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永存
2018-05-18黄开华
黄开华
[摘 要] 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地域范圍,有着持久的永恒的巨大影响力和生命力。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指南,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指导作用和巨大的现实影响力。纪念马克思,既要秉承马克思的革命精神,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者,又要站稳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践行马克思辩证客观的科学思想,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继承马克思的遗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当下和今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革命理想;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5-0118-10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作为思想家,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是他的两个伟大发现;作为革命家,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是他为之终身奋斗的宏伟事业。就像马克思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称公社的原则永存一样,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范围,有着永恒的巨大影响力和生命力。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继承马克思的遗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当下和今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永恒主题。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逾一个半多世纪,历史和现实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至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 9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体系完整、逻辑严密、论证科学的理论,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2] 601,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的另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2] 601,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科学社会主义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特点和一般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和论断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者对前者又有反作用,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系统总结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通过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揭示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它还是一个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学说,不是故步自封、宗派主义、闭门造车的产物。正如列宁所指出:“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3] 309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亦如此。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日渐密切,马克思主义也通过不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不断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毕生强调用实践的原则和发展的观点对待科学理论,反对把理论变成僵死的教条。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 6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巨大的现实影响力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6]世纪之交,马克思被西方多家媒体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或“千年伟人”。参加投票的挪威人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斗争,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西方媒体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地利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对马克思一直持反对态度,但面对资本主义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伟大。在熊彼特看来,马克思的学说把伟大和生命力联系在了一起:大多数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短的是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代,就完全淹没无闻了。但是,马克思的学说不是这样,它遭受了批判,但它又复活了,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复活了。马克思思想的完备性就在于,它在每个细节上都表现出正确性,并且使他的所有研究者都能领受到智慧的魔力[7]。美国学者凯尔纳认为:“只要巨大的阶级不平等这种人类痛苦和压迫还存在,就有必要存在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批判理论和它的社会变革思想。”[8] 17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将之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9] 22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革命理想高于天
馬克思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且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要像马克思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2] 602,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10]。不要把理想信念拿来说、拿来唱,更不要拿来装点门面,而是要见诸行动,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切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11]。
(一)做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辛勤地从事科学的理论研究,创作了大量不朽的传世之作,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并且他一刻也没有脱离现实斗争。“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2] 602他密切注视统治阶级的动向,悉心观察指导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的进展,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他的工作同沸腾的生活、国际工人阶级的斗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一生经历磨难,却始终充满信心、斗志旺盛。1866年8月,他在给拉法格的信中说:“我已经把我的全部财产献给了革命斗争,我对此一点不感到懊悔。相反地,要是我重新开始生命的历程,我仍然会这样做。”[12] 4-5马克思是知行合一的革命导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马克思终身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崇高的信仰和目标,也是每个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理想信念是人的认识范畴,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在内容上又是客观的,检验理想信念的社会实践标准也是客观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10]理想信念具有实践性,实践产生理想,实践检验理想,实践实现理想。“四个能否”的衡量标准把远大理想同现实工作结合了起来。没有远大理想指引,实践活动就会盲目;没有生动实践支撑,远大理想就会变成空想。共产党人必须把理想信念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要坚持实干至上,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际行动去践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之中。
(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1] 10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赴汤蹈火、视死如归,靠的就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忘我工作、艰苦奋斗。改革开放新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无私奉献,关键就在于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因为有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崇高理想而进行的不懈拼搏和奋斗,我们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才拥有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始终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制各种诱惑的决定因素,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当前,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出现了滑坡甚至动摇:有的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有的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优越,对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丧失信心;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无用了等等。因此,他们有的热衷于八卦,“不问苍生问鬼神”;有的公开场合讲理想信念,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私下里却认为理想信念是虚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甚至嘲讽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赶“时尚”,是噱头,陷入严重的人格分裂;还有不少党员干部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丝毫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所有这些无不警醒我们,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共产党人的灵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始终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原则界限。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一直引导和鼓舞着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经起伏曲折,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取代资本主义的时机尚不成熟,但这都改变不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新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牢固确立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远大目标。二是要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合规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10]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黨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后者是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既不能将两者混淆,也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三、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506。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强调了通过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重要性。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方面,改造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13] 296,改造主观世界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滋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一)站稳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就是阶级立场,进行阶级分析。”[14]马克思主义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 42。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种种同情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潮和学说,但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真正把人民群众当做自己理论的物质武器,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与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有着鲜明的人民立场,其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肯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和改革发展的全部活动之中,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2017年10月25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九大报告通篇都贯穿和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报告开篇就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报告结尾号召全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二)践行马克思对待《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写作《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严谨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此前,恩格斯先后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但是,前者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痕迹,后者采取教义问答形式,并不令人满意,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共同研究商定纲领的内容、结构和大纲,并由马克思执笔。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工作,马克思于1848年1月下旬完成了《宣言》起草工作。《宣言》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第一次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关于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宣言》于l848年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后,马克思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宣言》的思想。时代在发展变化,如何对待《宣言》这一经典文献?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他们无权对《宣言》本身加以修改。另一方面,他们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以注释、序言、导言等形式来发展完善《宣言》的有关原理。如《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引述了马克思为总结巴黎公社经验而撰写的《法兰西内战》中的一个重要科学结论,即“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重要补充和修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马克思勇于承认并纠正《宣言》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估计偏高而对其进一步发展能力估计偏低的不足。《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存下去了,就是说,它的生存不再同社会相容了。”[5] 43此前,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已经衰老,社会主义已经临近。然而在1850年夏,通过对欧洲政治和经济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资本主义普遍繁荣的黄金时代到来了,此时根本谈不上消灭资本主义的问题。1864年资本主义进入了“令人陶醉”的时代。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谈到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程度时,辩证地指出,我们“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15] 9晚年恩格斯对他们在1848年的这一错误估计作了更为明确的说明:“历史表明,我们以及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资本主义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16] 597-598
(三)勇于自我革命,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也有一个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固然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但是同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人的革命活动也是分不开的。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睿智而博学,而是因为他们积极地参加了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总结了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对19世纪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英两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继承,并且改造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由唯心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它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17] 91工人阶级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18] 60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自我改造的论述,应该像周恩来那样把“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以为自己改造完成了,不需要再改造了,他就不是好的共产党员。”[1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0] 258-259。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 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9-30.
[7]張雷声,冯颜利.马克思:千年最伟大思想家[EB/OL].人民网,2008-11-24.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2/8394359.html.
[8]杨学功.我们应该如何纪念马克思[J].现代哲学,2003,(2).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1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8,(1).
[12]吴雄丞.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永存人间——纪念马克思诞辰180周年[J].科学社会主义,1998,(3).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刘世军.中国政治学研究新时代的到来[EB/OL].光明网,2014-07-
01. http://www.gmw.cn/sixiang/2014
- 07/01/content_11801150_2.htm.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02.
[20]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胡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