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外小制作激发农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思考

2018-05-18钟远标

考试周刊 2018年46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策略

摘要:如何激发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发现课外小制作是非常不错的方法。课外小制作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激发表现欲,满足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课外小制作;农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策略

一、 研究的缘起

笔者在农村中学任教,发现学生一开始对物理学习充满好奇,后来却觉得难学,甚至失去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主要是由于在农村学校,存在缺乏实验器材、教师不重视实验的现状,导致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欠缺,尤其是后进学生缺乏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不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不会动手设计实验,导致学习成绩落后,不愿意学习物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该如何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二、 学习兴趣调查与激发兴趣的策略

为了寻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我对九年级的180名学生(男生105名,女生75名)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涉及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原因,不感兴趣的原因等方面。下面是其中几项调查的统计结果(单选问卷类型):

表一表明,学生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感觉物理太难,学习太乏味,成绩不好,这说明教师要在增加学习趣味、降低学习难度上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在表二中,在110名对物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中,有近39%的学生认为物理实验很有趣。这说明许多学生都喜欢通过做实验这一方式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学生更相信自己观察到的。这说明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由此可知,学生通过实验能增强学习的兴趣,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在分组实验上入手,但由于任教的是乡镇中学,存在缺乏实验器材或器材过于陈旧无法使用的现状,因此我制订了利用课外小制作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1. 用小制作作为演示实验,让学生课前“活”起来

在以往的教学中,演示实验主要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因此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很好地激发学习的趣味,受益不大。因此我课前以小制作作为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景。如讲授光的折射时,我事先在两个玻璃杯对面画上小红帽、有着大獠牙的大野狼,白雪公主与坏巫婆,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把澄清的水慢慢加入杯子里面。原本相同大小的小红帽与大野狼、白雪公主与坏巫婆,在慢慢加入水后,因为水的折射产生有如放大镜的效果,大野狼与坏巫婆变得更大、更恐怖!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激发,纷纷要求上台尝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很透彻。经过长期的尝试,我发现课前展示用身边物品做成的小制作,或者用小制作进行演示实验,设置生活物理情景,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清除其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2. 用小制作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课中“动”起来

课前演示实验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論联系实际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分组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就更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可是乡镇学校普遍存在器材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动动脑,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常见物品代替实验器材,解决器材不足的难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合理利用小制作进行分组实验。如探究电路时,由于所处地区是砂糖橘之乡,我让学生用砂糖橘代替电池,用新的五毛硬币代替铜片,用废电池的锌棒代替锌,制成串联电路,实验效果明显。在学习焦耳定律时,我又设计了用干电池和口香糖包装纸(铝箔纸)神奇点火的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理(将包装纸的中间部分剪小后增大该部位的电阻值,接通电源后由Q=I2Rt可知,电阻值大的部位发热多,当温度达到包装纸的着火点后实现自燃)。

3. 布置“小制作”作业,让学生课后“乐”起来

(1) 合理布置

课外小制作是学生独立组织、自主展开设计完成的活动,其出发点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必须与教材同步,与教学进度同步。刚开始研究时,我会在学习新知识点后布置一个课外小制作为作业,让学生回家自己选择材料,自主设计完成,希望通过小制作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原理。如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我就让学生课外制作“小孔照相机”,用于观察远处的景物,探寻小

孔成像的奥秘。而在课外小制作开展了比较长的时间后,当学生乐意进行小制作时,我会提前布置与将讲授的知识点吻合的课外小制作,希望通过小制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讲授新课时,我还会挑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而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作品,我充分肯定他们的作品,提出作品的优点或者独特之处,对他们认真创作精神给予赞扬,鼓励他们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

(2) 及时指导

除了合理的布置任务,我认为教师及时的指导也是小制作顺利完成的条件,特别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遇到困难不能上网搜索方法;而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不能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学生自学能力、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我采取了建立小制作微信群的方法,让学生们在进行小制作遇到困难时,用手机拍小视频或者语音向我询问,以求及时解答疑难。同时每个星期五晚上,我都会在群里发消息让家长提醒监督学生完成小制作,保证学生们都能参与。

(3) 适时鼓励

我让学生在进行课外小制作时拍一些相片并上交,然后从全班学生的相片中精选一些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实验的乐趣。我还要求学生对小制作过程进行录像,并挑选出优秀的视频,在课前进行播放以及表扬。另外我还在班级设置了“优秀小制作展示角”,每期的优秀作品都会贴上简介卡在里面展示。这些环节肯定了学生课外小制作的过程以及作品,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表现欲,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 调查研究的结论:课外小制作有成效

1.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物理热情和积极性。由学生所交的作品来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只有几个人交作品到后来基本全部人都能交作品;原来作品原料简单、制作粗糙,后来作品原材料较多、制作难度较大,这一切说明学生能认真钻研思考,并从中获取知识。

2.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展小制作活动后,当学生在生活中看到一些搞不清的现象会主动问老师,甚至上网查阅或者购买科技书籍阅读,从而提高了物理知识水平。

总之,物理教学中开展课外小制作不受器材限制,自找材料、就地取材、废物利用,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在农村中学,充分发挥小制作的调节作用,能让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好学”“乐学”的情境中,学生乐于观察、体验成功,实现有效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王燕妮.浅谈农村中学利用课外小制作辅助物理教学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5(1):66-67.

[2]谷春生.中学物理课外实验与小制作举例[J].现代物理知识,2010(1).

[3]丁勇.探究物理“小实验”的作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6).

[4]刘保生.引导学生制作物理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时代报告,2013(3).

作者简介:

钟远标,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中学。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农村教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