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失感及其衍生问题

2018-05-21张萌

科技传播 2018年8期
关键词:无意识虚无现象

张萌

摘 要 当代社会,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信息制造者和滋生信息的社会群体,都在信息的大浪中迷失方向。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在极度劣势的信息地位中随波逐流,并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滋生出许多潜在的社会问题。媒体为了把信息变现为商品,每天都在满足大众的需求和满足广告商的需求中寻求最大的平衡,并毫无意识的成为了信息收容所,每天孜孜不倦的收集并生产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各种信息,并为完成任务而毫不负责的传给受众。更有甚者在信息传播中不经考核,大放厥词,试图通过媒体绝对优势的信息地位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文章试图从信息失感角度深入分析信息时代下社会群众和媒介面临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信息失感;无意识;虚无;环境;现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9-0139-04

1 信息失感定义与阐释

随着信息时代①的来临,许多信息问题也不断滋生出来。正如工业社会伴生的工业污染一样,已有学者将信息社会伴生的问题概括为信息污染。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②是一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博弈。我先贸然的将这个概念引入到信息社会里,表述为信息社会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同滋生信息土壤的社会群体的竞争。

当代对于信息传播的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的研究越加成熟,对滋生信息土壤的社会群体也不乏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以及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等。但是这些巨作研究最多的角度还是从信息媒介本身出发探讨它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和以信息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是建立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信息本身研究还是比较少的。信息污染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信息受众对信息传播中的显现问题的研究,信息污染是一种通过传播媒介对信息受众群体进行信息收集、开发和利用的干扰,这种信息具有明显性、直接性、傷害性。但是在这里我想研究的是相对于这种显性的信息污染而存在的另一种隐性的,潜伏的,不易被受众觉察的信息问题。我称之为“信息失感”。

为了更方便阐述理解“信息失感”这个概念,不得不先引出另一个问题——信息时代划分问题。熊澄宇教授在其《信息社会4.0》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中国社会信息发展的4个阶段:“信息社会1.0是信息社会的萌芽期,以基础建设为主,其代表性的特征是大量的硬件投入和基础建设,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阶段;信息社会2.0时是信息社会的起始期,它的突出特征是发展有自主产权的软硬件技术,形成了信息技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发展阶段;信息社会3.0阶段开始了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结合,是信息社会的经济推进阶段;信息社会4.0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表现形式是以电子政务为起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拓展,是信息社会的建构阶段”。

这个概念阐述主要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而提出的。在这里我个人基于信息的媒介载体演变将信息社会划分为3个阶段:将传统媒体时期划分为信息社会前期;互联网与新媒体时期划分为信息社会中期;智能媒体时期划分为信息社会后期。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智能媒体时期可能会实现。现在回到“信息失感”这个概念上来,在智能媒体时期来临前,社会群体和媒介存在一个最大问题即是信息失感问题。

何为信息失感呢?即在对极有限的社会实践中收集到的信息以外的信息没有实践感知并在没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状况下对实践以外的信息进行盲目服从,片面吸收和传播的现象。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社会实际现象提出的。

1)作为群体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信息接收与传播装置,但每个个体所能接收信息的数量在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信息数量中占比显得微不足道。基于信息接收的历史、地理局限性,导致能理智科学的用来指导自身实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个体对自身实践所得到的信息之外的信息处于无感状态,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盲目接受吸收并传播。

2)互联网同样作为信息接收和传播装置,它是目前所有互联网用户的头脑连接器。“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发部了2018全球数字报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突破40亿,说明全球已经有一半人口触网,互联网中存储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互联网知识信息的简单堆积与存储,并未拥有精确科学传播信息的功能。这些大数据如果随着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并把这些经过大数据智能处理分析后的信息与个人信息结合,才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填补个体的信息失感部分和改善非智能媒体的信息失感问题。

信息失感问题给群体社会和媒体又带来了哪些问题呢?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信息失感现象和信息失感带来的社会问题。

2 信息失感现象和问题

2.1 信息失感下的社会群众

信息失感下的社会群众相对于独立性、理智性、方向性、创造性,一般具有盲目性、跟风性、服从性、模仿性。信息失感下的社会状态是少数意识觉醒的精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群众进行集体围观,并根据周围情况判断在思想上服从跟风不断倒戈的状态。这个也很好地解释了沉默地螺旋③这一理论现象。

这种社会现象几乎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从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还是到精神层面的感情抉择,人生追求,还是到艺术层面的审美取向,这种社会现象充斥了每个层面每个角落。具体点说信息失感下的社会群众具有极强的塑造性和局限性。

从衣食住行来看,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时代,衣服流行款式,食物流行吃法,房屋流行样式,代步工具流行款式几乎都是从占有绝对主导性的社会阶层流传开来。这些简单的流行元素被社会群众所追捧,并为这些流行元素赋予本身以外的意义,并期翼用这种元素拉近所想要到达阶层的距离,或者说这些元素本身就具阶层意义,但是这个阶层意义在某种程度下隐藏着害怕被优秀群体抛弃,孤立的情绪因子。所以本来简单的追求就会变相的变味,几乎所有社会群众都会选择模仿、趋同,并完全忽略自我判断能力,最终在追求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因为在信息失感的状态下,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占有极大的信息劣势,没有个体拥有十足的把握与勇气去确定个体的信息判断绝对的正确于集体的信息判断,为了不被群体忽略孤立或者被群体重视尊重而变相的去追求这些集体符号,从而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展。同样的道理,也就不难回答个体在精神层面、艺术层面以及其它层面上的趋同性,跟风性了。

信息失感状态下,行为的趋同现象、跟风现象并不具有简单的模仿性,它同时伴随着许多衍生的社会问题,如变相的集体符号的诞生,以及本末倒置的虚无人生追求等。这种行为看似不具有很强的社会侵蚀性,或者说大多数受众都已经习以为常,并把它当作一种社会常态和自我保护的生存手段之一。笔者就这个问题再进入深一层的分析,再来看看这种现象为整个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就当代社会对女性所需要塑造的形象追求来看,在中国似乎对女生最大的追捧就是美貌与智慧并存。这个出发点并没有错,但很多人在信息失感状态下对社会要求进行完全服从,将自己真正的需求隐藏起来,并在追求过程中变了味道。美貌和智慧成了不被人群社会边缘化的工具,以及进入更优秀人群的通行证,而不是用来提升自己和贡献社会。并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将它变成一种具有引申意义的符号,成了商品的一部分,变得更加功利化,程序化和流于表面化。但在这些虚无符号的追捧导致很多人都迷陷其中,并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金钱用来购买这种已经变相了的符号,再期待用这种符号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社会回报。这种流于华表的追逐就是信息失感状态的一种衍生表现,整个人生追逐过程中为社会和他人的贡献特别小。

再从现在过分的追星来看,群众追捧的正是这种虚无的东西(没有实质作用和贡献的东西),并将社会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入到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产业里愈演愈烈,真正有贡献的人反而被边缘化。可以说这其实是一种畸形的追捧,这种追捧所形成的信息环境就像一个毒瘤在人群中传开,导致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时时刻刻期翼透过增强这些软实力来获得人生的捷径,一股脑扎进这些浪潮中。比如利用整容不断地改变容貌,或者费尽心思化妆穿衣打扮,学历越读越高,整天忙于各种社交,小小年纪就像小大人一样各种酒局礼仪,在本该学习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并理智看待中国文化现状的时候却被社会洪流所毒蚀,以為自己这些模拟大人的行为很成熟,是一种很正确的行为方式。有的还没来得及反思这种社会现象,便已经毕业面临工作问题,出了社会便自然而然地跟着社会洪流继续往前走,并把这种信息继续转播给他人,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独立思考的人格的同时,并紧接着影响下一代和身边人。最可怕的还是这些行为都是无意识行为,自己并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有的还自鸣得意的觉得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强,学知识本来是用来改造自己,进一步将更先进的思想推向社会来改变社会中的糟破,但大多数人把目的弄反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来适应社会,并有很多人抱怨学习无用,与社会脱轨,这个问题真的很值得深思。是学习无用,还是大家把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搞反了?只能说当代中国大部分受了教育的人只是摆脱了文盲,但却并没有把知识转化成一种武器,理智看待各种社会风气与习俗,并透过学到的知识将社会推向一个更文明的高度。也很少有人去和不对的现象进行抗争,反而在享受这种群体式狂欢。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很多虚无的东西上,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沉下心思来,脚踏实地做事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在一个又一个社交中穿梭,日常生活中的交谈很高的比例都在大肆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以及忙于社交软件中花式炫耀自己的优越。

这种信息失感下的衍生问题对社会群体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虽然不像信息失感现象无处不在,但是信息失感下的虚无主义更难察觉。

2.2 信息失感下的媒体宣传

互联网诞生前的传统媒体还是比较纯粹的,最初的诞生主要是为政治服务,每天忙于宣传与捍卫各自的政治思想与阵地,从而巩固群众基础。当然也有关于经济的服务,但这些都没有对社会造成扑面而来的信息流,从而改变人们认知社会的方式,这时的媒体对群众思想的影响并不大,可以说还没意识到媒体的强大作用,只是媒体的萌芽状态。但是互联网出现后,信息以爆炸的方式传播着,不再被几大媒体所垄断,群众也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媒体变得不再具有绝对的强势地位,这时各个媒体开始为了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所用的花招层出不穷,更有甚者为了博得更多的观众基础而不断出现很多夸张的假新闻,很多信息刚爆出不久,过段时间就开始被爆出是假新闻,打假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标签。

还有的信息为了增强娱乐性趣味性而变得低俗不堪。群众开始在媒体信息中渐渐迷失,找不到很多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整个过程显示出了当代媒体新闻报道和读者在信息选择上的不成熟。媒体成了信息收割机,无所不收,好的坏的,有用的没用的,对的错的全在里面,并在信息传播中完全没有方向。

群众就像是媒体的复读机和再次传播机,几乎是毫不怀疑的进行传播。在这里媒体和群众都表现出了一个十分可怕的现象,就是无意识现象,即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问题。如果说信息失感下社会群体最严重的衍生问题是虚无主义的话,信息失感下的媒体宣传最严重的问题是无意识传播,即毫无方向性,目的性,毫无判断力的传播。

每天打开新闻看看,几乎都大同小异。娱乐版的新闻几乎都是明星的花边新闻,记者和群众都津津乐道这些毫无意义的明星私生活,关于专业的报道艺术事业进展的新闻少之又少,一个电影电视剧的开播,也都是围绕着男女主角的爱恨纠缠来报道,剧本本身的艺术分析和推动艺术发展与否的意义几乎很难见诸于报道。垃圾信息几乎充斥着各个领域,并且每天都不断地重复,几乎信息导航者已经在这场信息大战(主要指信息制造者在驾驭信息能力上与信息本身的一种博弈)中迷失了方向。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基本报道要求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很难达到,都被各种各样的主观思想充斥其中,并且夸大其词或者捕风捉影来博人眼球。

为什么在信息大战中,连信息生产者都迷失了呢?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把信息完全当成了一种商品去售卖,哪种信息叫卖就大量生产哪种信息,短时间内可能会获得经济利益,但长远来看给群众带来了错误的认知,并且营造了很差的信息环境。

另一个原因无疑就是信息生产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不高,专业媒体从业人员还有待提高专业素质。现在有个很混乱和很难融合的现象就是媒体从业者有很多只具备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能力,却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又没有专业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并且媒体行业还存在许多业余人员,信息生产加工能力参差不齐。

信息营造的环境对群众的影响可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信息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思想有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拜金主义,对名牌的盲目追求以及盲目的追星现象,连专业选择都是一窝蜂的选择当下热门专业等,大量的信息都在营造这种符号化的环境,并且群众觉得追求这些是一种时尚,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些莫须有的东西上的时候,实实在在的科学和有用信息并没有得到推广,群众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反思这种信息的对错与否,一波接着一波的新潮扑面而来,追完这个潮流还有下一个潮流,群体里的个体都在努力追求集体符号而不是在实实在在的东西。已经很少有人聚在一起谈论一个物理现象了,也很少有人去關注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关注更多的是哪个商场里的奢侈品打折了,哪个明星怎么样了。媒体和群众都乐此不疲的在线上线下互动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总的来说,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因为极度的信息劣势不断地向社会群体靠拢,媒体不断地收集社会群体信息,再经过粗制滥造毫无考究的情况下传播给不同的受众,最后信息成了媒体和社会群体的狂欢。

3 信息失感的应对方法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信息失感及其衍生问题的出现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作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极其劣势的信息地位,以至于无法根据经过自己检验的少有的正确信息去反抗整个社会群体而变得相当被动,并在与社会群体的博弈中选择跟风与服从。并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得到有少数人占有绝对领导地位所领导的社会群体地认可或者不被社会群体孤立而努力的追求达到社会群体中营造的条件,最终将条件模式化,变相的演变为商品。在这场追逐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最终却没有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而拥有大量信息的媒体在科技条件的限制下无法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精细加工,智能分析并为社会群体服务,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能盲目传播,导致信息泛滥,媒体在此过程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大量的信息却无法转化为与此相对应的巨大能量。

为此,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应该意识到信息失感问题的存在,并了解信息失感带来的社会问题。加大对这个问题的宣传力度,引起个体,群体的注意,并邀请多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并从多方面寻找解决办法。

其次要加强对小孩的思维教育,开设思维塑造课,让小孩从小接受这方面意识,并从小培养独立的人格和符合自己的社会目标。培养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不惧怕与他人想法的不同,并把思想不同视为正常化,减少不符合群里的行为所受到的冲击。从小加以引导,为以后理解文化创造文化并为完成自我塑造和为社会贡献做准备。

还要培养更专业的信息制造传播人才,并加强相关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信息制造传播职业门槛,为社会群体提供全面的、安全的、客观的、真实的信息。

最后加快智能技术的发展,从技术上为信息精细化传播做后盾。并转变升级信息传播方式,给个人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最有用、最理智的信息,解放被群体限制的个人选择,让信息最大化发挥其效用。

4 结论

本文从信息时代划分问题反向地推出了信息失感现象,又从具体的信息失感现象中衍生出了伴随信息失感现象带来的衍生问题。并重新界定了判断行为好坏的原则性问题,不是追逐表象,而是剖开表象看实实在在的对社会和对他人贡献问题,也重新界定了媒体基于实践的文化先锋地位,而不是一味的附和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属品。最后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至此希望有更有见解和能力的学者能够对此问题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如若有更好的见解希望能联系笔者进行探讨。对于此文章,也衷心的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注释

①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

②百度百科引用.

③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猜你喜欢

无意识虚无现象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压抑、替代与发生
浅析《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的“群体心理”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在虚无中的挣扎与坚持
传统文化岂能“虚无”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心理学启动技术对心理干预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