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差异教学研究
2018-05-19王剑
王剑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今天,在教育整体中占据了主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将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使其了解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每位学生能够得到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更注重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 道德与法治 差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76-01
目前,教育教学已经在各个高校的各个阶段实行改革,各科教师面临着教学方法创新的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培养,是对于学生人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初中生的思想波动较大,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可塑性比较强,因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课堂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其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占据主导地位,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下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掌握好差异点,因人施教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加強在课堂中的交流和沟通,更助于了解学生内在差异,实现多元智能基础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提高学生的自身道德和法治素养。
一、结合学生差异性,明确教学目标
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若是只是根据教学大纲去讲解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会导致课堂枯燥单一,有的学生理解的不透彻,且理解过于片面失去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深刻含义。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制定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中,为了能实现多元智能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分不同方面去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开展:(1)性格、爱好、自我评价等方面,填写调查表;(2)成长背景,初中之前时期的个人总结;(3)互相评价,自己缺点总结。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自我认知程度。教师再进行分组教学,大家互相之间进行公开的评价,教师再加以引导,有助于学生能够发现自我优点,彼此接纳缺点,真正意义上认识自己,接纳他人,实现在多元智能视野下培养学生具有一颗宽容的心的德育品质。
二、教师制定差异性教学计划
教师通过《认识自己》,让大家展开心扉互相进行交流,以及个性化差异的调查,了解学生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结合学生之间不同的思想、爱好以及对于道德的认知程度,制定教学计划,为每位学生制定差异性方案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任务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完成个性化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是针对不同能力、学习水平的学生,每个人都能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学习任务差异性
布置差异性的学习任务,可以避免传统学习任务带来的枯燥性,学生之间不就存在着兴趣爱好不同,理解差异的问题,布置同样的学习任务不但失去了做作业的兴趣,教师进行评判时差异性也比较明显。对于过于优秀的学生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将都不具有公正性,因此教师要布置差异性的学习任务,将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性。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在集体中成长》培养初中生的担当、责任感,教师要根据学生差异建立学习实践小组,布置实践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合理分配角色,发挥其实践活动中个人优点,完成道德与法治学习任务,增强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师进行差异性评价
教师要结合学生个性的特点,针对性的对学生表现、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任务完成度来进行合理化评价。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还要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疏导,结合多元智能角度下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更有助于学生打开心扉,树立自信心,从而实现师生之间无障碍沟通交流。
五、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行差异性教学一定要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这样更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也可以说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找到了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制定了科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瑛,吴晓雅.“新常态”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6,(14):90-100.
[2]李应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 2017(0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