格,又以丰富的“当代性”成功突围,借“先锋”之手笔重建“善良”,颇有接续鲁迅之风范,完成了对“经典”的延续,也成就了“当代”的蜕变。

【关 键 词】余华;《第七天》;经典;当代

【作者单位】陈思羽,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5.025

一部卓越的作品,无外乎因其内容的丰富性、批判的深刻性、创作风格的多变性而见长。余华新作《第七天》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荒诞的笔触,描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七日的所见所闻。这里有真实的现实,也有荒诞的虚构;有温暖与幸福,也有苦难与泪水;有比恨更绝望的存在,也有比死更冷酷的地带。虽冷峻却不乏温情,构建了一处荒诞的生存空间,在虚虚实实间,由文学抵达现实之境,可谓一幅当代浮世绘。

一、新作之争议——“经典”与“当代”的博弈

自《兄弟》后,余华搁笔七载之久的新作《第七天》问世,一时间争议纷纷,如此毁誉参半、两极分化的现象前所未有。有读者批判其新作语言乏力、思想苍白,文学内涵不足;也有学院派支持者从其主题、语言、思想等多重角度给予认可。争议如此,余华本人却不以为然,甚至将《第七天》视为“最能够代表自己所有风格的小说”。细读之下,作者冷静之态、客观之视角、多重之表达、深层之洞悉,不可谓不“经典”。而关于《第七天》的争议,恰恰是一个关于“经典”与“当代”的博弈论。

关于《第七天》的质疑种种,绝非纯粹的文学“经典”问题,还涉及到深层次的“当代”意义。无论是面向文学还是社会,《第七天》所流露出的“善良”绝非具化、狭隘、單一的道德教化宣扬,也非不切现实、高尚至遥不可及的道义高歌,而是立足于当代社会、国情现实,与普通大众有切身之感的找寻与发现,甚至是绝望中开出的善意之花。以文中典型的挣扎者鼠妹来看,当她意识到男朋友所送的iPhone竟是山寨货时,羞愤之余还想利用“自杀”之举换取男友的回归。为此,网友纷纷支招,有劝其别跳河的,“大冬天冷飕飕的,要自杀也得找个暖和窝……”有提议买安眠药的,一口吞下,在美梦中一命呜呼。也有建议跳楼的,而且要跳就要跳得“威武”,得从市政府大楼上跳下去方显神气。如此“自杀”之意,竟招来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网友还取得了一致意见:“从五十八层鹏飞大厦顶楼一跃而下,方显高瞻远瞩。”冷漠的人情、残酷的人性可见一斑。而这般文字竟没有引起读者的惊异,他们反而觉得现实异常,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如此极致的爱却以现实惨淡之象显露出来,还伴随一帮看客的娱乐、赏玩,最终将鼠妹推向了死亡之境。如此绝望之下,余华也不忘“寻找”和“发现”善良。鼠妹死后,伴着“死无葬身之地”的一众幽灵的祝福,她带走了最诚挚的爱情,与伍超始终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可见,在纷杂诡谲的当下,余华仍不忘为底层生命哀嚎,给予其温情的关怀。

较《活着》《兄弟》等前几部作品而言,新作《第七天》最大的特点即其袒露无疑的当代性。若前几部作品仍以“文革”为面纱,“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讲述特定历史下的生存现实,《第七天》则彻底撕掉了这层面纱,犹如慷慨就义的勇士,端起炸药包决然地奔赴现实的“堡垒”。《第七天》所言,尽是日常繁琐,或是报纸、网站、社交平台所报道的热点事件,于我们而言多习以为常。余华却敏感地察觉了当代社会的沉疴,以笔杆揭露之、批判之,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面影射现实的镜子,深刻非常,震撼人心。无论是强拆强迁,还是腐败之风,抑或食品安全、医疗问题等,此类社会现实种种,早已掀起了媒体的激烈论战。然而,当余华将其作为文学之资,枝干重建之时,却难以满足读者内心对于传统经典式文学的需求,于是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争议之论此起彼伏。但小说的评判绝非“文学性”这一条标准,过于精雕细琢、晦涩难懂,反而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压缩读者对作品的思考空间。作者应是意识到了这点,所选主人公均为热点新闻事件的主角,关于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模糊粗泛、点到为止,却持续强化事件报道,似有意流露“此即社会、此即现实”之意,只为触动读者思考。纵然《第七天》使余华承担了疾风骤雨般的批评,却也有如洗礼一般,企图唤醒文坛干渴已久的“当代性”写作。

二、《第七天》之“经典”的延续

1.苦难与温情母题的承续

正如夏中义对《第七天》的评价:“苦难”“温情”始终是余华作品不离不弃的母题,“纵观新时期文学作品,委实没有比余华更执着于‘苦难中的温情,也没有比他更神往乃至讴歌‘温情地受难的了”。无论是褒是贬,余华自《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部成名作后,便开启了对苦难、温情这两大母题的创作。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余华运用西方现代创作手法,试图以颠覆性的语言,营造一个荒诞的世界,映射人们的内心,这正是苦难的营造目的,以冷漠之态唤醒温情之心。随后的《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等,在讲述死亡、血腥与暴力之时,企图增进理解、呼吁温情仍是余华作品的终极目标。纵然后期余华从先锋文学的代表逐步转向探索生命体验的笔者,《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依然传达着“苦难的温情”“温情地受难”。《第七天》问世,一贯的母体叙事方式仍在,笔者转而退到故事的身后,以死者杨飞为视角,描述其死后七日内在冥界找寻养父的全程见闻。在此期间,杨飞遇到了诸多阳界相识者,他们均非正常死亡,在阳界屡遭苦难,阴间仍死无葬身之地。但是,杨飞的寻父过程仍有温情可循。自21岁的养父从铁轨上捡到“我”,一生未再婚娶,只为尽责抚养“我”。22年后,亲生父母现身,养父又无私地将“我”送回。如此厚重的父爱描摹令人感动。随着寻父进程的推进,养母李月珍一家、鼠妹、两个骨骼、拆迁遭压致死的夫妻,种种故事背后,满是苦难,但总能令读者从亲情、爱情中看到温情,感受到万般苦中的一丝甜意。

2.荒诞狂欢风格的延伸

《第七天》并非余华首次遭致非议,自《兄弟》出版之后,对其的批评声便不绝于耳。究其缘由,无外乎作者风格的转变。此前的凝重、冷静转变为荒诞不羁,很多读者一时之间难于适应。但细究余华早期作品,也不乏荒诞化的情节叙事,只是荒诞更多地贯穿于沉重的悲剧之中。而《兄弟》《第七天》更倾向于喜剧化的荒诞,将种种丑态毕露、光怪陆离、黑白不分的荒诞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兄弟》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当属痞子李光头等无赖的种种表现,作者着大量笔墨渲染了一场李光头与刘镇群众之间的恶俗表演。如刘镇一时间盛行上女厕所看女人屁股。在李光头快八岁之时,一条长凳有如垦荒一样,叩响了其原始的性欲大门,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为满足自身变态的处女情结,组织了一场又一场处女美人大赛。随后,处女甚至发展为一项产业。李光头甚至骄傲地声称自己已睡遍刘镇所有女人。待老母去世后,李光头便开始“白手起家”。其致富门路很特别,先是通过捡破烂收获了第一桶金,訛诈了当地政府后,便跑到了日本兜售西服,并借助多重诡异手段,累积了大量财富。对比下来,一生老实巴交的宋钢的境遇却一日不如一日,最后落得个穷病而死。李光头以“瘸子忠臣”成功地将林红收服,甚至一度妄想登上月球。这种荒诞狂欢式的创作手法,令人啼笑皆非。

《第七天》延续了这种荒诞狂欢化色彩,从最初人死后还需去殡仪馆为自己的皮囊火化(火化还需按部就班,以生前等级层次消费),到各类令人瞠目结舌的边角碎料。如李姓男子男扮女装组织卖淫,嫖客中却无人发现,最后栽在了警察手里,不禁感慨“阴沟里翻了船”,他们甚至还跑到公安局门口高举“还我两个蛋子”,直至最后袭警。他们的举动着实出乎意料,却又不突兀,荒诞之余,笑料百出。

三、《第七天》之“当代”的重建与蜕变

纵然批判之声犹在耳畔,依然阻挡不了《第七天》的光华,这不仅在于这部作品是对以往“经典”风格的延续,还在于其以荒诞不羁描绘的当代浮世绘。

1.由抗争到妥协的现实观

纵观余华早期作品的人物形象,犹如一个个抽象的字符,毫无鲜明特质可言。于作者而言,此类人物无非道具一般,与文中的房舍、一草一木享有相同的地位。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远不如开掘其内心无尽的欲望那般酣畅淋漓。但在《第七天》中,尽是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个体,有生母、养父的温情,有蝇营狗苟、生存艰难的弱势者。这同其早期作品抽象符号般的人物大相径庭。以《世事如烟》为例,余华将花样年华的少女命名为“4”,4的父亲名“6”,“3”则是位老太太,甚至连代号都不愿加,这些无名无姓的人物背后,透露着他的某种宿命观。而在《第七天》中,余华突破了这种风格。他的人物塑造方式日渐成熟,更加觉察底层群体温情之爱的可贵,并将其散播在文章的各个角落。余华矢志不渝地追寻着世间的爱,虽然这个世界寒冷异常,但正因有了爱的浇灌,也显得诗意浪漫。“父亲知道我所去城市非常寒冷,早早地织了厚厚的毛衣毛裤,买了黑色呢大衣,以及大大的行李箱,将我一年四季的衣服一股脑塞了进去,又将很旧的衣裤取出,上街置办了全新的,我不知道,原来他是借钱给我买的这些。”在这里,我们总算找到了脆弱的底层人物最真实的一面。虽然现实依然残酷,人们或选择跳楼,或选择报复,或束手无策、含恨而死……但人们总算更加清醒地认清了现实,现实更多的是难以抗拒的。更多的人面对难以承受的现实之重,选择的不是反抗,而是自我毁灭,只能依靠着心中仅存的爱情、亲情、体恤短暂支撑,最终走向冥界——那个“死无葬身之地”。

2.亦虚亦实的仿真现实

在《第七天》中,余华似有意仿真、重建一个亦虚亦实的现实之境,使读者难辨真假。仿真现实虽是虚拟,呈现的却是客观现实,只是有别于现实主义文学笔触下的客观现实,是虚拟、梦幻面纱下的真实现实。《第七天》构筑在真实的新闻事件之上,以虚幻的亡者之灵,将一系列爆料串烧联结。正如余华所言:“受迫于过近的现实距离,真正涉及现实的着墨不多,可能只有不足万字,荒诞之言十三分竟占十二。”不论是袭警、售卖毒食品,还是强拆、卖肾,抑或弃婴、拜金,余华始终冷眼旁观,痛陈虚伪、奸邪、贫富差距、官僚之风等种种不良现状,在文学想象、虚构、夸张等手法的加工下,操练了一场全新的文学实战。《第七天》涉及的社会层面之广较以往作品而言前所未有,观察的角度之多更属空前。作者以平淡之语调,揭露了悲凉之生活,其间的失落令人不胜唏嘘。也许读者均有感于《第七天》的巨大转变,余华如是解释:“这是由于今时今日中国现实往往以荒诞夸张之貌呈现。好似昨日我看到一位名为陈砚书发来的链接,‘《第七天》备受争议,源自于民众早已就文中夸张之举司空见惯,乃至见怪已不怪,而就现实种种的放纵,致使这种荒诞沦为日常。我就觉得一针见血。”在新作中,余华一改其一贯风格,反复诉说着世界的难以捉摸与难以解读的当代困惑。或许,这样的现实才是他发掘世界本真的不懈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天》腰封上的话:“我们犹如行走在这厮现实中,一面灯红酒绿,一面断壁残垣。亦或置身于怪异的剧院中,同个舞台上,一边喜剧,一边悲剧。”这句话精准地呈现了作者的创作之态,反映了这个二元对立的当代。诚然,争议仍在继续,但《第七天》的“经典”不容置喙。

参考文献

[1]陈文淑. 《第七天》中的“旧瓶”与“新酒”[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陈博,史丹丹. 仿真现实与临界写作——论余华的《第七天》[J]. 广西社会科学,2016(5).

[3]陈一军,杜丽娟. 无法承受的情感之重——论余华新作《第七天》[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4]化丽真,周春英. 时代的寓言——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现实意义[J]. 名作欣赏,2015(14).

[5]刘江凯,胡佳倩,周紫渝. 发现并重建“善良”——余华《第七天》的“经典”与“当代”问题[J]. 南方文坛,2014(2).

[6]刘霞云. 超越苦难与生死的高尚书写——评余华新作《第七天》[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

[7] 沈文平. 《第七天》:现实背后的关于底层国民宿命的透视[J]. 绥化学院学报,2015(12).

猜你喜欢

李光头经典余华
浅论《兄弟》中的温情书写
一颗假糖的温暖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论李光头这根“骨头”的悲剧
——读余华小说《兄弟》
杨武脸上有道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