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防范的研究

2018-05-20杨继萍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风险防范

杨继萍

摘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防范对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重点介绍了新时期规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先介绍了新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常见风险问题;之后针对投资审计管理要求,阐述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防范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1

前言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实际上是一种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为审计目标的审计行为,它作为国家保障的一种投资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问题逐渐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防范风险也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所以对相关人员而言,必须要寻找一种能够有效防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新路径,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常见风险现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现象,直接影响了投资审计的整体质量,这些风险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审计规范缺乏。现阶段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通常是由审计部门、发改、财政部门等多个单位联合负责的,但是在实际上,固定资产投资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很多,这就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会影响多个部门的效益,每个单位往往会处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而相互掣肘,最终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有学者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混乱的主要原因,就是其监督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应用的效果,在缺乏审计活动条例约束规范的情况下,审计活动难以顺利开展,或者其实施的效果不理想[1]。

(二)审计范围不足。审计范围不足也是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常见风险,这是因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在实际上是针对整个投资过程的审计,包括项目管理审计、项目建设审计等多个部分。但是在实际上,更多地区在审计工作中,更关注项目之后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较少针对事前投资活动与控制管理工作。受这一问题影响,审计工作的覆盖面相对狭窄,降低了审计活动的质量,不利于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整体效果。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防范策略

(一)确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的主线

为了能够进一步规范投资审计的范围与规范,应该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的主线入手,从项目实施、项目流向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在确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详细内容后,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保证整个设计都能处于规范化的运行环境下。

1.将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作为审计监督主线。为了保证整个审计过程项目的合法性,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信息进行确认,了解固定资产项目中的资金筹集、项目立项、招投标程序、合同管理等多种内容,确保整个审计过程无遗漏问题。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程序合法性审计,则应该确定投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剩余问题,并从审计的角度入手,监督相关审计建设程序是否有效落实;将审计工作落实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严格从审计质量控制的角度,对审计工作进行落实,若发现存在程序缺失问题,则需要在第一时间查明情况,确保审计工作质量[2]。

2.将建筑项目资金流向作为主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将资金的来源与取向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在工作中,将资金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检查资金来源与实际数额是否与相关标准相符,一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则需要考虑资金来源的合理性。

(二)用制度规范固定资产审计过程

为了能让固定资产审计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审计人员应该用制度规范的方式对固定资产审计过程进行干预,将整个固定资产审计过程纳入到标准体系中,最终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1.實施报审承诺机制。考虑到现阶段的固定资产审计都是在投资项目确定之后才开始的,并且这种现象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在这种模式下,审计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再与财务审计进行对比,最终判断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体质量。但是在实际上,固定资产投资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并且存在很多隐蔽工程,包括土方施工、发电机发电等,这些都是审计人员工作的难点,只能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间接核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建设单位所提供的信息不科学,则会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实施报审承诺机制,提高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若发现建设单位在固定资产审计中提供了虚假信息,则必须要追究责任,坚决杜绝这种问题发生。

2.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间接负责单位(监理部门、设计部门等),若发现其提供了不真实的变更信息等,则可以通过经济、行政等多个手段进行控制,在扣除其应有所得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处理。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被审计单位与项目的相关责任单位树立责任意识,并且这些间接负责的单位也能为固定资产审计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最终从源头上控制固定资产审计过程中认为风险,为进一步提高资产审计质量奠定基础。

(三)坚持依法,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审计人员规范审计程序,坚持在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保证审计监督权的依法独立行使,降低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加强法治意识,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依法规范开展投资审计工作,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保持审计独立监督者地位,不参与决策和管理,在法定职权内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加强学习,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除此外还可聘请外部专家,提高审计质量。

三、结语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防范对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防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风险问题时,应该从具体的工作内容入手,进一步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详细流程,确保整个项目的投资审计工作质量。在操作中,通过完善规范制度、确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线等方法,对审计工作流程进行控制,为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勇.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审计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183-184.

[2]邓耀祖.浅谈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20):186-187.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风险防范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