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及复发率的临床分析
2018-05-19吴亭
吴 亭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也被称为中风或者卒风,主要是因为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饮食作息不规律、过度饮酒,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出现了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症状:头痛,眩目,饮水和吞咽出现障碍,少数有饮水呛咳,四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如果中等面积梗塞的话,可能会出现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如果大面积梗塞,可能会出现偏盲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可以通过急性期一般治疗、脑水肿的治疗、急性期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介入疗法等治疗方法,一般治愈率70%,治愈周期3~6周。但是这一类患者的复发率较高,所以我们选择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探讨了延续护理对该患者的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影响,简单报告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6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5~85岁;实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5~85岁。所有患者患病的症状都为以下几点:(1)脑CT检查出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2)患者伴有头痛,眩目,饮水和吞咽出现障碍,四肢无力等症状,(3)血管狭窄程度10%~40%,保证每个患者所患病的程度轻重差不多。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该组的患者出院后进行一次常规的电话回访,电话回访的内容主要包括有:询问是否按时饮食调整作息规律,手术过的伤口是否有发炎复发等现象,并对其进行一些有关健康的指导。
1.2.2 实验组
对该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医院的电话名片卡,要求该实验组的患者一出现状况立马和医院联系。对该实验组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对该组患者进行周期性的电话回访,两周一次左右,询问患者的基本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及时发现小的问题及时解决,第二,和患者的家属进行周期性的联系,和家属共同监督患者的饮食状况和作息时间,第三,指导患者服药,根据时间的推移,患者病情的康复程度和严重程度服药,第四,要求患者定期回医院复诊,避免其他疾病的出现,第四,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帮助患者每天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帮助患者并且的完全康复[3]。
1.3 观察指标
一方面记录两组患者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不依从的例数,另一方面记录两组的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是4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率和复发率的比较(n,%)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发症多的慢性疾病,很多病人在出院后不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抽烟喝酒,暴饮暴食,导致手术伤口开始发炎,病情开始复发。由数据表明,对照组的依从率比实验组的依从率明显低了20%,对照组的复发率比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了26%,所以由此可知,延续护理可以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所以我们对于患者出院后,一定要对其进行延续护理,周期性的打电话询问病情状况,监督是否饮食作息规律,并且联系患者家属,共同监督患者,拒绝暴饮暴食,拒绝抽烟喝酒,一旦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什么问题,立马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做出及时的措施,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也可以促进患者的并且的好转[4]。所以综上所述,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依从率,降低他们伤口的复发率。延续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是十分重要的,值得在临床采用、学习,它可以帮助患者在医生的督促下更好地恢复自己的身体健康,医院一定要提高并且改善自己的延续护理,从而给患者带来温暖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顾 卫.延续护理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及复发率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06):141-142.
[2]李葆华,王 艳,董玉静,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03):309-312.
[3]唐 箱.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03):64-66.
[4]吕功伟,钟 镝,赵秀丽,等.进展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OL].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