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助推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2018-05-20张秋萍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养老产业PPP模式助推

摘要: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对接,可以解决养老服务产业资金缺乏的问题,并且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本文的作者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跟踪项目等方式,对此观点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保障PPP模式养老產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PPP模式;助推;养老产业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01

一、绪论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养老问题必将成为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从目前的市场信息来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模式给现在年轻人带来很大的压力。而老年人的需求呈多样化发展,在物质需求实现的基础上,更需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养老产业正是迎合社会发展而生。养老产业是为了保障老年人具有身心健康、愉悦生活、幸福晚年得以实现而配套的各种产业及提供的服务,养老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业,是生命存在的服务产业。作为一套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养老产业的发展应该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在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环境下,老年人作为养老服务的消费者,一方面可以享受养老产品及服务,同时依据价值对等原理支付相应的费用。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人年不仅对衣食住行有着更高要求,对健康、环境等也有要求,尤其是精神层面要求更高。我国相关专家已经发声:全社会应当动员起来,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一是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人住所应阳光充裕,通风良好,生态环境优良。二是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为老年人提高丰富的娱乐生活。比起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化养老更加专业,为老年人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环境,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

二、如何保障PPP模式养老产业发展

1.资金保障

(1)为了保障PPP项目的资金来源,由社会养老保险机构成立养老金投资平台参与到养老产业PPP项目;(2)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如论坛、公众号等,加强社会各方关于养老产业基础设施的沟通,提高保险基金投资的机会。(3)政府参与,对经审核符合政策、条件的相关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还款担保;(4)与各大银行合作,争取贷款优惠政策。

2.社会资本的收益保障

PPT引入养老产业中,主要牵扯到政府、企业、老年人三方角色,三方诉求各异。政府渴望最高的社会效益;基础设施的建设者追求最大的企业效益;老年人希望得到最佳的服务体验。三者关系紧密负责,必须兼顾服务与效益的平衡。PPP养老产业项目一定要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项目回报率过低会大大降低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回报率过高则会加重政府和公众的负担。在PPP养老产业项目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根据价值规律及市场经济规律,合理确定养老服务、相关产品等的收费标准和价格,并应积极主动采取股权合作方式,保证社会资本的收益。此外,还要充分发掘养老产业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当社会资本仍然无法获得合理回报时,应适时安排财政补贴,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引入价格和补贴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考虑社会资本获取合理收益。同时社会资本作为后期运作的社会主体,必须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及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不能一味地往政府方面要政策。

3.养老产业作为一项公共项目,其基础设施必须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政府可以根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制定合适的指标体系,在保证企业获益的基础上,督促其实现社会公益。如果政府部门能够通过构建养老服务动态评价体系、建立养老服务大数据信息平台、设立养老服务监管部门、完善养老服务PPP模式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法律体系,并在政策方面给予社会资本一定的获利空间,大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这样必将助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4.划分政府、企业双方的权责体系

为实现PPT项目的最佳效果,必须协调好政府、企业的关系。在责权利确定过程中,本着平等协商,责权利对等的原则拟定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明确服务质量及相关绩效考核方式;明确收益的划分;制定合理的退出机制;明确应急和临时接管预案的相关细则。通过多种措施,确保PPP养老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5.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PPP养老产业项目,不仅投资大,期限长,而且程序相对复杂。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运作。企业是项目实施的主体,吸收社会资本,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则起到辅助运行的作用。在前期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阶段,主要工作由企业完成,政府不应干涉太多,只从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进行监督和调控:一是进行整体规划,负责招标,审核工作。二是制定并调整政策。首先确定政策的稳定性,树立企业长期投资的信心。同时要不断收集社会公众的需求意愿,适当调整政策。三是充当监督的角色,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四是在发生特殊情况时,负责启动应急预警机制,确保PPP养老项目顺利开展。

三、结语

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进行对接,可以在充分利用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社会企业以经营性项目的利润来贴补公益性项目的支出,如果仍有不足,则适时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社会企业必须采用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养老服务质量。PPP模式与养老产业的有效结合,是当前解决养老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该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政府财政支出和财政负担,而且能有效撬动社会资金,推进养老服务产业,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这也是PPP模式能助推养老服务产业最根本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唐若诗.我国PPP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J].黑河学刊,2016(9).

[2]肖瑶.PPP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J].金融视线,2016(4).

[3]孙学工,刘国艳,杜飞轮,杨娟.我国PPP模式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5(2).

作者简介:张秋萍(1972-),女,陕西永寿县人,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现在西安思源学院从事工程造价教学工作。

基金项目:“西安思源学院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ASY-A1713。

猜你喜欢

养老产业PPP模式助推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五大融合”助推物畅其流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中日两国养老产业政策的比较与对我国的启示
抓好三结合助推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