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吊脚楼:长江两岸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选择
——漫谈重庆吊脚楼之三

2018-05-21周毅

重庆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场镇川江嘉陵江

周毅

1 本土资源与重庆吊脚楼

重庆地处西南山区,水源丰沛,植被茂密,山石坚硬,泥土厚实,盛产竹木,季候分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重庆吊脚楼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工艺水平及现实需求,分别采用竹、木、泥、石、草、灰等天然原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由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湿润温热,雨量充足,十分有利竹木生长,且因山川阻碍,交通不便,开发迟缓,因此在过去的川东地区,即今天的重庆市域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存在大量松、柏、杉、楠、竹等生长茂盛的森林,建造房屋所需的天然材料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都十分丰富,且便于获取;因此,历代巴人在修建吊脚楼时,一般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早期重庆吊脚楼,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多选择竹、木、泥、草等自重轻,受弯及抗剪性能良好的天然材料来搭建。

图1 重庆早期吊脚楼

近代重庆吊脚楼,虽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也大多使用盛产于嘉陵江上游的竹、木和带砂质的粘土等来建造,而石料与砖材因耗时费工,且自重较大,除一些特殊建筑外,也采用甚少。房屋围护结构多采用薄壁装板、竹编夹泥墙或芦席苇编较多,非常经济适用,因此为普通民众广泛采用。

民国时期的许多吊脚楼,因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的进步,多采用砖木混合结构,竹、木、砖、石、灰等建材,也普遍为人接受,青、红砖建筑在这一时期变得随处可见。但传统民居用材一般还是以当地盛产材料为主。如土家族地区木材资源并不短缺,其吊脚楼全采用木构架,木装修;而黔南布依族地区因木材短缺,多采用石料取代木材;苗族吊脚楼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瑶族吊脚楼则以土墙替代原来的芭茅杆或竹篾、草席等等。

重庆吊脚楼长期以来几乎都是以本土材料为主,就地取用,既适应当地的气候变化,又能与环境融为一体。生,为人所用,灭,回归自然,是自发的自然生态建筑,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民居建筑中长期实践运用的具体表现。

2 川江航运与重庆吊脚楼

长江从宜宾到宜昌1045公里的水道统称川江。其中,从重庆至宜昌这660公里路段,因滩险流急、重崖叠嶂,“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历来被人们叹为“绝地”。尽管进出川江航道充满艰险,但从古至今,它始终是一条沟通中国西南与中、东部的黄金水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青藏、巴蜀、云贵的丰富物产,都要借助它才能进入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并漂洋出海;长江中下游和海外的物资,也要由它进入大西南的广阔市场,才能实现交易。

古代大部分时间,重庆城市和商业发展均落后于中原及周边地区,直到北宋,重庆地区在社会发展上还相对落后,经济也不发达。而到了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重庆经济有了明显进步,城和市逐渐结合。川东地区政治经济地位大大上升,恭州(重庆府)治所巴县城有了扩展。重庆地方为了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加大对川江的治理力度,雇人整饬,史见舟船“安然顺流、以达吴楚”。交通的繁荣致使重庆城市商业交往频繁,川鄂峡路和嘉陵江漕运日趋重要,长江、嘉陵江“只商贩舟楫”常集于重庆,经营物资转运。

明代,川江木船逐渐定型,沟通滇东北的永宁河也整治开通,长江、嘉陵江、岷江沿江水驿得以重新设置,重庆地区长江、嘉陵江水运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与中下游乃至沿海地区经济交流的核心作用逐渐显示出来,川江航运逐渐复兴。

清前期乾隆年间,重庆已是“商贾云集,百物萃聚……水牵运转,万里贸迁”的城市,成为川东商业都会和川东、黔北的物资集散地。随着川江水运的全面开发,地处川江干流与川江最大支流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继续发展。《使蜀日记》载:“王尚书驿程记云:(重庆府巴县治)市肆民居,鳞次栉比,虽更献贼,姚黄之乱,尚郁然一都会,则康熙初蜀甫夷已繁盛如此。今则升平百年既庶而富,会三江冲五路,吴楚闽粤江右之人,商贾辐揍肩摩毅系,举袂成云,每夜市肆,赛神箫鼓爆竹之声不绝信,繁华之区也。”可见,当时长江上游商品经济与商业贸易已有较大发展,特别是长江一线东西贸易有了重大突破。川江主要支流嘉陵江、沱江、岷江都在粮食和棉、糖、盐产区,汇流而下,集中在宜宾、泸州和重庆,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江的城市贸易系统。

图2 卢作孚与川江航运

到了近代,川江航运得到进一步发展。1898年,英国冒险家立德乐,第一个驾驶“利川号”小火轮穿越三峡,抵达重庆,开启了长江上游轮船运输时代。随后,出生英国航海世家的浦兰田推动川江航运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使重庆的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发展,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当时长江上游航运几乎完全由英商太古、怡和,后有日商日清等外国轮船公司控制。中国轮船虽有20多只,却分属于二十几家轮船公司,最后几乎都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

1925年中国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发起筹办民生实业公司,由一条小火轮起家,在长江航运的竞争中击败美英日等国轮船公司,独自拥有了川江航运业务的61%,到抗战爆发前,川江航运已经成为进出川物资的主要通道。抗日战争爆发后,卢先生出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组织指挥了号称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宜昌大撤退,对恢复战时大后方的民族工业,支持抗日战争的战略产业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民生公司成为长江航线上最大的私营轮船公司,逐步统一了川江航运。水运交通的兴旺,在促进商业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发展。城区有了两江四岸,有了遍布城市的无数码头,以水路为主形成了码头林立、人口聚集的状况。特别是近代以来特有的码头商业经济,直接造成了重庆临江地区的人口聚集和吊脚楼群的大量出现,并以码头为中心,吸引了众多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城市中下阶层居民,这些居民为求栖身之地,不断在靠近码头的沿江两岸搭棚造屋,使城区迅速拓展至滨江地带,带动了江北、江南两岸的发展。为适应陡坡地形,这些吊脚楼大多顺江展开,逆坡攀爬,多采用既保持坡地原貌又可扩充用地空间、防潮、防洪的吊脚楼形式,在主城的长江、嘉陵江两岸岸线上逐渐形成了多个集中的吊脚楼聚落群,上、下半城、朝天门、洪崖洞、临江门、千厮门、储奇门、南纪门、望龙门、十八梯、石板坡以及朝天门对面的江北城汇川门、金沙门、觐阳门、保定门、聚贤岩,长江南岸海棠溪、弹子石一带均有成片的吊脚楼出现。

随着川江航运及码头的发展,长江和嘉陵江等支流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以水码头为节点的场镇聚居空间,这些场镇是当地物质进出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也是吊脚楼最集中的地方。场镇居民一般围绕河岸码头或在码头通往场镇内部的街道两侧建造住宅,形成独具特色的码头街道。这种自然生长的、把贸易集市和水岸码头紧密结合的场镇吊脚楼布置方式,不仅最大限度适应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为大规模的货物及人流集散创造了条件,同时辐射和带动了乡村经济和乡村民居吊脚楼的发展。许多临江场镇吊脚楼前面为商铺,经营各种商品交易,后面为住宅,用于居住。这些吊脚楼鳞次栉比,层层叠叠,沿级而上,把商业贸易、民居建筑、山江景色巧妙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重庆特有的山地人文景观。许多场镇吊脚楼大方得体,门扇、门楣、照壁、柱础、柱头、窗棂、斜撑、垂花、额枋等构件精雕细刻,充分体现出经济繁荣所带来的文化进步。

猜你喜欢

场镇川江嘉陵江
松桃大坪场镇召开2021年老干部座谈会
嘉陵江东满福坝
撤乡并镇后原场镇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忠县42个被撤并场镇为例
《川江往事》
在嘉陵江边
我的嘉陵江(组诗)
重庆市渝北区利用撤并场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重庆市渝北区利用撤并场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嘉陵江战役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