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三创”打造中国油镇
2018-05-20胡利娟
文 胡利娟
常山栽植油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油茶重要产区,有“中国油茶之乡”“浙西绿色油库”之称。
“其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期。”常山县林业局长胡乾平介绍说,第一个高峰期是自清朝以来,大量抚育野生油茶林,1935年常山县油茶大丰收,产油量高达40万公斤。第二个高峰期是解放后,当时毛泽东主席号召:“浙江要发展一千万亩油茶”,建设炸不烂的油库。
近年来,常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积极对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油茶产业“一区两园四中心”建设,建成首个国家油茶公园,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初具雏形,新华-常山山茶油价格指数引领行业发展,常山制定的油茶科技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常山油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在全国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如今,常山县不断推进油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油茶产业现已进入了黄金发展的机遇期,常山油茶将迎来第三个高峰期。
科技创新 夯实油茶产业发展基础
常山县拥有全国第一个(1963年成立)以研究油茶为主的科研单位——浙江省常山油茶研究所。
近几年,在油茶良种选育丰产栽培及病虫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自主培育的“长林”系列新品种,建成全国最大的油茶良种苗圃基地,年育苗能力达300多万株,并建立“物联网”智慧型苗圃,机械代替人工管理,实现自动化生产。
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坚持“政企校会四位一体、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理念,建立了山茶油专家工作站、成立了油茶机械研发生产中心。同时加大与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产品孵化服务平台、林科院亚林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广良种良法,成功繁育油茶良种苗木500多万株,研发出了化妆用油、茶皂素等“5大类16大系列”深加工产品,获得发明专利7个。形成了以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为骨干,以乡镇、村林技员为主力,以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亚林所等油茶科研院所专家为顾问,全县上下、内外联动的科技推广技术服务网络,有效地提高了林农的科技管理水平,助推了科技富民强县建设。
不仅如此,还打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成功获得了浙江省山茶油质量检测中心授牌,已建成了油茶从基地到餐桌的“一瓶一码”的产品追溯体系,推动市场服务能力升级。常山山茶油英文版标准列入了美国药典委法典,并成功获得一项国际专利。这证明了中国山茶油全面进入国际市场技术上的突破,也实现了世界茶油标准“常山定”的格局。
胡乾平透露,今年,常山县油茶标准体系以及《常山传统压榨山茶油制造技术规程》、《山茶油追溯信息采集规范》、《国家油茶公园建设规范》3个县级地方标准通过专家论证。至此,由常山县油茶企业、相关机构主导和参与制定发布的各级标准已有8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省级地方标准1个、县级地方标准2个。其中,常发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制定的油茶籽油质量标准成功列入美国药典委法典FCC标准,角鲨烯作为橄榄油和油茶籽油鉴别标记物的建立方法获得世界知识产权局组织国际局发布的国际专利。
常山油茶基地
市场创新 构成油茶产业发展大格局
“市场创新,构成油茶产业发展大格局。”具体来讲,在打造产业服务平台上,2017年,常山县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油茶文化节,邀请了政府领导及行业专家围绕“创建油茶三个中心 打造国家绿色油库”开展了绿色中国十人谈大型电视访谈节目,2018年,又举办第二届全国油茶文化节、中国常山油茶博览会。目前首个国家油茶公园已建成。集展示、交易、信息、研发、论坛于一体的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实体土建已完成,正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入驻,将逐步建立“原料、销售在外,交易、财务在常山”的新模式,实现全国油茶产业交易大集聚。
同时,还发布了山茶油气象指数,联合新华社,建立了新华—山茶油价格指数收集、发布体系,掌握全国山茶油价格发布的话语权。
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对接申请木本油料产业基金,同时联合睿康集团共同组建2亿元的“睿康常山山茶油”产业基金,用于高标准油茶基地建设和先进生产设备引进。成立常山两山联合社,由县财政和联合社共同注资2000万,通过利率下浮、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加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协同运作。运行以来,已担保放款客户62家、金额4735万元,其中872家企业与合作社完成转贷4.3亿元,有效解决油茶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打造产业品牌体系。美国的卫生研究院营养合作委员会主席称赞我国山茶油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中国山茶油必将全面进入国际市场。为打响“常山山茶油”品牌,我县加大油茶区域品牌整合力度,积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采取“一标志双商标”,统一包装标识。前不久,常山山茶油成功入选首届浙江农业品牌百强榜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并名列前茅。“常山山茶油”被首届中国绿色产品博览会指定为唯一的山茶油品牌。2016年9月份,常山山茶油被选为G20杭州峰会食材总仓供应油品。全县已有山茶油商标“常发”、“山神”、“东茶”等18个,其中省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
机制创新 绘就油茶产业发展新蓝图
如今,一张绘就油茶产业发展新蓝图,已经呈现眼前。
一是“油茶+旅游”,促进油茶三产融合。通过举办全国油茶文化节,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人家、油茶小镇和油茶主题乐园,有力促进了“产文景游”、一二三产融合,实现了“卖油”转变为“卖游”,“环境优势”催生为“生态红利”的路径转换。新昌乡黄塘村借助万亩油茶林,以“资金+资源入股、全民分红”模式,把油茶从吃到看再到游做出了“一条龙”产业。去年村集体收入超250万元,村民户均分红增收达1万元。
二是“油茶+企业”,创新行业运行管理体系。创新使用PPP模式,利用政府与央企、国企等企业的合作,撬动社会资本进入油茶产业,推动本地油茶产业转型升级。利用省油茶协会落户常山,常发公司当选省、市油茶协会会长单位为契机,充分发挥省、市、县协会作用,引导开展行业协调、行业自律、行业服务,通过开展发布《常山宣言》、签订质量承诺书、制定履行承诺规范等活动,公开承诺为全国人民提供健康优质植物油,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油茶产业办公室。
三是“油茶+互联网”,开启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北京战略窗口,打造常山—北京线上线下同步联动的市场运营体系。借势“互联网+”,大力发展山茶油电子商务,山茶油产品进驻淘宝衢州馆,常山山茶油在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累计现货交割2000多万元。常发、斯帝等公司建立了微营销。同时,通过全国油茶文化节、农博会、森博会等农产品展销会、“常山三宝”推介会,进行多形式多平台的宣传,不断提高常山山茶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胡乾平介绍表示,今后,将充分利用常山油茶产业的区位、文化、技术、产品、产业、政策六大优势,重点打造“一区两园四中心”,即省级油茶产业集聚区、国家油茶公园、油茶产业园,建设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油茶集散中心、油茶文化中心,最终能够成为全国油茶交易的财务结算中心,做大做强常山山茶油特色优势产业,使常山成为全国油茶产业新高地。并立足资源优势探索科学发展新路,通过创建机制打造发展大环境,推进打造中国木本油料交易中心,最终建成中国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