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开发性金融对策分析

2018-05-20张万秋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对策

摘要: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要能够树立其开放性金融的理念,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落实开发性金融对策。本文从落实互联网+开发性金融的发展策略,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引领作用拓展业务领域,与互联网企业实现联合建立IT系统,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控制模式四方面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实施策略,对于银行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开发性金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1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要实现创新发展,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必须要积极地创新战略发展思路,要能够积极落实开发性金融对策,能够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以实现有效的发展。

一、落实互联网+开发性金融的发展策略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要能够树立互联网金融意识,要能够把互联网金融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中去,能够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能够不断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领域和范围。不仅如此,银行还需要能够树立互联网+开发性金融理念,能够落实这种金融理念,能够围绕银行改革发展的主要需要,根据自身业务实际情况,加强互联网+开发性金融的思维融入,并能够加强顶层设计工作。要能够明确金融发展的方向,對金融发展创新路径进行探究。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通过开发性金融策略,实现银行的稳定发展,并有效提升银行的防御风险的能力。

二、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引领作用拓展业务领域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要明确开发性金融业务边界,要能够利用相关金融技术不断拓展业务领域,要能够在具有明显开发性特点的金融领域中大胆进行业务拓展,不断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务效率。

在存量业务领域中,银行也需要能够积极利用技术实现业务拓展的创新。第一,要能够拓展互联网+信息化的金融服务,能够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大数据金融业务的拓展,并能够搭建起综合化的社会融资服务平台,为供给双方的资金需求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并通过这种社会融资服务平台,解决各方资金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推动各种金融业务的有效开展。第二,要能够积极借助于互联网手段,拓展互联网+交易的服务领域,并能够积极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互联网+支付结算业务,互联网+现金管理业务等,通过业务手段的创新,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全面提升客户体验。第三,要能够借助于互联网手段,拓展互联网+筹资投资业务,能够通过网络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网上发债业务,要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理财产品的自动化发售和处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网络化发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银行金融业务的水平和能力。

在增量业务领域中,也需要能够积极选择具有开发性质的领域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在关乎民生业务的领域要能够加大对相关企业部门单位的贷款业务,要能够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扶贫和助学贷款等金融业务。通过有效的手段,支持民生工程,同时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在开展相关业务的过程中,要能够通过互联网手段对相关贷款群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定位,有效指导相关贷款业务。不仅如此,还需要积极落实互联网+开发性金融模式,对这种模式进行有效的设计,并能够对信用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银行在就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民生业务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与互联网企业实现联合建立IT系统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要实现发展,必须要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联合,要能沟通联合建立强大的IT系统,以这种系统满足自身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作为银行要能够创新经营思路,要通过投资、合资、并购等方式,实现与互联网企业的联合发展,能够真正建立先进、完全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系统,以此为支撑和保障,不断拓展业务面,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四、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控制模式

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实现其作用和价值,更好地拓展金融业务,并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必须要加强相关风险控制模式的构建,要能够通过有效的策略构建能覆盖金融业务全流程的,全方位的风险防控模式。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第一,要建立符合金融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安全的数据库。第二,要加强系统安全防控,保障金融系统的安全性。第三,通过多方合作,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手段,对金融系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并能够对客户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对客户的现金流、信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握,以制定金融调控策略。第四,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对各种业务进行有效的分析,对业务流程,资金使用状况,项目建设开展情况进行在线监控,以有效抵御风险,保障平台的安全性。只有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防控模式,保障金融活动的安全,银行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义豹. 互联网金融与现代金融的创新与变革[J]. 现代商业,2016(31).

[2]王永胜,刘旭东.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9).

[3]胡世良.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创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张万秋(1987-),女,满族,吉林长春人,中级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开发性金融研究。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