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读
2018-05-18阿力腾古丽·卡开木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相对较为薄弱,本文以“以写促读”这一崭新视角作为切入点,从“写在阅读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写在阅读中,深化学生阅读感知”及“写在阅读后,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三个方面入手,围绕优化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新方法这一话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阅读能力;以写促读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缺乏良好的汉语使用环境,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汉语各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讲较为薄弱。这其中,汉语阅读能力更是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如何合理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进行了大量探索,最终发现以写促读不失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以下,我将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及感悟针对以写促读之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阅读能力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展开总结与归纳。
一、 写在阅读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只有对阅读内容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自觉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具体的阅读活动之中。这一规律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具体的阅读学习之前,可以先给出他们一些关键词,并要求他们在认真审视关键词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与想法,待学生对与关键词相关的阅读内容真正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及积极性之后,他们便会水到渠成的具备源源不断的阅读兴趣。
如,在阅读古诗《静夜思》之前,我先向学生抛出了“月亮”这一关键词,并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自己印象中的月亮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月亮”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他们对其格外熟悉,因此“我书我心”的创作热情格外高涨。像班上一名学生就写道:“天上的月亮有不同的形状,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给我的感受也都不一样。有时候看到月亮我感觉很快乐,但有时看到安安静静挂在天上的月亮我又感觉很孤单……”该学生以“月亮”为关键词,写出了月亮带给自己的直观感受,形象而真实。在给予其鼓励之后,我对全班学生讲道:“是的,不同时期的月亮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诗人李白的经典代表作——《静夜思》,看看月亮带给了他什么感受……”由于已经有写出来的文字在前,因此,学生们对《静夜思》这一古诗的阅读兴趣得以充分激发,并迫切想追随着我的教学节奏探寻这一古诗所蕴含的与月相关的内容。这充分证明了阅读前的写作活动之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积极意义。
二、 写在阅读中,深化学生阅读感知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往往有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其汉语使用频率可谓是少之又少。这便导致其在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汉语阅读篇章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当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适时引导其进行较短篇幅的写作,以其借助学生对阅读话题的理解有效深化其阅读感知。这是以写促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此,我深有感触。如,在课外阅读《落花生》一文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很难直接理解文中父亲对孩子们期盼与寄予厚望的语句,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为让学生写出自己理解中的花生形象。有的学生这样写道:花生的果实埋在深深的地下,而不是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这说明花生身上具备低调、踏实的特征。在看到该名学生写出的语句后,我进一步对其进行升华:“是的,花生埋在地里的果实给人低调、踏实的感受,那么,我们以后是想要成长成花生这样有内涵的人呢?还是那种将自己的所有本领都炫耀出来,以期引起其他人注意的人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想成为像花生那样具备踏实品格的人……”这般一来,结合之前学生自己的写作内容以及我的积极引导,学生便能对“落花生”这一形象及其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很好地达到了借助阅读中的写作任务升华学生阅读感受的良好目的。
三、 写在阅读后,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正如前文所说,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触汉语阅读作品的机会少之又少,由此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我们教师在学生结束了对一篇文本的阅读之后,可以借助恰当的写作任务最大限度上扩展其阅读视野及范围。如此,方能真正将一篇汉语阅读文本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对此,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学生反响异常良好。如,在结束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一课外阅读内容之后,我便向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阅读复习任务:《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以简洁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请认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片段,看看其是否符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所提倡的道德水平,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布置下了这项写作任务之后,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了创作过程之中。其中,班上一名学生就这样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帮助别人,别人才能帮助我们自己。我有时会利用课余时间帮其他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像擦黑板、倒垃圾等等,而等我有事的时候,他们也会积极帮助我,我认为这就是文章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精神的一个表现……”在这名学生声情并茂的作文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不仅对于《花是给别人看的》这一阅读文本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其抒发内心所思所想的过程也是自身阅读视野得以开阔、学识见识得以丰富的一个过程,有力地论证了阅读后的写作活动所具备的一舉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众多方法之中,以写促读是直接且简单有效的一种。对此,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当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这三个环节中给予学生恰当的写作引导,如此,才能在帮助学生维持阅读兴趣、深化阅读感知、拓展阅读视野范围的同时,真正达到借助写作深化阅读认知的良好目的。以上仅为我个人关于优化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些许方法,望能产生抛砖引玉之效,以在双语教育的大背景下,更好地推动汉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林艳.“以写促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J].现代语文,2016(07).
[2]高永贵,罗先凤.以写促读写作模式研究[J].网络财富,2018(08).
[3]刘克艳.以写促读 读写互进——也谈读写结合[J].语数外学习,2012(05).
作者简介:
阿力腾古丽·卡开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教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