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05-19王东魏新华
王东 魏新华
【摘要】我国普通高校因发展需要而建立新校区,多校区大学不断涌现。多校区大学结合各自特点,开展了新校区管理模式的积极实践。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管理模式为例,不断探索高校新校区管理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新校区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17-02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多校区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际情况,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根据校区规模和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条”“块”的内容,确保校区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一、新校区管理模式改革发展历程
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是学校为适应迅猛发展需要,在西安市东南部的曲江新区设立的第二校区,于2002年9月开园运行。
2002至2005年,主要是“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曲江校区设有管理委员会、党总支和管理处,曲江校区管理处作为管委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包括办公室、教学管理科、综合管理科、学生科、团委、保卫科。
从2004级本科生起,学校试行了以弹性学制和导师指导下的学生选课制为基本特征的学分制。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2005年9月,学校决定将教学管理工作直接划归教务处统一管理。自此,校区教学管理工作实行“条式”管理模式。
2008年7月,随着曲江校区学生人数增至一万余人,为便于管理,曲江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划归学生处及各学院直接管理,学生管理工作也从此过渡到“条式”管理模式。
目前,曲江校区管理处包括办公室、综合管理科、保卫科。负责校区的行政协调及日常管理、后勤、保卫工作。
二、新校区管理模式的不断探索
新校区目前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校本部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增加两校区间的有效沟通与联系具有积极作用。后勤、保卫等方面采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力争条块划分合理,关系清晰,责任明确,管理高效。
1.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2002年,管理处设立教学管理科,实行学年制管理模式,其中包括学籍、课程、考试、成绩管理等工作。自2004年,04级本科生作为学校施行学分制的试点,教学管理工作经历了由传统到创新的重要转变。和执行多年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師的教学积极性。应学分制发展需要,2005年,教学管理科划归为教务处的直接管辖部门,实现了由块向条管理模式的转变。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实践,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分制体系与制度,全面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学生管理模式改革
最初,管理处学生科负责校区全部低年级学生管理工作,随着近年来校区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学院的进驻,其相关低年级学生划归学院直接管理,形成了条块并存的管理模式。通过部分学院学生条状管理的试行,可以看出,各学院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发挥学科特色,加深学生对学院文化的认识与感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此基础上,2008年,学校积极推进了校区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将校区低年级学生管理工作全部转入各学院,实现条式管理,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3.后勤服务模式改革
管理处负责的校区后勤服务工作包括饮食中心、水电暖、校园管理及绿化、公寓管理等内容。从开园伊始,便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社会上的专业服务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已实现了校园餐饮、公寓、保洁、绿化管理、班车、购物等社会化改革,同时针对服务质量建立了严格的监控考评体系,使各项后勤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并在各类运行经费无太大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各类人员聘用数量,节约校区运营成本,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走在前列。
三、对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目前两地办学已成为众多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统筹师资力量,管理学生工作,协调两地学校和谐发展,已成为决定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高校对新校区管理模式需进行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1.树立整体意识,以人为本
两地校区要统一办学思想和理念,以共同发展为原则,树立整体意识。两地各职能部门在统一职能和职责基础上,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交流,避免顾此失彼,为广大师生服务。合理安排两地上课、师资、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等工作,做到以人为本,优化校区配置,减小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力。
2.因地制宜,条块结合
不论是以块为主,还是以条为主,都不能完全涵盖当前两地办学管理模式的全部内涵。以块为主,管理集中,但两地校区机构设置庞大,缺乏交流沟通,管理职能易产生脱节现象;以条为主,充分发挥校本部各职能部门作用,但管理效率较低,环节较多,管理成本加大。因此,不同职能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新平,张安富.多校区大学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
[2]陈斌,王振兴.关于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6(9)
[3]于磊.多校区高校新校区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