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探讨与分析

2018-05-20张欣欣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

张欣欣

摘要:当前社会中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与政治效益,经常采用会计造假的方式来操纵公司的利润,这样做使得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方式出发,分析其原因,对于解决会计造假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造假方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1

现阶段,我国财经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会计造假与信息失真,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中会计造假问题尤为凸显。上市公司通过会计造假,不仅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方式

(一)虚构收入

在上市公司的造假方式中,虚构收入是最为严重的造假方式,而且很难对其进行审查。只有拥有稳定的营业收入,才能体现公司运营的良好性,上市公司的股价才会持续上涨。因此很多会计经常会采用这种造假方式对上市公司收入进行控制,制作假的财务报表。一般情况下主要采用伪造发票、虚开增值发票等方式来对收入进行虚增。

(二)费用虚减

除了可以通过虚增收入的方式制造假的利润,还可以通过虚减费用的方式达到这一效果。和虚构收入相比,费用虚减更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很多的上市公司都会采用这种造假方式。比如说,上市公司将一起分摊、期间费用放入生产成本进行计算,或者说把生产成本当做期间费用就可以减少上市公司的费用支出,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效果。

(三)虚构资产

此外,上市公司还会采用对存货价值、应收账款或者固定资产的数额进行虚构,来达到增加资产的目的。比如说,上市公司会利用假的购买发票或者固定资产合同进行登记,这样就增加了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成本,造成资产虚增,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二、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原因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不完善。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来看,从表面上都具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而且会计人员的素质也非常高,但是实质上,并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对这些制度进行遵守,只是摆设而已。从投资者方面来看,很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使得股东之间利益制约失衡,这样上市公司就成了股东的公司,这也给了上市公司会计人员造假的可乘之机。

(二)巨大的利益驱动

从上市公司市场情况来看,存在着严重的投机情况,很多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仅仅依靠正常经营是无法达成的,因此萌生了会计造假的念头。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为了解决资金流向内部问题不断的圈钱;第二,犹豫一些上市公司连年亏损,为了保证年度经营业绩与招股说明书中预测业绩保持一致;第三,為了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掌握更多的控股权利;第四,为了维持自己公司拟的股票价格高度,编写虚假的会计报表;第五,上市公司管理人员为了达到升迁的目的,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从而增加自己的收益。

(三)监督力度较小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监督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虽然说很多的上市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治理框架与制度,但是并不完善。并没有设置制衡公司董事、监事会的机制,使得董事会越位,董事的独立性不足,间监事会并不能对公司财务等进行有效监督。第二,国家监管部门缺乏监督力度。现阶段我国证监会在监管方面并没有制定规范的监管体系,不能及时的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第三,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效应。由于很多媒体以及公司员工等害怕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披露,招致祸端,因此不能做到知情上报。

三、解决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要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就必须树立依法经营的理念,首先,应将董事会与管理层进行分离,明确其代理关系,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董事会的地位。其次,确认监事会的职责权限,加强对上市公司异常情况的监督。最后,详细列出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加强其考核监督力度,规范其职责与义务。此外,还应鼓励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所有事项的参与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管理层的职权,进一步缩减其利用会计造假获取利润的事件发生。

(二)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对于制止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来说有着重要作用,第一应该对造假行为进行及时处罚,对于影响比较严重的造假上市公司要对其尽快进行严厉的处罚,以此达到警示效果。第二,不断增强造假的处罚力度。应杜绝让上市公司处理内部会计造假事件的情况,对于会计造假事件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其进行严格处罚,从而达到不断规范证券市场的效果。第三,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力度。上市公司应该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对其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并且对进行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进行公开曝光,并明确其处罚力度,这样就可以让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者无处遁藏,从而强化法律约束力度。

(三)加强会计监督

加强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强化注册会计行业监督管理力度。不仅需要对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加强监督调查,还应加强对违规操作的惩治力度。第二,强化媒体监督力度。与其他监督方式相比,媒体监督具有低成本、高效率范围的特点。因此应加强对媒体曝光上市公司的异常情况的支持力度,从而鼓励其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揭露,进一步保证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第三,还应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的监督优势。一般来说,对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来说,最先知情的就是公司的员工与客户,相关部门应建立造假披露的奖励机制,从而强化群众监督力度。

四、结语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日趋严重,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总的来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执法,加强会计监督来解决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孟庆仙.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有效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市场,2015(35):52-53.

[2]陈蕾.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5(28):140.

[3]韩冰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动机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7):216.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