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研究

2018-05-19刁丽琼

商场现代化 2018年6期
关键词:山东省

摘 要:本文通过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方法对山东省经济进行测度研究,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将山东省分为5组,分别为山东省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山东省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以及山东省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其中山东省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这一组的差异指数总体来说最大,其次为沿海城市--内陆城市的差异指数,最后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差异指数。根据计算出的差异指数和相关数据可得知山东省东部地区得益于其优良区位以及政策发展,经济情况一直处于优势。但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山东省西部地区也在逐渐拉小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差距。

关键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由于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所以会造成区域的经济差异。这些要素具有一定客观性,所以区域经济也具有客观性。本文就省域间的经济差异研究,研究山东省内的17个地市之间的经济差异。本文选取的经济差异测度方法是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选取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方法,根据山东省17个地市的人均GDP,人口等数据创立指数来测度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布情况,提出平衡发展的对策。

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结果分析与空间格局

1.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概况与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山东省17个地市的人均GDP,人口数量等数值构建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体系。

2.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测度结果分析

根据PDI指数的特性,本文将山东省17个地市分为5组:山东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山东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山东省西部地区-山东省东部地区、山东省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山东省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利用PDI指数测度五種分组情况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地区实施“梯度开发理论”的政策,这是典型的非均衡发展策略,山东省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加上后来中部地区经济发达的两个地市济南和淄博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近年来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重点发展区域。山东省东部经济一直相对发达加上中部地区的济南、淄博使半岛城市群成为经济最发达区域。看到山东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的PDI指数最大,曲线大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中间有个别年份稍有回弹。

其次为山东省沿海城市-内陆城市的PDI指数,并且在2007年达到历年最高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是第三大经济差异的区域,2007年的差异指数与山东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的指数基本达到重合。山东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相比其它三组经济差异较小,年与年之间指数没有太大变化。由此得知山东省的经济发达地区应为山东半岛城市群这片区域,而因为区位条件以及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经济落后的地区则为山东省西部地区以及个别中部地区城市。

近年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继续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且西部地区的经济在进步。从测度结果中也可发现山东省的总体经济是呈上升趋势的,无论是经济差异最大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其他城市还是经济差异最小的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经济差异都是呈下降趋势的。山东省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与山东省半岛城市群这片区域的经济相比虽然仍为落后,但是经济在逐渐上升中,正慢慢的缩小与经济发达的地区之间的差距。

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

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是区域经济差异在地域空间上的反映,是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互相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形态。

PDI指数最大的是半岛城市群与其他城市,山东省半岛城市群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日照、济南、淄博等地区。其中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这几个地方的人均GDP一直都是高于17个地市的人均GDP的均值的,可见其经济发达的程度。其他城市有聊城、德州、滨州、菏泽、济宁、枣庄、泰安、莱芜、临沂9个城市,从选取的数据来看,这9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人均GDP都是低于17个地市的人均GDP均值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地市大部分城市都为沿海城市只有济南市和淄博市是内陆城市,但这两个城市也是内陆地区目前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首先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因为其历史基础与区位条件和一些政策因素发展良好。淄博市是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也是国内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是继上海,南京之后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内第3家专业化工园区,凭借上述优势淄博市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高水平城市。可以说山东省的高水平经济发展区域都集中在半岛城市群。

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是PDI指数第2大的分组,沿海城市包括青岛、烟台、潍坊、日照、东营、滨州、威海等市,内陆城市有济南、淄博、枣庄、济宁、泰安、莱芜、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该分组的沿海城市群中的滨州市相较其它沿海城市是较为落后的,而内陆城市中的济南,淄博又是山东省经济较发达的两个地市,所以该分组情况下的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没有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的大。山东省东部区域包括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东营等地市,东部区域除潍坊和日照其他城市的人均GDP高于中部区域与西部区域的多数城市。中部区域的地市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临沂等城市,此区域除济南和淄博两个地市剩余的地市都是经济较不发达的城市。西部地区的城市则有聊城、德州、滨州、菏泽、济宁、枣庄等市,这些城市的经济相比上述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经济是最为落后的。

PDI指数变化最大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与其他城市,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东部区域与西部区域这3个分组,PDI指数变化较平缓的是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这说明山东省的经济空间格局热点区在空间分布上并没有迁移和演化的现象。同时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数值变化幅度不是十分剧烈,说明该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动,也就是说半岛城市群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格局仍然存在。从数据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经济发展仍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三、结语

本文运用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方法对山东省经济进行测度研究得出山东省半岛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的PDI指数最大,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PDI指数最小,根据将17个地市的5组不同分组得出的PDI指数,可以看出山东省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区域为山东半岛城市群,落后区域则为西部地区。虽然目前西部地区仍为落后区域,但是从测度结果来看西部地区与其它地区间的差异是呈缩小态势的。山东省经济发达的地市都集中在山东半岛,落后地市则集中在西部。基于此种差异现象山东省必须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开发,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善交通条件、加深政府重视等。

参考文献:

[1]Friedman E.Maoism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poor[J].World Politics,1987.

[2]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5):611-619.

[3]王少剑,方创琳,王洋,马海涛,李秋颖.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影响机制[J].地理研究,2013,32(12):2244-2254.

[4]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作者简介:刁丽琼(1985- ),女,山西忻州人,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地理与旅游地理

猜你喜欢

山东省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两名造纸相关领域企业家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A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O. Henry’s Novel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alysis of Methods to Improv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ostering learners’autonom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三虎争粽
杯中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