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为先导树立恒久之轴心多纬度探究构建立体之学习
2018-05-18裴戈
摘要:地理学科历史悠久、分支众多,和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可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教师偏重于练技巧、拿高分,许多学生只能做到死背书、泡题海。把本来充满趣味的学科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把本来立体鲜活的地理变得扁平,学生学起来死气沉沉。本文以三门峡地区为范本,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向兴趣、乡土、生活、自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乡土文化;生活;自然
公元前4世纪《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这是我国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东汉思想家王充说:“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地理学科历史悠久、分支众多,和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涵盖了自然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协调的人地观。可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教师偏重于练技巧、拿高分,许多学生只能做到死背书、泡题海。把本来充满趣味的学科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把本来立体鲜活的地理变得扁平,学生学起来死气沉沉。
对于地理日常教学中的弊病如何解决,如何构建和谐的,可持续的有生命的地理课堂,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
一、 向兴趣学习,精心设计课堂,点燃学生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所以课堂效率低下,是因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缺乏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对每节课教师都应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比如高中地理第一课:开头可以先播放《美丽的星球——地球》,优美的画面,各具特色尤其是三门峡当地的人文景观,伴随着悠扬的琴声,营造出充满神奇的氛围。然后告诉同学们初中地理侧重于地理事象的“地”,“地”即在哪里有什么;而高中地理的重点在于探究地理事象的“理”,今后通过对这些“理”的探究,你会进化为聪明的地球人。第二环节可以给学生罗列出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事象,比如三門峡当地的气候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特征,寺河山和二仙坡的苹果为什么可以远销海外,三门峡为什么建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坑院等等。第三个环节,提问学生“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问题需要用地理知识解释呢?”进而告诉同学们一个事实,即地理无处不在。学好地理,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地理人”。这样环环相扣,既可以帮同学们消除学习的疑虑,又点燃了学习地理的激情。
二、 向乡土学习,大胆使用本土案例,加强学生参与感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注重案例教学,尤其是必修三,基本上是案例教学贯穿始终,很多案例离学生较远,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取舍,创造性地使用本土案例,为课堂增添活力,如在讲“河流的综合治理”时,先组织学生到三门峡大坝参观,让他们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布置他们课前搜集有关大坝去留的材料。课上,“豫陕之争——是非功过三门峡”,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分三组代表陕西省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代表和水利专家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大坝的利与弊。两省代表各执一词之时,水利专家代表出面调停,并从河流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两方面出发展开论述,指出我们要客观分析,辩证地看待问题,既要吸取教训,还要探索出成功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制定出综合开发的可行性方案。通过这堂课,既培养了学生用地理的方法分析问题,又利于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三、 向生活学习,鼓励学生调研,增加学习的“烟火”味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我们太关注于书本的学习,未能真正做到“向生活学习”。新课程标准下,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注重体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农业区位时,可以先布置学生到农贸市场调查:1. 市场上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2. 哪些是三门峡当地的农产品?3. 春节前后,为什么三门峡的农贸市场销售当地的农产品较少?4. 假如你是农民,影响你选择种植哪种农作物,甚至大规模种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课前学生们认真调查,课堂上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共同探究总结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课前课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同学们尝试着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就,这样得出的原理和规律会比教师滔滔不绝百讲不厌地灌输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 向自然学习,开展社会实践,拓展学习的经纬度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学生的空间,不要把学生禁锢在课堂的小天地,不要把教育内容都封闭在教材范围中,而要延伸到生活环境中。现在的学生更多的是封闭在校园和教室,对更多的地理规律、原理或事象接触甚少,更谈不上了解。因此对课本知识的学习难以理解,更别提应用了。所以,教师要组织学生走进工厂,走进大自然。如在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章后,带领学生到黄河岸边去研究黄河岸边的岩层状况,由岩层状况去分析地质史上流水和风力的沉积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让学生观看黄河两岸的河床形态的差异。由此来加强对课上所讲的风力的沉积地貌和流水的侵蚀堆积地貌的掌握,加深对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及影响的理解。通过社会实践和考察既加深了同学们对课堂上抽象知识的理解,又使同学们的课本知识得以应用,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学习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行动的探索告诉我,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变化,教学目标也在变化,只有我们地理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力、地理思维力和综合实践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提升地理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课堂效果,为国家培养出适宜新时代的各种接班人。
作者简介:裴戈,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