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探

2018-05-18田雪韩福松

考试周刊 2018年4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田雪 韩福松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丰富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探讨,并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相关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道德情感,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过度追求课堂的形式,而忽视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成果,虽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千篇一律的、过于绚烂的视觉刺激,也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和最初的教学目的,还可能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渐降低。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合适恰当,无论是丰富多彩的图片,还是内容新奇的视频,都不能过度使用。

其次,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用简单展示就能理解的知识,就无须追求使用过多的资源形式来体现,否则,即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并无实际意义。

另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融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学生可能过多地关注新奇的展示资源,而忽视了对基本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一来,反而不利于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历史教学内容时,不能哗众取宠,要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实现与教材内容的真正结合,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高中历史教师仅仅依靠教材、板书等工具进行语言性表述的教学形式,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基本运用也必须有与课堂教学相匹配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素养的前提下,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并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取相关资料、设计学习过程、制作教学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也会使自身创新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二)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由于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是对高中生进行爱国道德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教授《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时,应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来分析中国的败因。而课本中的展示材料非常有限,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远远不够,这时候,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有裨益。结合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通过展示北洋舰队背水一战而最终覆没,李鸿章为保存实力而妥协退让,使学生愤愤不平的感情油然而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屡战屡败,西方列强屡屡侵犯中国领土、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和落后。进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仅仅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课堂内容进行到这里,学生必然已经深受触动,教师这时候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析回答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三) 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当今的历史课堂教学,不应再是传统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应该是师生主动双向互动的过程。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传授历史知识,还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的运用,使历史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因此,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教授《巴黎公社》一课时,教师可以以歌曲《国际歌》作为本节课的导入,歌曲播放完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歌曲体現了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环境,以及歌词映射的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历史意义,以及能够给以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带来的经验教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幻灯片适时播放图片介绍,同时配以合适独特的点拨文字,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活灵活现。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而学生在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下,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分析得出自己的答案,有助于深刻理解历史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能力。

(四)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基本素养

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枯燥无味。丰富的历史图片,结合生动形象的视频,教师及时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回答,热烈讨论,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由此,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由被动灌输转换为积极思考。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也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认知和学习需求,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有裨益。另外,在教材之外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材料,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伴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提取、分析和评价有效信息的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主动思考,学会了积极合作,其学科基本素养和整体素质也必将大为发展。

三、 总结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学科,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利弊参半。因此,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过度追求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从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景荣.浅谈中小学教师创新素质的再提升[J].教育探索,2001(11).

[2]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田雪,韩福松,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