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8-05-19魏如约

商场现代化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摘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而乡村旅游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首先介绍石台县现阶段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然后总结石台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不足,最后结合石台县乡村旅游现状和不足之处对于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石台县;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道路,也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有力保障和推动。“十三五”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支撑辐射能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拓展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本文从石台县乡村旅游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思考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

一、石台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现状

1.石台旅游资源概况

石台县地处皖南国际旅游区内,是池州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旅游区,也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石台县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包含多个五级旅游资源,更是有两处国家级品牌资源,分别是被誉为“中国富硒第一村”的大门村和拥有“绿色自然博物馆”和“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盛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枯牛降。其中,枯牛降包含5万多亩的原始森林,36个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天然动植物基因库,七彩大峡谷和黄崖大峡谷更是奇幻多姿。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石台县还拥有诸多人文风景,比如李白钓台、高路亭占作坊群和严家占村等,蕴含了深厚的地方特色和古老文化。

2.石台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石台县乡村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旅游人数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更是达到了旅游人数增长的高峰期,到了2015年,石台县旅游总人数达到了2000年的41.8倍,旅游总收入是2000年的76.5倍,给石台县的人均生产总值带来了显著地提升,据统计,2015年,石台县旅游产业给全县增加了直接就业岗位1300个,间接就业岗位6100个。同时,乡村旅游的兴起,给当地旅游当来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包括多个星级酒店,旅游开发企业等,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石台县不可或缺的支撑产业。

但是,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石台县乡村旅游产业虽然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但是旅游总规模仍然有限,相比较周边黄山、九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还有很大差距,仍需要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开发旅游项目。

二、石台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不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显著提高,发展机遇也在逐渐增加,十三五时期更是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建设美好乡村的目标,但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是人们现阶段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当前,石台县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阶段,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推进效果还不明显,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这些都成为石台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阻碍。

1.产业带动作用较弱,对新型城镇化推动作用不强

由于乡村旅游规模效应较弱、旅游产品布局不集中的特点,石台县乡村旅游产业缺乏在产业带动和深度发掘上的探索,大多流于形式,只是吸引游客、提高收入。事实上,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显著地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乡村旅游有着完善的产业链,包含了农产品养殖,特色产业开发营销,旅游市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要想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推动石台县城镇化建设,仍需要在旅游产业开发,市场拓展,文化挖掘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新型城鎮化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不足

石台县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对于乡村旅游相关的产业和资源开发还远远不够,同时乡村旅游市场的局限性,最终导致新型城镇化并没有对乡村旅游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石台县是山区,主要的旅游吸引力在于当地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如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能够注重开发和挖掘这些特色的旅游资源,对于吸引外地城镇游客大有裨益,从而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3.难以满足游客需求,产业化程度较差

现阶段,石台县乡村旅游产业化程度相对滞后,旅游主要以农家乐模式为主,娱乐方式单一,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这一系列问题限制着石台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旅客的消费水平也逐渐往高层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石台县乡村旅游的转型和提升就更为必要。那么,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特色,与当地村民交流乡土风俗,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乡村风景,都是乡村旅游转型和提升的重点。

4.农民参与程度低,商业氛围重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要义之一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就要求当地村民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获得收益,但是我们根据实地走访调研发现,石台县当前乡村旅游中,农民参与程度并不高,参与方式也非常单一,大多仅仅是参与一些房屋建筑的租赁,或者参与简单的旅游辅助工作,这一系列问题主要由于村民对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意识不强,政府部门主导外来资产经营模式,导致村民利益受到损害。同时,由于过度的引入外来资产经营,导致乡村旅游商业气息加重,游客缺乏对于原始乡村文化与景观的体验,长久下去,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互推进,相互协调,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有益于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和村民收入的提高,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吸引力。而怎样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增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本文针对石台县当前乡村旅游困境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1.保护乡村特色,聚焦“三农”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要义并不是将农村变为城市,将农家变为市民,而是在合理开发乡村的同时,保留乡村文化和风俗,而针对乡村旅游,就是通过乡村与城市的差异,乡村的特色吸引城市游客。于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依靠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和吸引力,发展本土旅游业,通过农产品养殖,特色产品营销,旅游服务业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旅游中,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同时,随着农村旅游的逐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村旅游当中,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农业技术也逐步先进,农业产量随之提升,最终实现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2.注重生态保护,共助农村可持续发展

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前提,而发展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建设势必会给乡村环境带了一定的污染。这就要求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开发中,要对环境保护提高重视。一方面,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落实到实处,将乡村旅游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从技术上从根本上改善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比如对乡村实施改水、改厕、注重污水处理,还包括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标准,具体监控水质、大气、土壤的相应指标并予以控制,最后,乡村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向城镇游客宣传绿色果蔬,绿色生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3.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农民参与度

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的市场逐步扩大,所以国家鼓励更多的农村人口参与到乡村旅游行业,乡村旅游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政策的保障,首先,要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让农民逐步适应和学习如何参与和发展乡村旅游,其次,要注重乡村专业人才培养和输送,最后,政府应该给农民自主参与乡村旅游提供一定的政策便利和保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有这一系列的保障,乡村旅游才能真正实现农民自主参与,从而实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

4.引入技术创新,提升农村旅游吸引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升鄉村旅游发展的效率,比如在乡村旅游的推广中,依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和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基础,新型种植,养殖技术等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将现代新型农业引入农业生产,创新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方式也是吸引城镇游客的一大亮点,既可以有效的宣传新型农业,又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王业才.石台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3):55-56.

[2]姜兰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探究[J].产业研究,2017,2(3):54-55.

[3]张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探讨[J].经济论坛,2016,2(547);100-102.

[4]尚清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康县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7,1(03);91-93.

作者简介:魏如约(1998- ),女,汉族,安徽省芜湖市人,本科,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