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同课异构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探究

2018-05-18张在焰

考试周刊 2018年46期
关键词:资源优化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摘要:在教学工作中,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不仅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也对授课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方面入手,对利用同课异构资源的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同课异构;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在讲授高中物理《超重与失重》章节时,不同的物理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授方法。两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与不足,为了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探究,主要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案例一中教师甲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新课改模式,给每一组发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及一盒钩码,在用多媒体引入课题之后,让学生了解超失重规律,可以看出学生充满了好奇,一下就被课题吸引了,在后来的授课中,学生做实验,教师甲适时点拨,适时归纳。案例二中的教师乙采用多媒体和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层层相扣、步步为营的问题启发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物理问题的能力,加上语言的幽默风趣,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重点。

一、 问题的提出

从目前高中教学工作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同课异构方法是教学人员比较常用的一种探究方式。同课异构是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且符合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方法。同课异构教学法以理论原则为指导,同时将教学实践融入其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教学实践之后,教师要对课堂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劣等进行反思,找到缺点与不足,同时发挥优势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超重与失重》章节具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同课异构资源来优化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 优化内容

(一) 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目标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预定要达到的效果,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知道教学目标才能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相当于海上的灯塔,只有明确了最终的目标,才能选择良好的前进方式。因此,下面将最先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下面是记录的过程。

A教师:教育目标的选取必须慎重果断,而且要明白精准,如第一个案例中的“了解”类词语都不是准确的词语,了解到哪一个程度是一个未知数,在案例也没有具体的说法。所以,这样的教育目标是不科学的。

B教师:任何人设定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都需要有一定的区别,但是还需要有一定的联系。而以上两个案例中可以明确地看出三个维度都有一定的联系,分别为:让学生学会什么,如何学以及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

C教师:我认为第二个案例维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很明确,且有针对性地表达了每一步设计对应的步骤应该起到的目的,此外,每一个步骤如何操作都描述得很具体,很清晰。

D教师:第二个案例中“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同学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在尝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未知的因素,而会遇到什么样未知的因素就需要在进行实验之前进行预测。可以做到由“预设性目标”向“生成性目标”进行转化,可以拓宽同学们的思维,使同学们思维发散。

总结:根据老师们的讨论,可以看出教师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并不注重三个维度的目标的制定,也不注重教学目标中词语的推敲,教案中一般都會出现“了解”“掌握”“明白”等不确切的词语,以至于最后很难观察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都是老师自己心里想到的学生的接受效果,而不是学生的真实情况,这样就很难做到教学的有序开展,很难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流程的优化

所谓的教学流程就是教授者的主要授课思路以及授课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一般情况下,如果采用流程图的形式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流程图优化设计当中,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可以让研究人员直接对相关的资源进行了解,其优势与不足都可以清晰地展现。笔者主要以流程图为典型,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来谈谈优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方式。

A老师:两个案例虽然在课题的选择以及内容设计上都相同,但是从具体的设计流程中可以看出,处理方式以及课题的引入方法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而且一种是进行情景的创设,而另外一种则是以问题引入的形式来实现。两个教者按照自身不同的授课风格来进行设计,其中案例一具有较为明确的指向,且是带着问题教学的典型方式,而案例二则是具有发散性的特点,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感受,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定相应的问题,这是一种考虑教情与学情的设计案例。

B老师:从两个案例的流程中可以看出,来自学生的活动量比较大。案例一当中单纯为学生的活动量占据45%左右,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所占的比例为27%左右。而案例二当中单纯为学生的活动量占44%,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量占33%,这种课堂教学形式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C老师:案例一主要是以实验的方式来进行引入,主要是由于物理学科的性质而决定。高中物理中很多课题都是以物理实验的方式展开。因此,将实验加入新知的引入环节当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比较喜欢实验引入的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教师对于物理教学的过程都有着比较科学且客观的认识,而且准确性较高。教师事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都会将学生的感受考虑到其中。而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都指向学生,学生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在科学的引导下会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无论是问题引入还是实验引入都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教学现状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与研究,按照科学的教学流程来对物理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 教学模式的优化

在高中物理的具体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而且二者的角色、地位等共同构成了教学模式,从目前教学现状中可以看出,主要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1) 讲授型。这种教学模式也被称为高度集中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处于中心地位,是教学过程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相比,其性质是相同的,完全是“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2) 温和型。这种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合作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在教学活动当中二者共同投入,实行合作,教学氛围相对来说比较民主,而且教师的任务除了将物理知识讲授给学生之外,还包括引导和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地获得知识,最终形成一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

(3) 放任型。所谓放任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强,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應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是对教师的教育机制进行考察,需要教师有足够强的教学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不能整堂课都使用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要根据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转换教学模式。其中温和型的教学方式是应用较多的教学模式,而放任型或讲授型等教学模式则需要其他手段进行辅助。

三、 结语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同时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以及学情等因素来选择设计方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达到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的教学目标。利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学东.“同课异构”实施中的五种形态[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13(2).

[2]陈瑞生.同课异构:一种有效的教育比较研究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4(1).

[3]庞世清.从三节《小马过河》的不同设计谈同课异构[J].教学与管理,2015(26).

[4]孙传永.同课异构促使教师高效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14(23).

[5]王侠.同课异构:繁荣下的隐忧[J].语文教学通讯,2013(29).

作者简介:

张在焰,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资源优化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多项目背景下电力施工型企业基于关键链技术的资源优化方法研究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校战略联盟的效应与模式:基于资源优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