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基础上的《运输与配送》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分析

2018-05-20洪树权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方式的相关概念以及实践教学的特点,接着对基于项目的《运输与配送管理》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项目设计,进而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了有效评估,旨在说明实践教学在教学课程中的重要性,为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运输与配送管理;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2

一、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方式概述和特点

所谓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项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完成项目中的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针对传统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对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方式的研究,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给新课改后的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现上,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任务细化、情境模拟和质量评价四个方面。其中理论知识主要指教材内容,在实践教学中,教材的理论知识时项目实践的基础,项目设计要始终围绕教材内容出发,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有效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任务细化方面,主要是对整体项目的细化,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分项任务,有利于学生知识应用的连续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将细化后的任务分派给每一组,从而促进组内成员的团结协作以及小组之间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情景模拟上,主要体现在对真实项目环境的模拟和真实的工作环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室教学的方式,完成对真实项目的模拟工作;也可以通过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直面真实的工作状态,在真实的任务流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质量评价上,主要是在项目目标完成之后,对项目过程和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质量评估,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自评或小组间互评的方式,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项目基础上的《运输与配送管理》实践教学设计

对于《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而言,由于该课程主要讲述了物流运输和和配送方面的知识,实践性非常强,因此通过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物流配送水平。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的目的就是为项目的具体布置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的项目设计上,首先要确定项目主体,即在什么地方选择什么样的货物作为配送对象;其次是项目目标,即要通过怎样的配送方式完成怎样的配送目标,比如怎样确定最佳路线来实现配送过程中的成本的节约等等。为了通过项目实践,有效实现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点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笔者设计了如下7个实践教学项目:

1.运输系统模式的比较。即根据物流运输的特点,实现对运输模式的划分,从而切实保证不同运输模式的市场需求。

2.运输组织与运作管理。即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如何通过运输质量的优化实现运输成本的控制。

3.运输企业要素管理。包括运输成本的计算和运输的优化设计。

4.配送流程规划管理。主要包括对配送网络、配送模式和配送流程的优化。

5.配送路线和车辆调度。包括对运输路线的规划管理和对运输车辆的调度优化。

6.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包括对配送中心的库存设计、运作方式优化和成本优化。

7.运输与配送信息系统管理。主要是对信息系统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优化。

(二)项目实施

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之前,要始终围绕项目的设计内容,以分组的形式展开对项目内容的研究,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比如在实验室的物流仿真系统上进行实机操作,充分了解和掌握真实的物流运输流程。在模拟实操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从旁进行指导,并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在项目的任务分配上,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每一组进行任务的分配,学生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和项目实践的要素进行情景模拟,共同完成情景模拟设计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估的工作。图2-1为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流程图。

除了在实验室进行仿真物流运输外,还可以到真实的物流运输环境中进行项目实施工作。在真实的物流环境中开展项目实施工作时,首先要明确项目主体,始终围绕项目的目标进行物流配送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根据物流的中心位置合理制定配送路线,对路线中途的车流量变化等情况要及时应变处理,最大程度上实现配送效率和配送成本的双赢。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中,其直面的工作情景会带给学生更强的实践效果,也是实践教学中最好的实践项目,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

(三)项目评价

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还要进行项目的质量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方式。在本文的项目评价方式选择上,30%由小组同学自评,30%由小组之间互评,剩下40%分别由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进行点评。在小组自评的内容上,主要包括小组成员自己设计的项目内容、物流运输流程以及对物流环节的优化,并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实现一个项目的完整组成;在小组之间的互评内容上,主要包括对各小组的总体项目方案和总体报告质量的评价;在教师的点评上,主要包括对自评、互评以及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更是通过评价的方式,起到了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在《运输与配送管理》的课程教学中,通过项目实践教学的融入,不仅使教学评价得以很大的改观,教学质量也有明显上升。随着项目实践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通过对实践教学的中肯评价,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热情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在项目任务布置后,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展开项目设计,争取在第一时间完成项目任务,因此整体的学习风气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为了更好地体现实践教学的优势,笔者通过对不同班级之间采取有无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示了项目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图3-1为有无项目实践教学方法在不同班级的成效图。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没有开展项目实践教学的A班和B班,质量评价的平均分数只有61.2分和71.7分,而开展项目实践的C班和D班,质量评价的评价分數要比其余两个班级高出10分左右,这也意味着项目实践教学给教学质量带来的积极影响。从单项的比较来看,以风气指标为例,开展项目实践教学后的教学风气要比未开展项目实践教学的教学风气高出10%。上图中的D班为开展项目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虽然总体评价只有72.1分,但细看会发现D班的分数集中在60-79分段,说明该班级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体水平较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在《运输与配送管理》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前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还能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群,黄大星.基于项目的《运输与配送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J].山西青年,2015(24).

[2]陈宁.项目教学法在“运输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7(4):29-31.

[3]许玉健.项目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分析[J].智富时代,2015(5).

[4]刘爽,李军涛,宋秋红,张丽珍,姜波.工程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分析与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8):145-146.

[5]全春光,马荣华,邹安全,程晓娟.物流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探讨[J].物流技术,2014,33(21):467-469.

作者简介:洪树权(1982-),男,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讲师,物流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物流管理、区域经济及ERP研究。

基金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运输与配送》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研究;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院级重点课程《运输与配送》(项目编号:2017zlgc019)。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
中医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低碳生态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