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制新药 科研报国
2018-05-21
“服务国家需要,科研报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主线贯穿于嵇先生60余年的科研生涯,他用一生的智慧与心血,努力为创制新药的宏大梦想奠基。
1. 发现抗血吸虫病新药
1953年,嵇先生从英国学成归国。不久,他响应党中央号召“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集中精力研究治疗血吸虫病的新药。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多次赴安徽贵池、上海金山和青浦等乡村,与赤脚医生一起访问病家,采集粪便化验分析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
他和药物所同事与兄弟单位开展协作,经过夜以继日的反复试验研究,终于发现从南瓜子中提取的一种氨基酸——南瓜子氨酸对血吸虫幼虫生长有抑制作用。他立即组织力量完成了南瓜子氨酸的人工合成工作,保证了对该药的深入研究。
当时治疗血吸虫病主要依靠酒石酸锑钾,但锑剂对心脏毒副作用较大,患者难以承受。他的课题组设想用螯合剂二巯基丁二酸和锑制备新药,既可保留锑剂的治疗效果又可减少锑在体内的蓄积。经过多次反复试验,试验成功了抗血吸虫病新药——巯锑钠。此后,课题组由此继续深入研究,与药物所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将二巯基丁二酸钠发展成为金属解毒药物(对锑、铅和砷等多种金属均有解毒作用)。二巯基丁二酸钠被载入中国药典,并成为美国药典中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制的新药。
2. 研究抗疟新药
1967年,按照国家“寻找抗疟新药”的指示,全国科研人员开始了规模空前的“5·23”大协作研究。
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屠呦呦从中药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成分,它在搶救凶险的脑型疟疾和治疗抗氯喹恶性疟疾方面具有特色,是发展抗疟药物的良好先导化合物。但青蒿素治疗疟疾复发率较高,上海药物所抗疟协作小组抓住这一苗头,开始了青蒿素结构改造工作,从二氢青蒿素出发合成了300余个醚和酯类衍生物,经药理筛选,发现其中有数十个化合物的抗疟活性超过青蒿素,有的活性高出30余倍,其中化合物SM-224被嵇先生亲自命名为“蒿甲醚”,经过上海药物研究所及昆明制药厂的通力协作,于1981年通过鉴定,1988年9月通过国家一类新药的评审,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药先后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1999年列入世界药典。
3. 研究心血管药物
心血管疾病是中外各国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高血压病则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因而一直是全世界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经研究发现,中药常山治疗疟疾的主要成分为常山乙碱,虽有用药量小、无抗药性等优点,但由于有治疗后复发率高、诱发呕吐等副作用,一直未能成为抗疟新药而推广使用。科研人员即对常山乙碱进行结构改造,于1971年寻找到常咯啉,临床应用表明其对人的疟原虫红内期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同时在临床中还发现常咯啉有减少心脏异位搏动的作用。1977年,嵇先生领导心血管药物合成组对常咯啉进行了一系列结构改造工作,合成了多个系列的数十个常咯啉类似物,初步探明了它们的构效关系。该药被发展成为一个新型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4. 研制神经系统药物
1976年,嵇先生带领科研人员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突击合成了当时国外阐明的脑内微量物质脑啡肽。其时,国外尚未报道合成路线,他们应用新的液相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了两种脑啡肽,既简便又可获得较高效率。药理室使用他们提供的脑啡肽开展“脑啡肽和脑内神经递质与针刺镇痛关系”的基础研究,该成果获1980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
此外,嵇先生组织指导研究生第一个人工全合成了抗早老性痴呆新药石杉碱甲;对东莨菪碱进行了结构改造,合成了酯类和醚类衍生物60余个;对具有较明显抗惊厥、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加锡果宁进行了全合成;对具有良好镇痛和安定作用的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进行了结构改造,合成了新型结构的化合物等。
5. 研制抗感染药物
在国家新药创制基金支持下,嵇先生与研究团队采用结构优化的策略,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氟喹诺酮化合物,经筛选和临床验证,成功研制我国高效、长效的抗菌药——安妥沙星,并于2009年获得国家新药证书。
(摘自《嵇汝运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