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8王璐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传播媒体的飞速发展,多种多样的影视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那些由名著、小说等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将抽象的文字以生动直观的画面、情境展现出来,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发达的小学生来说,是可以透过画面来感知文字的。加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感知文字、文本的基础上,与作者进行对话。生动直观的画面、惟妙惟肖的表演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由此在体会中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谈一谈如何有效地将影视资源引入其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影视资源;应用方法;课堂导入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其人文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要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等。但是,语文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文章的阅读,学生需要通过简单的字词来感知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发达和生活经历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此时,我们可以借助生动直观的形式,诸如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资源等来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其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影视资源在导入环节的应用
导入环节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首发环节,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语文教学导入环节开展中,教师可以将影视资源引入其中,借此在丰富导入手段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教学目的。
(一) 了解背景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教科版教材中,其所收入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时代背景相距甚远,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生无法对其有深刻理解的原因之一。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显得至关重要。所有,我在课堂导入环节,会借助影视资源向学生呈现与文本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其在“真实的”环境下产生感同身受之感,借此为其感知文本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我在导入《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内容的时候,会向学生播放98版的电视剧《水浒传》的相关片段,使学生对当时的北宋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吴用的人生经历做一个详细地了解。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其情绪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出现波动,这是教师的语言描述无法实现的。而且,站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对吴用智取生辰纲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借此为其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设置悬念
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初,倘若就能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那么,其自然会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中保持高昂的情绪。由此,我在导入环节常常會借助影视资源来为学生设置悬念,借此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以《丑小鸭》课堂导入为例,我在导入之初会直接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借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俄罗斯电影《丑小鸭》的片段,直观生动的画面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片段播放结束之后,我会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片段中你们都了解了哪些内容呢?学生们在感性认知下,畅所欲言,有的说,丑小鸭因为丑受到了别人的欺负,有的说丑小鸭在别人的欺负下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有的说丑小鸭在长期的欺负下选择离家出走……针对学生的回答,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丑小鸭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发展呢?这自然也是学生极想知道的内容,由此借助问题设置了悬念,学生会自主地借助文章内容来寻求答案。
二、 影视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情境创设
将生动直观的影视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其首先所实现的当然是情境再现了。学生在有限的生活经验和语文认知中难以对文本中所描绘的情境有深刻的理解,此时将影视资源引入其中,自然会使学生立足文本环境,在走入文本情境之中,理解文本内容。
比如,我在组织《三峡之秋》这一内容的时候发现,所执教班级有很少的学生去过三峡,对三峡的秋景难以有丰富的想象。在学习文本内容,尤其是对三峡早、中、晚秋景的不同难以想象。对此,我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与不同时间段三峡不同的秋景,在生动的画面与文字一一对应下,学生可以深入到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在直观的感知下对三峡的秋景产生深深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二) 呈现声画
既然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向学生详细地讲述了文本内容之后,自然需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语言文字的表述是难以实现这一点的。此时,我会借助影视资源,利用其生动的声画来对学生加以引导。
比如,在讲授《中国魔稻》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会在讲到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这些内容的时候,直接向学生呈现袁隆平教授埋首于田间地头和各国对杂交水稻赞扬的画面。在生动的画面中,学生会感到心潮澎湃,此时,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们在情感的驱使下,有的说袁隆平教授很不容易,我们需要向他学习。有的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有的说我们要努力学习,用智慧、用科技在世界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如此,学生将对袁隆平教授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为其高尚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使学生对抽象的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影视资源来引导学生了解文本背景、感知文本内容、与作者进行对话,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为其人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谢英.探析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20.
[2]莫金化.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2):75.
作者简介:
王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