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2018-05-20陈思宇龙雪娇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预算建议高校

陈思宇 龙雪娇

摘要:随着中共十九大会议的召开,国家持续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撑和文化引领。为了给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高校纷纷掀起了基建热潮,加快校园建设的步伐。对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确保高校有限的基建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针对目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措施,进一步规范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制度,规避财务风险。

关键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预算;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2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高度关注以及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高校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国家首批“双创” 示范基地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确定,各大高校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建设资金占学校预算的较大比重,对学校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至关重要,而高校基建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已经严重影响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约高校基建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建设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完成率低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基建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期长、风险高、法规性强、社会属性广等特点。各种制约及不可控因素较多,为基建管理增加难度,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做好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高校基建财务制度滞后、不规范、政策未细化、流程不标准是共性问题。甚至有些高校的财务制度中基建财务制度完全空白,财务工作缺乏严格的制度依托。财务人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如高校新校区总体规划的设计费,征地费,绿化、道路管网、土方等公共支出是一次性支出的,如何进行账务摊销,基建项目收取的履约保证金与投标保证金产生利息收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等疑问层出不穷。财务人员账务处理标准不统一,易产生财务漏洞,激化内部矛盾。

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基建财务与大财务“并账”过程中,因资产折旧延伸出大量旧固定资产的价值如何进行认定,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选择,大型房屋维修及修缮项目是否转固等一系列问题,使财务人员工作困难重重。

(二)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缺乏自信感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服务性和原则性双重性质,财务人员对学校基本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需严格执行财经法规与财务制度。两者缺一不可,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地处理工作中的“特殊”问题,提升财务自信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

基本建设项目具有专业性及系统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基建财务人员不仅需具备丰富的财经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基建专业知识。但目前许多学校财务部门没有设立专人负责基建财务工作,对基建财务制度及专业知识严重缺失,导致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地执行基建财务制度和全程了解工程的建设情况,仅是事后被动记账,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业务能力不强、财务行为不规范、自信感缺失。甚至部分财务人员完全不清楚支付工程进度款与工程预付款报销资料的区别,进度款支付须附有由施工單位、过程控制单位、监理单位、甲方现场代表四方会签的工程进度款申请书等基本财务知识完全缺失,造成财务监管的重大漏洞,加大财务风险。

(三)高校基建财务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概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是决定高校基建财务预算执行率高低的基础因素。基建概算粗糙、预算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盲目报建。部分高校为了最大限度地申请国家、政府拨款,盲目地确立基本建设项目,甚至不知道项目的使用单位及功能等基本建设需求。导致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内容不精确,后期设计、材料、工程量等变更巨大,甚至完全推翻可研报告及立项批复的内容。重新进行方案设计,材料和人工核价,造价核算等工作,造成项目延期、工程成本增加、工程建设困难重重,加大财务及审计风险。二是欺瞒审批。部分高校为了更好地通过上级部门的审批,根据上级部门的资金安排,强制干预专业公司对立项及可行性报告的编制,随意增减项目投资概算以获得上级部门的审批。三是预算随意。部分高校安排每年的基建预算不合理,与实际工程进度情况严重不符,导致项目预算执行率低,资金闲置浪费。

(四)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监管

高校管理基建财务部门的设置分为两种,一是基建财务设立在财务部门,二是设立在基建部门。而基建财务设置在基建部门丧失了财务独立性,大大削弱了对财务监管作用。尤其在6月、9月、12月国家财政部预算考核的重要时间节点,迫于预算执行进度低、国拨资金超时收回的压力,往往铤而走险,伪造甚至缺少工程完成进度资料超额支付工程款项,同一经济合同分次报销于不同的基建项目,随意错配资金;因工程量估算不准确,随意降低合同的付款比例;因国拨资金未及时到位,拖延合同付款时间等现象层出不穷。产生廉政风险及资金安全隐患巨大。

许多高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基建管理工作也历经学校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高校基建财务账上遗留下大量未结清往来款问题,数额巨大的死账、呆账、坏账增加了财务与审计风险。

(五)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效率低下

高校基建工作繁琐耗时,自前期计划至交付使用,中间历经众多环节、重重审批,涉及教育部、发改委、建设局等许多部门及相关单位。项目报批手续繁杂且有较强的时间顺序,如立项、可研批复,设计招标、图纸会审、施工招标各个环节的工作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工作不及时都会影响其他环节的工作甚至整个项目的进程,使项目建设周期不断延长,导致项目无法及时开工,实际施工时间严重滞后,材料、人工等费用市场价格浮动较大,施工单位不愿意按照签订合同的金额进行施工,增大了项目建设与管理的难度,严重影响财务预算执行进度,无法按期完成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给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财务风险,严重打击基建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六)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缺乏有效沟通

高校基建项目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在项目的立项、报建、预算、招投标、施工、督查、竣工验收、财务决算各个环节中,除了基建部门,还需要学校基建、财务、审计、国资、设备等部门沟通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一般由财务部门或基建部门内部制定,严重缺乏全面性及协作性,导致基建工作中缺少其他相关部门的认同及配合。加之校内各部门职责不明确,部门利益放在首位,缺乏信任及有效沟通,常常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致使基建信息不对称,项目实施情况不准确,资产统计不完整,制约基建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基建项目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学校基建部门与建设局、财政局、发改委、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过审单位、材料供应商等众多政府及社会单位发生业务往来,学校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与矛盾,有效地沟通对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尤为重要。不少高校发生过材料供应商因施工方恶意拖欠货款、民工无法按时收到工资等事件到学校讨账、示威、罢工,严重拖延工期,威胁校园治安,损害学校形象,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七)高校基建财务决算严重滞后

高校基建项目投入使用后,一般需在3个月内编报竣工财务决算。但依据历年来的高校基建审查意见,众多高校由于大产权手续未办理完成,资料不齐全等原因无法及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甚至有些学校实物资产已交付使用多年,其中部分设备已经更换,财务账上仍是在建工程,影响该项目资产价值的认定,已更换部分是否应当单独进行资产交付。导致高校资产管理信息不真实,国有资产缺乏有效监管。

(八)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核算方式的差异、财务系统技术不成熟、软件功能的缺陷、致使基建财务网络平台建设滞后,数据环境不稳定,预算及合同管理等重点业务信息不清晰,基建财务与大财务数据共享程度低,系统模块不兼容、财务数据传递及更新缓慢,账务处理及查询不智能,降低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

二、鉴于上述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应以财务法规及相关制度为依托,结合本校实际,连同财务、审计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基建财务制度,建立“三重一大”的基建财务决策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权责、落实财务报销、合同支付、审批权限、完善设计方案变更、工程量调整、增项清单认定以及特殊事项的处理办法,形成标准化流程。如对于征地费,绿化、道路管网等公共一次性支出可划分标准进行分类处理,对于建设工期较短、整个项目的所有单项工程一次竣工的建设项目按实际分配率直接分摊;对建设工期长、单项工程分期分批建成投产的建设项目按概算分配率间接分摊。并根据最新的财经法规政策对基建财务制定进行修订,使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基建财务的话语权及独立性。

(二)提高高校基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基建财务需由财务部门配备专人独立核算,强化财务监管职能。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工程建设、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规避财务风险。

(三)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预算合理性

高校建立校园规划委员会,提前做好项目立项及建设安排。确定并充分听取使用者的需求,结合专业知识给予意见,形成统一完整的设计要求编报项目可行性报告,减少后期更改,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规划建设的前瞻性、时代性和功效性。

坚持 “设计有概算、施工有预算、竣工有决算”的原则,聘请专业公司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并组织专家对结果进行研究评估,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编制周期至少为五年的动态滚动预算,定期确认预算执行情况,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预算调整,降低基建资金占用率,提高投资效益。

(四)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监管力度

高校应打破部门界限,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点、落实责任制及奖惩制度,制定死账、呆账、坏账的财务制度及业务流程,定期清理未结清往来款。高校审计和财务人员充分参与建设全过程,事前加强对项目招投标文件及合同的审查工作,重点关注两者是否一致、内容是否全面、条款是否严谨。事中加强对项目工程进度、合同执行、设计变更、工程量调整、材料核价、造价核定、工程验收的工作。事后加强对项目工程结算、财务决算、成本效益分析及评价考核工作。对项目全面详细地把控,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增强资金的动态监管。

(五)提高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效率

高校建立校园招评标委员会,由各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在符合法律规定及廉政风险控制的范围内增加招标自主权,重点进行前期调查,权衡包括市场价格、企业信誉度、施工质量等各方面因素后择优选定设计及施工方。同时聘请法律顾问增强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标准模板的专业性,严谨性,保障资金安全。

(六)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有效沟通

高校需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对内明确各部门权责。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因国拨资金未及时到位而申请自筹资金垫付,预算执行进度较差需学校统筹安排,因手续不齐无法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等问题,及时与各部门或上级领导沟通协调,提高管理效率。对外积极组织各方会谈沟通,协商处理问题,若多次协调无果,再申请仲裁或司法机构介入,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七)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高校基建财务人员对已经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资产,及时办理暂估入账手续,编制竣工决算初稿,报审计处申请财务决算审计。完成决算手续后,按照核定的工程成本调整暂估金额,并对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及时进行资产交付,保障国有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

(八)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基建部门组织或聘请专业团队加快基建财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基建、财务、审计、国资、设备等相关部门基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财务数据质量,完善财务软件,增加合同进度管理、预算超支预警、待摊自动分摊等功能模块,加強财务数据更新及反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三、结语

近年来,广大师生、社会各界对高校建设高度关注,但师生追求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与高校基本建设落后的现状;新老校区之间基本设施、周边环境、交通等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等矛盾日益尖锐。本文就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核算有疑问、决算不及时等诸多问题予以分析,提出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措施,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勇,干胜道.论高校财务自信[J].财会通讯,2017(4).

[2]张皎.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会计,2017(1).

猜你喜欢

预算建议高校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