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2018-05-19程钵
程钵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对象,共120人,将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设为传统组,60人,一组设为案例组,60人。心血管内科教学中,传统组,传统教学法,案例组,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比较期末考试成绩,案例组得分为(87.9±10.98)分,传统组为(80.4±9.07)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案例组评分为(93.2±4.59)分,传统组为(82.9±5.63)分,案例组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內科 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256-01
心血管内科,是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强。如今,心血管内科教学中,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开始关注实践经验的积累。在此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临床医学提供新型全方位人才[1]。在此,本文经实践分析,旨在观察心血管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对象,共120人,将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设为传统组,60人,一组设为案例组,60人。传统组,男39人,女21人,20-22岁,平均(21.4±0.29)岁。案例组,男37人,女23人,19-22岁,平均(21.1±0.32)岁。比较2组对象的一般资料,案例组与传统组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传统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授课老师依据教学大纲具体要求,将规定的内容,按照授课目标与计划,逐一讲授给学生。课堂上,教师以讲课为主,辅助性提问,学生需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为课堂的主体。
(2)案例组:案例教学法,课堂上,教师先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授课内容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随后,给出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及概念,发散思维,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以例释理、以例证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印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每一系统疾病理论知识学习后,实行案例教学法。本堂课结束时,将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分析案例。下次上课时,全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案例,就该案例,教师组织讨论。另外,作为案例教学法的构成要素,点评与总结,必不可少。针对同一案例,不同的学生看法不同,总结出的经验存在差异,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抛开非本质东西,探寻内部特征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免受外界因素干扰,准确抓住核心。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仅是引导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讨论环境,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沟通,进一步深化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1.3观察指标
教学结束后,统一安排考试,并比较考试成绩。另外,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100分为总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越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录入,应用SPSS20.0软件,百分比(%)用作表示计数资料,予以卡方(x2)检查,而(±s)用作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若统计学有意义,则用“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本研究显示,案例组期末考试成绩与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经数据分析,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中,通过提前发放案例,组织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断积累经验。相比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案例教学法,充分借助音频、视频、图像等,形象生动,且更具开放性、创新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另外,案例教学法,不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且有助于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开放学生自学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团队意识[2]。本研究显示,案例组期末考试成绩与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P<0.05)。可见,心血管内科教学中,施行案例教学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健坤.多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对比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70-3772.
[2]张冬磊,杨宁.PBL教学法结合PACS在消化内科疾病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5,16(05):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