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九地市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评价

2018-05-20郭文叶王金安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

郭文叶 王金安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评价逐渐发展为中国地方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选择福建省九个地级市作为独立的决策单元,运用DEA方法测度了福建省九地市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研究发现:福建省九地市总体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在2006-2015十年间获得了较大的改善。2006-2010 年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得到改善的最大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提高。2011-2015年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改善则是由于规模效率的提高。福建省九地市之间医疗卫生支出平均效率具有较显著的地域差异性,闽西地区具有较高的相對效率水平,闽南、闽东地区的相对效率水平较参差不齐,各地区效率值的大小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本文最后提出了几点提高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医疗卫生;支出效率;DEA

中图分类号:F812.45;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04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Medical Expenditure in Nine Cities of Fujian Province

(1.2.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evaluation of the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efficiency of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public financ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nin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are selected as independent decision-making units, and the health expenditure efficiency of nine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is measured by DEA method. The study found that nine prefectures and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overall health expenditure efficiency in the 2006-2015 decad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medical and health expenditure in Fujian Province in 2006-2010 is mainly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its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improvement in the efficiency of medical expenditure in 2011-2015 is due to the increase of scale efficiency. The average efficiency of medical expenditures among nine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has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in Fujia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Fujian and Fujian provinces. The efficiency of each district The size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is inconsistent.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edical and health expenditure in Fujian Province

Key words: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efficiency; DEA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各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改变而逐渐提高,近年来中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逐年大幅度递增,医疗卫生支出项目现已发展成为便政府支出预算中关键的一部分,这也是中国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全国人民群众稳定安康而迈出的重要一步。近些年来,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费用逐年递增,随之的政策效果有没有随之递增呢。总而言之,对各级政府进行医疗卫生支出的相关绩效评价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实践意义的。Pradhan(1996)提出运用利益归宿分析方法与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来测算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绩效[1];Sanjeev Gupta(1997)利用FDH方法核算非洲37个国家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绩效[2]。国内学者关于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相关研究起步稍微晚些时候,但是取得的研究成果却不少。李坚和李毅(2009)在集对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集对评价分析模型,测算出绩效评价等级级别,然后对绩效等级评价值进行差异性、同一性以及对立性等多方面的分析[3]。王小万与冯芮华(2012)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以此来测算全国各省的政府卫生支出效率,发现政府卫生支出绩效偏低的最大原因是政府资金总体投入不足[4]。许光建(2012)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政府卫生支出指标权重,测算出了北京卫生支出各层次指标的绩效分值以及总体绩效得分[5]。官永彬(2015)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 30省级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比较这30个地区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前沿面,得出中国医疗卫生支出相对效率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6]。杨林和盛银娟(2015)利用 DEA-Tobit两阶段法分析了山东省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实证分析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发现山东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也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7]。王丽和王晓洁(2015)运用DEA分析方法和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法,分析了京津冀 13 个城市的医疗卫生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水平及相关的变动情况,并比较了京、津、冀三个地区的横向差异[7]。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比较深入地研究福建省九地市医疗卫生支出绩效评价,本文收集2006-2015年相关数据对福建九地市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进行初步探索与分析,研究框架做如下安排:本文的数据是福建省九地市2006-2015年财政相关指标数据,然后建立DE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总体评价、九地市医疗卫生支出评价以及改进分析,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变量和数据

(一)研究方法

DEA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属于非参数估计方法,采用的数据是面板数据,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综合绩效评价经常用此方法。本文使用VRS模型(规模报酬可变模型),该模型是BANKER 在1984 年基于CRS 模型(规模报酬不变模型)的基修正得到的。VRS模型假设中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DMU有m项投入和k项产出。对于第i个DMU,Xi和分别为投入和产出列向量,X和Y分别为(m×n)阶的投入矩阵和(k×n)阶的产出矩阵,则第i个DMU的综合技术效率可从线性规划中获得:

上式中表示第i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其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为一个n维的常数向量,表示投入与产出变量之间的比重,I是一个I×1维的单位向量。根据定义当小于1时,表明该DMU综合效率不是有效的;当等于1时,说明该DMU综合效率是有效的。并且将综合效率进行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只有DMU同时达到纯技术效率有效和规模效率有效时,综合效率才达到有效。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DMU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配置和其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而规模效率则表示投入的规模报酬变化对产出影响的程度。

(二)变量的选取

1.投入指标的选取

本文认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直接受益者是所在地级市的人民,因此以每百万人口相应的投入或产出指标来统一研究尺度。本文效率评价的是福建省九地市医疗卫生支出,在投入指标选择上主要考虑九地市医疗卫生资金投入,本文以每百万人口医疗卫生支出为投入指标。

2.产出指标选取

政府在投入医疗卫生资金后将会形成与医疗卫生支出相关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同时也会形成相关的产出效果,这是政府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评价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重要指标,本文的相关产出指标在福建九地市可统一获取的基础上选取的。在形成的与医疗卫生支出相关的人力资源方面,本文认为医生、护士是医疗卫生服务中重要的服务人员之一,本文选取每百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生的数量及注册护士的数量两个指标。在形成的与医疗卫生支出相关的物质资源方面,本文选取每百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院的数量、每万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量两个指标,本文认为医院是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后形成规模较大、功能较全、提供卫生服务资源能力较强的卫生机构,每百万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则体现了床位的分布情况,也反映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在形成相关的产出效果方面,本文选取了每百万人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数量、每百万人口妇幼保健机构两个替代指标,政府衛生支出产生的效果可从居民患病风险的保障来体现,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对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如传染病等的保障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是保护和治疗孕产妇及婴幼儿的医疗机构。基于以上分析,结合DEA评价方法,借鉴有关的评价指标,设计如下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三)数据来源

根据医疗卫生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福建省 9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医疗卫生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所有的基础数据均来自于福建省九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统计年鉴以及政府卫生统计局网站。

三、实证分析

(一)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总体评价

2006-2015 福建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存在较大的改善。从时间上看,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2006-2007年间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0.711降为2007年0.550;在此后的2008-2015年间为上升趋势,2008年的综合技术效率值0.658,到2015年上升为0.965。医疗卫生支出的纯技术效率均值的年度变化大致呈先波浪下降后上升趋势。2006-2009年纯技术效率均值大致呈震荡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 0.882震荡下降为2009 年的 0.853;2010-2015 年除2012年到2013年由0.981降为0.954,其余年份都呈现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0.913上升到2015年的0.978.规模效率均值的年度变化也是呈先震荡下降后上升趋势。2006-2010年间呈震荡下降,由2006年的0.814波浪下降到2010年的0.797,除2014-2015微降,2011-2015年间其余年份都均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0.943上升到2015年的0.987。

本文综合技术效率测量的是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整体效率值,它等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者的乘积。从综合技术效率分解来看,2006-2010 五年间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说明前五年福建省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提高,由上图确实可以看出2006-2015十年间福建省省医疗卫生支出的纯技术效率大致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本文纯技术效率是指政府在投入规模一定(最优规模时)的条件下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它评价的是管理水平及相关制度的效率水平。2007年我国政府开始推行预算收支分类改革,可以查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用于做什么事,什么人做的,具体怎么做的,这为政府统计分析、预算管理、宏微观决策及监督等方面提供真实、全面、精准的信息。2009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疗改革逐渐完善了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管理和绩效等制度。从以上分析来看,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纯技术效率提升的原因是医疗卫生相关的预算资金管理的软约束和政府医疗卫生绩效考核等制度的逐渐完善。2011-2015年间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规模效率基本高于其纯技术效率,说明后五年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改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的提高,而2013-2015三年间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规模效率很接近1,几乎达到了强DEA有效,即2013-2015三年间福建省的医疗卫生投入规模很接近最优规模,因此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当前的关键问题不再是政府医疗卫生投入资金规模的问题,而是政府医疗卫生投入资金后的有效配置问题。从这方面来看,福建省未来应该把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政策的关注点从投入资金规模转向资金的配置效率。政府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医疗卫生支出预算监督机制和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的配置效率,避免政府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

(二)福建省九地市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评价

表3是根据福建省九地市2006-2015年医疗卫生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的年平均值整理得到福建九地市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前沿面情况。从表6可知,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位于最佳效率前沿的地级市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综合技术效率从2007年的 1个地级市(龙岩)增加到 2014年的5个地级市(泉州、福州、三明、龙岩、南平);纯技术效率达到DEA有效的地级市较多,从最少的4个(厦门、福州、三明、龙岩)上升到最多7个(厦门、漳州、泉州、福州、三明、龙岩、南平),规模效率从2007年的 1个地级市(龙岩)增加到 2014年的5 个地级市(泉州、福州、三明、龙岩、南平)。从表6可以看出,龙岩在这10年间几乎都处于前沿面上,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达到了DEA有效水平。泉州、福州、三明、南平经过支出规模调整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都达到了DEA有效水平。

从表4福建省九地市年平均医疗卫生支出相对效率排名可以看出,福建省各地级市之间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相对效率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具体来说,综合技术效率排在前三位的是龙岩,三明,南平(闽西、闽北地区),排在后三位的是厦门、莆田、宁德(闽东、闽南地区)。纯技术效率排在前三位的是龙岩、三明、福州(闽西、闽东地区),排在后三位的是莆田、漳州、宁德(闽南,闽东地区)。规模效率排在前三位的是龙岩、泉州、漳州(闽西,闽南地区),排在后三位的是厦门、福州、宁德(闽东、闽南地区)。以上结果充分说明,我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是不平衡的,闽西地区具有较高的相对效率水平,闽北地区的相对效率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闽南、闽东地区的相对效率水平较参差不齐。

从上表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的泉州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位居全省第四,经济特区厦门的规模技术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也最低均位居全省末位。龙岩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福建省处于中等水平,然而其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位居全省第一。三明和南平的经济水平位居全省靠后,其综合技术效率排名比较靠前。从上文分析可知各地区的效率值大小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定成正比。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值不一定比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高,这与有些学者研究其他省份的醫疗卫生支出效率分析结果一致,原因很大可能是由于九地市政府每年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点及关注程度不同而导致的,政府在发展经济时重视或忽略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步发展。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基数较大,相应的医疗资源投入量虽大,导致其人均的投入和产出相关指标相对较小,因而其医疗卫生效率与其经济发展不成正比。

(三)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改进分析

图1是以规模效率平均值与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两个参照指标,以效率值0.9作为临界点,将福建省九地市的医疗卫生支出相对效率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型是规模效率值和纯技术效率值都达到 0.9以上的“双高型”,目前达到双高型的地区只有龙岩,双高型条件下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改进空间较小。第二类型是纯技术效率高而规模效率低的“高低型”,即纯技术效率值高于0.9而规模效率值低于0.9,此类地区以厦门、福州、三明、南平4个地级市为典型代表。近些年来,这4个地级市的规模效率都增长得很快,2015年福州、三明、南平的规模效率都达到了最优值,厦门2015年的规模效率较低,说明该类地区未来的改进方向是保持或微增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同时还应该优化医疗卫生资金和资源的配置。第三种类型是规模效率值处于0.9 之上但纯技术效率值在0.9以下的“低高型”,正好与第二类型相反,其规模效率较高而纯技术效率低,此类地区包括漳州、泉州、莆田三个地区,此类地区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资金已经接近较优规模了,当务之急是要改善该类地区的医疗卫生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提高政府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预算及监督水平,减少政府医疗卫生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第四种类型是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都位于0.9之下的“双低型”,以宁德为代表。宁德未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加大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同时加强政府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管力度,提高医疗卫生资金的配置效率,省级政府可运用一般性转移支付功能并加大其力度,提高此类地区的医疗卫生财政保障水平。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福建省九地市总体医疗卫生支出效率2006-2015十年间获得较大的改善。2006-2010 福建省医疗支出效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2011-2015年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的提高。福建省各地级市之间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相对效率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闽西地区具有较高的相对效率水平,闽北地区的相对效率水平居中,闽南、闽东地区的相对效率水平较参差不齐,各地区效率值的大小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福建省九地市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现状,为提高福建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本文提出建议如下:

第一,福建省各市级政府应加倍重视医疗卫生支出效率问题,政府的财力水平毕竟有最大限度,在政府投入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规模一定时,政府还应该考虑怎样提高医疗卫生资金的使用效率,争取在医疗卫生领域“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

第二,政府要及时、科学、全面地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估及后期修正,规范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建立严格的医疗卫生支出相关的预算和与监督机制,强化医疗卫生资金的监督管理,避免盲目投资与资源浪费。

第三,由于福建九地市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及特色不一致,省政府在制定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及绩效评估时,要给予市级政府更多的因地制宜的调整空间。龙岩要继续保持医疗卫生支出方面的政策;厦门、福州、三明、南平主要是微增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漳州、泉州、莆田则要改善该地区的医疗卫生资金的配置效率及预算评估等制度安排,减少政府医疗卫生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宁德未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增加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同时加强政府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支出的预算和监管力度,提高医疗卫生资金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Pradhan S.Evaluating public spending:A framework for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M].World Bank Publications,1996.

[2]Gupta S,Verhoeven M.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experiences from Africa[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1,23(4):433-467.

[3]李坚,李毅.基于集对论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666-668.

[4]王小万,冯芮华,刘丽杭.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政府卫生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2(5):41-45.

[5]许光建,魏义方.政府卫生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7):66-76.

[6]官永彬.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评价:2009 - 2011[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1):20-27.

[7]杨林,盛银娟.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5(4):83-89.

[8]王丽,王晓洁.京津冀协同背景下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绩效差异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4):3-10.

作者简介:郭文叶(1991-),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通讯作者:王金安(1974-),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本市场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施行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让“绿色”融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要分类分层
美国医疗卫生组织的卓越绩效最佳实践
医疗卫生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医疗卫生纠风需尊重现实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