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道德与法治价值教育的强音
2018-05-21陈光全鲜于文珍
陈光全 鲜于文珍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正在向新的层次、高度进阶跃升。教师要坚守课程的“价值本性”,把握教学的“站位”和“立意”;:抓实课堂中的体验环节,让课程进入学生心灵;落实核心素养的修炼,为课程价值教育增值;优化课堂内外藕合,让课程价值教育生活化;在价值观引领下实施教学反思,使课程价值转化为教师的精神财富。抓好如上五个关键,道德与法治教学可奏响价值教育的强音。
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性质
G41
A
2095-1183(2018)04-00-05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文献编码文章编号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性及其相关属性,是课程的灵魂所在。教师深刻把握课程性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课程的价值性决定和统领课程的方方面面,牵动和影响课程实施的走向,是影响课程教学品质的牛鼻子!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考虑课的运作,运筹课的各种要素时要初心不改,本性不移。这是德育课程教师始终要坚守的铁的定力。
一、坚守课程之“价值本性”,把握教学“站位”和“立意”
教学之前,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必须考虑教学的“站位”和“立意”。所谓“站位”,即立足课程性质的高度,解读、构想本课或本单元的内核是什么,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扣住“课程性质”备课,我们心里才能竖起指示牌,避免走偏方向;扣住“课程性质”备课,心里才会有杆“秤”,不会犯“缺斤少两”的过失;扣住“课程性质”备课,心里才能亮起一盏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发现、捕捉、开掘时尚、鲜活、极富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扣住“课程性质”备课,心中才会真正有“人”!考虑儿童少年的周遭环境,当下生活;学生的所思所想,遇到的困难、烦恼和问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及其已有的知识基础。如此,教师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找到通向课的“彼岸”的路径与策略。所谓“立意”,即构思所教一课或一个单元的“课眼”,摸准、吃透课中深层的精神内蕴、价值寄托,把握课的主干和灵魂,以及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在课堂上加以凸显。
通过一轮或是两轮“深究”和“细备”,我们方可草拟出教案或“导学案”。这种心中有学习者,注重从道德价值和法治精神的视角审视课程内容,提炼价值内核,不忘课程“本性”的备课和课前策划,应当成为我们的教学常态。如此,道德与法治课堂才会有“温度”、有活力、有张力、有吸引力。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为例,第一单元《青春时光》要对应思考“自由、友善、文明、爱国”等价值蕴涵;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要对应考虑“友善”“文明”“和谐”的价值蕴涵及教材所传递的道德情感正能量;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要考虑“公正、平等、友爱、敬业”等价值蕴涵;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则要对应性考虑以“法治”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何老师在《走进法治天地》教学中,抓住了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共享单车,制作了視频:有人使用共享单车后,将其丢进河里,还有人拿去卖钱等,旨在将话题引向“法律”。另有老师在准备这一单元时,则别有匠心地挖掘了学生“真实”的生活资源:实物——“选民证”,实境——“学校大门口堵车的严重状况”,实况——“教师用手机拨打政府热线电话,要求尽快、妥善解决堵车问题的视频”;“实情”——呈现一段学生针对小区物业管理者不管事,要到镇政府静坐的视频聊天纪录(征得同学同意),并制作成声影同步的视频。其聚焦的价值蕴涵,便是引领学生从中感悟公民的政治权利,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体悟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出彩与创新,源于课前精心准备和“修炼”。小事润德性,细节有法治。精心的教学准备,意味着要坚守学生立场,充分了解、把握其已有经验,充分开发、挖掘社会热点话题、热门事件潜在的教育价值。注重从学生身边“小”“近”“活”的生活案例入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进行“精加工”,运用课程资源载体进行价值教育的意义附着。
二、抓实课堂之“体验核心”,让课程价值进驻学生心灵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中小学德育实施的核心地带。教师要对学习者进行润“德”、育“法”,就必须从“核心环节”上发力。学生作为社会人,在建构道德良知和法治意识时,常常会有一种习惯性的隔离层,阻滞着书本上或口头上传递的道德、法治观点进驻其心灵深处。而要打破这种屏障,教师就必须抓好、抓实体认、体验这一核心环节。
所谓“体认”,“就是为学生创造道德体验、道德领悟、道德成长的机会和平台,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道德由内而外的形成与发展”[1]。哲学家波兰尼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缄默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没有体验,就不会引发学生内心世界的波澜或震撼;没有体验,道德、法治素养的“嫩芽”,就不会萌生于少年儿童的心灵。“德育课堂只有当学生有了率真的、深切的、情感潮起的体验时,他们绚丽的心灵之花才能绽放”[2]!
在教学“积极奉献社会”(《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呈现视频并解说:这位串街走巷的就是“磨刀老人”吴锦泉,今年八十七岁,是二零一五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从2008年汶川地震,他为灾区人民捐出2000元起,一直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至今已捐出五万余元。老人磨一把刀,只收一元钱,却要挥动手臂三百下。算一算,老人捐出的五万元,需要挥动手臂多少下?老人已接近九十岁,为何不在家里享清闲,还要出来磨刀为乡亲们服务?当主持人白岩松问他“累不累?”他爽直地说:“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就不累了。”他的回答,你认同吗?吴老常说一句话,“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职业,我们都是做好事的。”从这句话中,你能体验到他的内心情感吗?当吴老从授奖孩子手中接过鲜花时,为什么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不少人为什么会泪花闪烁?从这种氛围中你能领悟、触摸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力量?
教师通过上述问题的牵引,一步步将学生引入生动的现实情境,走进吴爷爷的内心世界。通过达境移情、换位思考,点燃学生道德良知的火花,实现意义和价值的建构。有的学生感动地说:吴爷爷能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话,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以身为范,彰显互助关爱精神,模范地承担起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我们要向吴爷爷学习,多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做善事,修炼一颗能感动他人的心!“
学生几乎是伴随着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而成长的。生活因体验而丰富,思想因体验而深刻澄明,心灵因体验而善良,生命因体验的润泽而亮丽。”[3]借助体认、体验,道德与法治内蕴的价值才会进入少年儿童的心灵,成为他们一生的追求。
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价值教育“增值”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关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基本能力。所谓“素养”,其内在属性是包含认知、技能和情意等多层面的综合体;外在属性则是一种能力的展现。所谓“核心素养”,乃素养中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成分;是能够带得走的、可移植的、可生长的、具有加法和乘法效应的素养和基本能力。一旦养成了核心素养,不仅让少年儿童当下受益,而且能惠及一生。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能有效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性,并为其“增值”。
笔者以为,着眼于少年儿童可持续发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可归纳为四条:即具有道德信念与法治信仰;具有“移情”能力;具有对道德与法治领域中问题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具有践履道德与法治的社会实践能力。
道德信念是构成品德自觉性的前提,它是人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合金”。一个人形成道德信念之后,就能根据对社会、对他人的某种态度去抉择行为,使个体对于是与非、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等产生评判标准。道德信念的另一个特点是按照信念去行动,呈现出道德行为的“自动化”[4]。所谓法治信仰,即对“法”有敬畏感。在社会生活中,“法”具有绝对权威,要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定势。道德信念和法治信仰犹如“人生之舟的压舱石”。一旦树立了道德信念和法治信仰,不仅能促使少年儿童全面成长,而且能为日后的幸福人生奠基。因而,建构道德信念和法治信仰无疑应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一条。
所谓“移情”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社会认知方面。移情是个人为自已建构与他人一致性的心理图示的能力,也即获得他人的角色、观点,像他人一样去认知世界的能力。其二是从情绪情感方面审视。移情是由真实和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情感能力。个体一旦拥有了移情能力,就能与他人共情,从而增值情感的正能量!尤其“移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因素,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心理桥梁”[5];是助人、抚慰、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并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个人有了移情能力,就能移情于人,彼此共商互促,在德性建構中催生出“加法”和“乘法”的效应。具有“移情”能力,不仅使少年儿童的当下生活变得和谐而丰富,而且对他们一生的情感陶冶都有促进作用。
判断能力即善于认清事件发生的情境与结果的独特关系,能从新的角度去理解事件,并为其赋值。从当下情势看,培养和修炼媒介识读能力,无疑是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的关键问题。少年儿童一旦掌握了道德与法治的判断尺度,就好似为其当下生活和未来人生之旅擎起一盏区分良莠的灯,拥有了一个指引其走正道而不走邪路的罗盘。
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本学科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可用“践履”“应用”“社会参与和创造”三个关键语词加以概括。所谓“践履”,即契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对于道德规范和法治律条中的要求,能不折不扣地做到。所谓“应用”,即善于将学到的道德、法治精神及有关知识,在迁移后的新情境中灵活地学以致用,真切地解决问题。所谓“社会参与和创造”,主要表征在儿童少年的公共参与层面,包括政治性参与、社会性参与和道德性参与,诸如参与志愿者服务、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帮助弱智儿童等。如此,让参与行为与具体情境相统一,从复杂的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绽放出创造的火花。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强,不仅对提升当下生活品质是必须的,而且对于日后成就事业,创造美好人生也培育出了一条好“根”
在教学“网络生活新空间”(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营造了“小小辩论会”活动平台。辩论主题是:“进入网络信息天地,是积极、毫不保留地参与;还是在网络生活中有所选择和分辨。”基于学生自愿,组织了正反方两个组,要求每个组课前要调查10个小学生或初中生的网络生活,搜集真实、鲜活的案例。通过辩论,学生心中掀起了层层涟漪,认识的感性色彩在冲击和打磨中也变得理性,不少话语和观点闪现出思想的光泽。辩论结束后,同学们汇报学习本课所得、所感,认识都有了提升,纷纷表示网络是把双刃剑。进入网络世界,特别要注重防范非法信息、暴力信息、垃圾信息和黄、毒、黑等信息的侵扰和毒害;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注意信息“节食”,守德守法。
提高少年儿童的媒介识读素养,是提升其道德判断力、法治判断力极为重要的内容。少年儿童只有养成和具备这种素养,才能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理性辨别信息的真伪、善恶、美丑,以及是否违法,从而有效利用媒介满足自身需求,并成为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小公民。
四、优外课堂内外藕合,让课程价值延伸常态化
道德与法治下课铃声响了,这并非课的终结,而是课的“换场”。一旦时空变换,道德与法治课堂会变得更大、更多彩。在山区脱贫的农家庭院、社区的老人公寓、交警的执勤岗、车流如织的街区、法庭的陪审间、志愿者服务营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精神与此相伴相依。让课程追随学生生活,这是课程价值延伸的真谛;让学生演绎致知笃行的故事,这是课后延伸的意义。
邓老师承担《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他基于本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情势和多彩的人文环境(宜都在2017年已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紧扣学生学过的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点;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中“维护秩序”“遵守规则”的意义点;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中的“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的意义点: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中的“我的角色,我的责任”“责任你我他”“做负责任的人”“不图金钱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的意义点;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中的“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是一种艺术”“奉献助我成长”“奉献社会我践行”等意义点,作为社会课堂的体认和行为践履点,并开展了一次“我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活动。时间一个月,倡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志愿服务(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带有“志愿者”标志的小红帽、黄马夹、小红旗以及卫生清扫工具)。学生参与街道保洁,到交通十字路口维护人、车安全通行,到著名旅游景点导游,帮助老人进行垃圾分类等。活动期间,教师巡查了解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活动结束后,每个“志愿者”紧扣上述五课中的12个“价值点”,写下一个月的志愿服务体验、感悟。最后,召开“在社会课堂里学习真精彩”主题汇报,让参与者分享成长和快乐。
课后延伸是建构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之间良性生态关系的“套环”[6]。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后延伸,是指循着课内教育价值主题的脉络,继续向课外时空延伸,让课程追随学生的生活,使课程教育流程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学生课内外所有的生活场域。其重大的价值在于:能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7]。促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业已内化的道德认知和法治观点,在社会广阔的平台上得以践履和彰显。
五、以价值观引领教学反思,提升课程价值教育境界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进入理想境界,德育教师需要经历一段实践探索、积淀经验,修炼与丰润人文素养的过程;而借助反思,不断地的向内发力,这是彰顯、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价值属性不可或缺的路径!诚如哲学家培根所言:“成功的起点开始于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诀则是自我反思。”教师要养成每课反思的习惯。每次教学结束后都要坐下来凝神反思:本课的价值蕴涵是否得到了彰显和落实?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有深度体验?是否引发了学生的情感飞扬和心灵震撼?抓住这些主要问题进行自我拷问,审视得失,总结经验。
在教学“珍爱生命”一课时,吴老师切入了一个量身高、称体重的环节:“请同学们量量身高、体重,看谁是全班最高、最重的同学”。话音刚落,几个同学便大喊起来:“小冲,他是我们班最胖的。”并发出讥讽的笑声。此时,吴老师看到小冲一声不吭地低下头,顺势趴在桌上一动不动。显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吴老师镇定自若地说:“我也是班中的一员啊,班上最重的人是吴——老——师。”课堂顿时恢复了平静,小冲也抬起了头,眼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吴老师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平息了一场风波,演绎了令人交口称赞的教学案例。
当天晚上,吴老师像往常一样,打开反思笔记,在记叙完课堂发生的事件后,着重从理性层面进行了过滤和提升,并写下了心灵感悟:“每一节课都是学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学生要彰显大爱之心。课堂上一定要考虑和满足学生学习的权利、参与的权利、人格平等的权利、发展的权利、享受尊严的权利。要充分关注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学生。教师要避免因为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缺失,而将弱势学生边缘化;要防止因教育教学方法不当,造成对弱势学生的伤害和刺激。身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带头对“德”与“法”存敬畏之心,表践履之行。教学要为每个学生生命灵动营造展示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教师呵护每一个学生所显现出的大爱,是源于对教育教学的生命理念、生本理念、“维权”理念的坚守,是教师心灵之花的绽放。”
吴教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话,既探析教学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又将零散的教学经验串通、组装,并将其提升到观念水平,其教育教学的智慧自然孕育而生。
敏于反思的习惯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强化自身专业修炼的需要,教师每次反思的鹄的都指向自身。通过当下的“我”与理想的“我”的较劲、搏弈,一个活脱脱的“新我”,就会出现在课堂上。这是催生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的主导性力量!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成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8]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正在向新的层次、高度进阶跃升。教师要“不忘初心”“本性不移”,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的意义点,扣住道德观、法治观的价值蕴涵,扣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核,以此廓清教学思路,凸显教学重点,谋划好教学的应对之术,从而奏响道德与法治实施价值教育的强音,为演绎一个个立德树人的感人故事而凝神聚力!
参考文献:
[1]闫旭蕾. 身体之维看德育[J].人民教育. 2017(20):43-48.
[2][3]陈光全.从体验学习反思十年初中德育课程改革[J].中小学德育.2011(3):38-41.
[5]闫闯.德育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转化路径一一基于课程价值视角[J],教师教育论坛,2017(10):19-26.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159.
[5]林崇德主编.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174,177.
[6][7]陈光全.品德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8下):57-62.
[8]王定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J].人民教育,2017(24):20-22.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