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05-19叶荣球
叶荣球
【摘要】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来临,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步伐进一步加快。而同时,在新课标体系下小学教育也在逐渐改革,正在寻找新的出路和解决方法。以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其现状,同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 小学教育 课堂效率 学生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46-02 一、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缺乏创新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讲解的知识也是以考试为衡量标准,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分数。在这样的思维感染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只是将数学看作是一种升学的工具,没有注重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压制学生的成长,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产生减少,学习主动性减弱,容易产生偏科,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编排不科学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在设置的时候并没有将学生作为首要的考虑对象,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程的编排更多的是重应用,十分机械和生硬,而没有将趣味性相结合[1]。同时,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重,并且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薄弱,一整堂课都集中精力听讲难度很大。
(三)教学机制的不合理
随着新课程体系的影响,许多的教材发生了改变,使得书本上的知识更贴近了人们的生活,知识变得简单且容易理解,这对于课堂气氛的调节确实有着很好的帮助,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但是,因为书本知识的缺乏,学生所接受的内容变少了,但是与此同时考试的难度却没有发生改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难题。所以,还需要在课堂当中给学生做许多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弥补学生在课本当中所没有学到的知识。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新课程体系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只是实现了表面上的改变,其内在还没有产生质的变化。
二、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把握好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性,换句话说就是明确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还要对于问题的设计进行细化思考,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最后,设置的问题情境要能够被学生所接受。通过实际情况来看,设置的问题情境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才会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好的帮助,近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保障,所以对于教师角色转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教师一直扮演着传授者的角色,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一直占据着教学主体的地位。现在,教师需要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转变。老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最重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作为学生学习上的朋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和学生进行沟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去主动学习,提高自身思维创新的活力,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批判精神。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給予足够的宽容,对于学生说错话、做错事等行为给予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创造和谐宽容的教学环境。
(三)探究活动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许多方式进行讲解和引导探究[2]。比如关于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使用人民币的实际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普遍对于人民币接触少的现象,给予足够课堂演示,结合多媒体以及教学活动,如课堂虚拟购物经历,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人民币在生活当中的作用。诸如此类的活动将会帮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加生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新课程体系下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思维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程的转变过程中,也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是探究式教学模式还不是十分成熟,需要教育有关各方付出更多的想法和努力,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能真正成为一种科学而高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元书兴.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学周刊.2013,6:103.
[2]朱瑞红.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长远构建[J].赤子.2015,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