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地开展校园班级篮球赛
2018-05-18计成波
摘 要: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在春季开展班级间的篮球联赛。联赛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并为学校男女篮球队储备后备人才。
每年的篮球联赛,比赛异常激烈,精彩纷呈。同学们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联赛的组织管理和各方面的安排筹备工作,相比往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体育;班级篮球;篮球联赛
一、 比赛的组织和筹备工作有显著提高
通过多年的积累,我校的篮球联赛已经形成了传统,比赛的组织形式也已基本固定:按年级和男女共分为四组(高三由于临近高考就没有参加),各班以班级为单位参赛,分别报男女球队各一支。比赛安排在各年段课外活动时间(男女生轮流进行),先抽签排定顺序,然后进行单淘汰赛,分别决出名次。全部比赛结束后再进行高一高二男、女“明星队”对抗赛。
为使联赛更加精彩合理地开展,我们对联赛的组织和筹备工作进行了略微地调整,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 按年级分为高一、高二两组,每班报男女运动员各10名,共一队。比赛分四节进行,每节10分钟,女同学1、3节,男同学2、4节,比分累加。2. 每个场地配备一位教师裁判(邀请其他学科有经验的老师参加),学生裁判(执法、记录、计时、翻分)以班级为单位落实,保证及时、统一、快速的到位。3. 要求各班准备专门的比赛服装(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并标出清晰的号码。4. 着重强调了比赛情况(犯规、得分)的清晰记录,每轮比赛结束后对每位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了排名,并以排行榜的形式进行公布,这样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联赛中“明星”的关注程度。5. 比赛出现平局后,不再进行加时赛,而是通过罚球的方法决出胜负。这样做即节省了时间,而且每次出现罚球时都会非常激烈、紧张,输球一方也毫无怨言。
二、 女生比赛不再冷清
由于是男女生比分累加,因而女生的比赛情况受到了男生极大的关注(改变了以前女生比赛场面冷冷清清的状况)。女生场上每得一分,都会引来男生的一阵狂欢。虽然球打得不是非常好看,但男生们会极具热情地看完所有比赛(因为这直接影响到男生比赛形势)。在这样的氛围下,不仅场上比赛异常激烈,而且场下的加油、助威和适时、不适时的指导更成了另一道极具吸引力的风景。
三、 篮球课堂变得更加积极、活跃
篮球联赛平台的搭建,很快激起了同学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尤其是女生,为了在比赛中不拖男生的后腿,课堂上不仅积极要求老师教授篮球技术,还主动要求老师进行技战术的个别指导。还有那些原本不喜欢篮球的同学,在这样的氛围中也纷纷加入了积极练习篮球技术的行列。
四、 學生技战术水平飞速提高,优秀球员不断涌现
联赛的开展为学校男女篮球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尤其是女子篮球队人选。女生平时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表现自己,因此女篮队员的选拔和训练,一直令体育教师非常头疼。但在联赛中,面对班级的荣誉,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女生的另一面:勇敢、坚强、智慧、敢于拼搏。一批优秀的女篮人选很快就脱颖而出,并且通过联赛提高了技术,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兴趣,赛后请她们参加学校篮球队自然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
五、 班集体空前团结
联赛的开展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面对班级的荣誉,同学们很快就能做到齐心协力。平日里的不快和摩擦随着联赛的开展不经意间就烟消云散了,换来的是相互团结、协作、信任。赛前,同学们认真出谋划策,精心组织准备;赛中,同学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油、助威,端茶、倒水,提示、指挥,场上场下忙得不亦乐乎;赛后,互相庆祝、总结、安慰。班集体强大的凝聚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六、 校园篮球文化深入发展
借着联赛的这股东风,我们利用学校各种平台(校园网络、学校广播站、校宣传窗等)积极宣传篮球运动知识,介绍国内外篮球重大赛事和篮球名人,推出校园篮球明星评选活动,征集联赛精彩报道和照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时常看到同学们流连于宣传窗旁,并不时地相互交流讨论。比赛过程中看到更多的同学带上相机,摄像机,观看比赛之余还忙着抓拍各种精彩瞬间。
七、 联赛的赛程安排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每个年段每周只有两次课外活动时间,整个联赛每个班级需要打5—7场比赛,这样算来完成所有比赛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由于南方春季雨量较多,加上学校里的其他活动,因而篮球联赛往往会被拖延较长时间。因而部分班级同学和班主任老师意见较大(尤其是比赛成绩不理想的班级),对篮球比赛开始有了抵触心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班级长时间地笼罩在篮球比赛失利的情绪下,或是长期处于篮球狂热和亢奋状态,那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肯定会受到影响,毕竟高中学生除了打篮球还有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需要学习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龙.篮球运动软实力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何少钧.论校园体育文化与创新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04).
作者简介:
计成波,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