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比分析与教学启示①
2018-05-18赵坚
赵 坚
(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云南 昆明 650311)
马亚鹏
(银川市第九中学 宁夏 银川 750011)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13年2月,在全面总结前10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组织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2018年1月,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下称“2017年版课标)正式颁布.为更好地帮助一线教师学习理解“2017年版”课标的精神实质,本文在此试图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比分析“2017年版”课标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2](下称“实验版”课标),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出一些看法.
1 “2017年版”课标总体印象
“2017年版”课标,充分总结和吸收了10年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学习借鉴了国际优秀的课程改革成果,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标研制的定位充分针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以高水准的国际视野,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和迎接未来挑战需要的角度出发,力求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和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从修订的内容上看,在课程方案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在课程标准内容方面,凝练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体现物理学科本质的学科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加强了对教科书编写、教学工作安排、考试评价工作等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2017年版”课标,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2017年版”课标和“实验版”课标的对比分析
2.1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对比
两版课标在结构上保持了基本的一致性,都包含了课程理念与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附件等内容,但“2017年版”课标内容更为丰富,如表1所示.
表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2017年版”课标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突出课程、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及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尤为重视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建构了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是对课程标准中使用的学科核心素养下了规范性定义,明确语词表述的涵义;三是课标内容更加具体,既表述了设计依据,又给出了具体的实践案例,增强了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2.2 课程性质与理念对比
在课程性质上,“2017年版”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实验版”课标指出,“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可见,两版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人们对物理课程价值的认同.“2017年版”课标更是凝练了物理学科素养,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程理念方面,也体现了一定的继承性,具体表述如表2所示.
表2 高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对比
相比而言,“2017年版”课程对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更趋合理,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将物理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作为设计课程的基本要求,把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作为核心目标,并且首次提到“体现物理学科本质”,顺应了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2.3 课程目标对比
两版课标在课程目标的陈述上差异很大,“实验版”课标先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又具体化为分目标,课程总目标的陈述从宏观的角度对学生学完高中物理课程之后在物理知识、方法、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学习结果进行陈述,基本能够反映理解科学、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STSE教育)等国际科学教育的大趋势和基本理念.在具体目标的陈述中,“实验版”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陈述了15条具体目标,体现了“三维目标”的陈述思路.
“2017年版”课标首先界定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的内涵及其组成要素进行了说明.如课标指出:“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的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概念界定的明确、清晰与精准有助于课标的落实,使得课程目标更为明确.在课程目标的陈述中,则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4个方面分别展开,相比而言,“2017年版”课标的课程目标更为简洁.
2.4 课程结构对比
两版课标在课程结构上,均采用学分制、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并考试合格之后,可获得两个学分.由于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先,课程标准修订在后,形成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倒逼课程改革的局面,因而,“2017年版”课标的课程结构反映了高考改革对高中物理学科的新要求,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2017年版”课标的课程结构
图2 “实验版”课标的课程结构
“2017年版”课标在课程结构目标专门阐述了设计依据,具体有5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设置高中物理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学科特点,设计循环渐进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多元发展,设计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融入理论和实践新成果,设计具有先进性和操作性的课程.我们可以从相关论述中发现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分设的主线不变,增强分层设计和分类设计的针对性,体现螺旋式课程设计的思想.与“实验版”课标相比,这种设计思路一方面改变了原课程结构中必修部分知识面窄、难度大以及选修系列Ⅰ和系列Ⅱ形同虚设的局面;另一方面,共同必修部分知识广度增加、深度减小,且融入了一定的现代物理知识与技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2017年版”课标设计了3个必修模块,考虑到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需要,多数学校会安排在高一年级修完这3个模块,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待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2.5 内容标准对比
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不具体分析内容标准,现就与“实验版”课标相比,“2017年版”课标在内容标准方面的几个突出特点做一分析,便于教师更好地运用课标实施教学.
(1)“2017年版”课标除了内容标准外,还用较长的篇幅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同时,对于每个模块,简明扼要地给出了教学提示,并提出了学业要求.在学业质量方面,提出了由低到高逐渐递进的五级水平,按物理核心素养四个维度共20则具体表现水平.同时,将学业质量标准同学习内容以及合格性考测、等级性考测、自主考测等紧密结合起来,体现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思想.
(2)“2017年版”课标删去了原课标中单列的“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而是将实验探究作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要素纳入到学业质量标准之中,并简化了相应的表述,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及以核心素养统领物理教学的主导思想.同时,“2017年版”课标规定了学生必做实验,为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2017年版”课标内容标准的陈述显化科学方法,突出科学思维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如匀变速运动的研究这一内容,“2017年版”课标用一条内容标准和3个例子陈述如下:
“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
例3 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
例4 结合加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物理学中的抽象思维;
例5 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工具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6 实施建议对比
同“实验版”课标相比,“2017年版”课标用很长的篇幅给出了实施建议,并以详实的案例进行展开说明.分述如下.
(1)教学建议对比,如表3所示.
两版课标都具体给出了4条教学建议,具体论述均用到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成果,引导教师运用一定的理论视角设计、实施教学.
表3 两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对比
“2017年版”课标更是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展开论述,强调利用真实的物理情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科学探究,增强运用物理观念、知识和科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大众传媒中与物理有关的信息提高物理核心素养等.
(2)评价建议,如表4所示.
表4 两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对比
“2017年版”课标在评价方面的要求比“实验版”课标详细、具体.提出目的明确、可信有效、全面深入、主体多元及方式多样、激励进步等原则.在实践中,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目的,根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合理设计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指标,通过日常评价如课堂问答、书面评语、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等过程性评价和测试等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客观、全面、有效收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信息,真实反映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水平.
“2017年版”课标还专门对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从学业质量水平的角度,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4是用于高等院校招生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在学业水平命题方面,提出了8个方面的要求: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合理设计题型结构;科学合理设计试题难度;试题应有明确的测试目标;试题所设计的知识内容应具有代表性;试题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或开放性;试题的编制要科学、规范;试卷评价标准应清晰准确.这既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教师在教学时组织学生练习、测评应当遵循的原则.
(3)教材编写建议,如表5所示.
表5 两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对比
两版课标对教材编写都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建议,应该来说,落实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并体现物理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联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物理学学科特征,是物理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在“一标多本”教材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如何编写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独具特色的教材是教材编写者应当尤为关注的问题[3].
(4)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与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比较,如表6所示.
“2017年版”课标更加关注课程实施,将“实验版”课标中的“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更改为“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从学生选课指导、教师培训、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开发等多个角度对地方和学校实施物理课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倡导建立物理学科专用教室,“使学生真正进入‘物理世界’进行学习,也使教师在物理天地里实施更有‘物理味’的课堂教学,反映了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必然,也是此次课标中的一个亮点.同时,对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论研究对教师实施的课程的重视.
表6 两版高中物理课程实施与资源开发建议对比
3 “2017年版”课标给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课程标准是实施物理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属于国家课程.从课程实施的路径,只有当国家课程转化为教师理解的课程,进而通过有效教学转化为学生习得的课程,才可以称得上实现了课程的功能.这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自然是教师的课程实施即中学物理教学,“2017年版”课标对中学物理教学诸多启示.本文认为最为核心的有如下3个方面.
3.1 转变教学观念 用物理核心素养统领物理教学
物理核心素养是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素养又是国家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必须把核心素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要求至始至终贯穿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物理教学以知识为线索展开的设计思路,用物理核心素养统领物理教学,实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为此,一方面需要教师认真领会物理课程新理念,有意识地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以完整、系统的角度重新审视、思考物理学科,挖掘物理学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各种积极因素.
3.2 更新课程内容 有效组织物理学习经验
从“2017年版”课标的内容标准可以看出,此次课程改革采用了分层分类和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打乱了传统物理课程严密的物理学科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新课标教学时要更新课程内容,不能过于要求知识的广度、随意加大知识的难度,而是要突出物理事实、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物理实验以及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有效组织物理学习经验,通过真实的物理情境、精妙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推理论证、合作的学习环境等途径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
3.3 落实课程评价 重视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新课程尤为重视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学习评价,日常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使评价过程本身成为教育过程,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在实施课程评价时,要根据物理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科学制定评价目标,精心选择评价方式设计评价内容,并且依据物理核心素养内涵和水平以及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认知和行为表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以往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的评价实施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和反思,以改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课程标准的修订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凝练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实施指明了方向,我们希冀通过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让理想的课程转化为实施的课程,彰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较过,马亚鹏.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特色对比研究——以“人教版”和“司南版”物理1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