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课的有效实施

2018-05-18曹伊娜

考试周刊 2018年48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绘本幼儿园

摘要:借助绘本阅读,可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提升幼儿认知水平。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实践探索

幼儿期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幼儿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尽管幼儿不完全识字,但能够独立阅读各种图文并茂的书,能够自己与书对话,发展想象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以及语言能力。绘本作为一种丰富有趣、简明直观的读本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认知热情,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促进幼儿心智全面发展。那么,如何组织实施绘本阅读活动呢?

一、 仔细观察画面,激发阅读兴趣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即使幼儿一个字也不认识,也能通过画面的连续观看,知道绘本的大致意思。而绘本生动的画面,能引发幼儿主动地观察,激发阅读兴趣。由于绘本结构完整,除正文以外,我们还可以挖掘封面、环衬、扉页上所隐含的教育元素,让幼儿通过正式阅读前的观察、猜测、推理,充分表达已有经验。

如,当幼儿拿起一本书时,书的封面会最先映入幼儿眼帘,封面是一本书的主要角色、情节、主旨的集中体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本书的封面上是一只捂着嘴的鳄鱼和一个手持针筒的牙医,牙医红红的脸庞、蓝色的外衣以及深棕色大嘴巴鳄鱼的夸张形象和强烈的对比色效果特别能引起幼儿关注,而牙医和鳄鱼生动的紧张表情又吸引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猜测和好奇。教师就依据以上两个兴趣点,引导幼儿观察牙医和鳄鱼的表情、动作特点,从而猜测故事内容:哦,原来故事是在鳄鱼和牙医之间发生的。那么鳄鱼和牙医究竟在怕什么?带着猜想,激发幼儿继续阅读。当然,还可以充分挖掘绘本环衬、扉页中的资源,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在进行阅读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意,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图画与整幅图画之间的联系。

二、 深入阅读绘本,提高阅读能力

在幼儿完整地阅读绘本后,我们总会安排幼儿精读和细读的环节,比如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画面,大家分享经验和快乐,教师还会挑选出比较经典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其中和主题紧密联系的细节,让孩子们更深入地阅读,体会绘本蕴含的主题。

比如《在鼠小弟荡秋千》这个绘本阅读之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最后一幅(第18幅)图:小猫从高高的秋千上“咚”的一声摔在地上,鼠小弟和小鸟看着他说“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原来这幅图是和前面的第14幅图遥相呼应的:小猫抢了小鸟和鼠小弟秋千,鼠小弟警告它说“小鸟爸爸会生气的”,小猫说“那又怎么样?我不怕”。接下来的第15、16幅图是小猫越荡越高,“人怎么越变越小了?”,始终没有出现小鸟爸爸的身影,到第17幅图才发现小鸟爸爸妈妈把秋千拉上了天。看到恶猫被惩罚的结局,孩子们总会发出解气的笑声。画面形象地展示出猫的霸道和鼠小弟、小鸟的弱小两者之间的形象对比,这几幅图让孩子反复翻阅、流连,回味深刻。同时,还要组织幼儿利用绘本提供的画面进行合理地想象讲述,这样,幼儿在阅读时就可以留意到绘本中所描绘的有趣细节,清晰地了解绘本的脉络,为幼儿深入地体会作品主题,合理展开想象,仿编故事情节,乃至成功地讲述,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三、 创设游戏情境,提升阅读品质

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幼儿的角色往往会从一个听众变成一个游戏者。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了伙伴的互动,大家可以共享对故事的不同见解,这样的游戏方式能促进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绘本内涵。

因此,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会预设一些游戏的情节或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在阅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我们设计了老师扮演大兔子小朋友扮演小兔子的情节,教师和幼儿用动作比较谁的爱更多,有撑开手臂比谁宽,有举高手比谁高,有跳着比谁远,有跑着比谁快,有踢腿高……教师和幼儿的比较激发了幼儿想出更多用来比较的方式,活动掀起了一个师生互动的高潮,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也更深入一步了。

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会更透彻和深入。如果设置了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道具,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可以对感兴趣的情节部分加以表现,直到兴趣得以满足,充分感受绘本带来的快乐。如在阅读《鼠小弟的小背心》后,我们用编织绳编了一个红色的小背心做道具,又請了几名高矮胖瘦比较明显的孩子分别扮演鼠小弟、小鹅、小马、狮子等角色,而大象就由班上的王老师(一位男实习老师)扮演,当小背心穿在扮演大象的王老师身上时,小背心已经被拉成一条绳子的模样了。孩子们看着王老师脸上夸张的痛苦表情,都哈哈哈地笑弯了腰。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它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天性,为幼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是幼儿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幼儿寄托情感的精神之所。借助绘本,幼儿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曹伊娜,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绘本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