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领高中生境界的提升

2018-05-18郁蓓蓓

考试周刊 2018年46期
关键词:价值观情境生活

摘要:生活是人的存在状态,而价值存在于人的生活世界。价值观教育要以生活为依托,创设有价值预设的情境,通过教师的价值引领,促成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人生境界的提高。

关键词:生活;情境;价值观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要以真实生活为依托,在有机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下,通过师生有效对话等形式促成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人生境界的提高。笔者试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与哲学》中“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课,探讨价值观教育的实践。

一、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紧紧立足于教学目标,创设有价值预设的生活情境,实现情境与课程的有机结合。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相互割裂的三种目标,而是立体的系统,其最终的指向在于学生更全面的成长。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以央视采访视频“你幸福吗”为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幸福这个终极价值的思考,然后以近些年来国家涌现出的一大批发端于网络、传颂于社会、感动了中国的“最美人物”和“最美故事”来设计问题和活动情境,从而将教学内容全部串联起来。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视频“史蒂夫·乔布斯——56年的光辉岁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情境体验、合作探究、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悟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样既完成了知识目标的学习即理解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理解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辨别比较能力,从而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还引导学生树立了劳动、敬业和奉献的意识、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创造各种主客观条件的精神,水到渠成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二、 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开展对话,让学生体验价值

教学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中发生的,离开师生关系,任何教学都是无。但不同的师生关系下教育效果大大不同。服从与被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师生关系必然导致无灵魂、无自我意识、无批判意识、无创新意识的客体,最终的教育效果必然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让学生“信其道”,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前提是让学生“亲其师”,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杜威认为,要实现民主主义的理想,就得采用民主主义的方法。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呼唤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价值实现。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和自己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充满生命的、情感丰富的、个性迥然的个体。师生是相互平等的独立个体,特别是在后喻文化时代,师生之间应在相互尊重、相互开放、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中开展有效的、真诚的对话,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获得精神的成长。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则表现在与学生的交往和对话中,通过自己在教学上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自然无痕的影响。

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授课前,笔者把同学们分成两大组,让他们按要求收集相应的情境素材,并让他们课上每组用10分钟和全班或老师对话。第一组同学:收集感动了中国的“最美人物”“最美故事”,与同学、老师进行分享,并感悟到这些“最美人物”虽然来自不同行业和社会阶层,但他们都用真实感人的行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社会、创造了价值,从而体会到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第二组同学:收集当今世界、中国社会或日常生活中“成功人物的故事”,与同学、老师进行分享,并感悟这些“成功人物”获得成功的原因。由于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课上的案例分享,学生是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因此学生在体验中真正感悟到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而教师只是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归纳和价值引导。

三、 以生活情境的创设为依托开展教学,促进高中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

教育是传播、继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活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教育自身带有价值引领的使命和功能。杜威曾经说过:“科学的教材代表经验发展的某一阶段或状态。”教育者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带有文本作者和自身的价值预设,即教师以文本和自己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参与合作探究。但由于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他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有自己的一套接受转化体系。

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授课中,笔者并没有强行把一些观点、理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抽象概念、原理的记忆以及应试技巧上,而是在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人生,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分享‘最美故事,感悟人生价值”“分享‘成功故事,感悟幸福之径”等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想说、能说、会说的良好状态。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授课后,笔者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原点,结合所学、所思、所惑、所悟写一篇《实现人生价值收获幸福人生》的小论文,然后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教师总评等一系列的反馈,让每个学生在思考生活的意义中培养批判精神、创新精神、自我意识,感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总的看来,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生活情境创设为依托,通過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很好地实现了教师的价值引领,无论是学生的课前准备、课上呈现以及课后感悟,都深切感受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人生境界的提高。教师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是责无旁贷的,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正确的价值引领,不断提高自身价值素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生成为学生身体和精神的一部分,形成其核心素养,最终让学生更全面的成长,过上真善美的完满生活。

作者简介:

郁蓓蓓,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价值观情境生活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