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宁波智能制造走上快车道
2018-05-18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宁波市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2017年12月,为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宁波市发布《加快促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 自2017年起,宁波市力争通过3年时间,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和有需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全覆盖。
1 总体目标
围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目标,《计划》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引导和推动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实施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技术改造,切实增强技术改造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支撑作用,实现全市工业和技改投资稳定持续增长,厚植“宁波制造”新优势。
《计划》的总体目标是,3年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有需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全覆盖,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70%左右,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单位产值能耗、企业运营成本、产品不良品率、产品生产周期明显降低。
到2020年,实现“十百千工程”,即培育10家全国先进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和集成商,1000家向工业4.0迈进的智能制造企业。
2 重点任务
(1)聚焦重点领域与重点方向。
宁波市重点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3511”产业及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石墨烯、专用装备、关键基础件、光学电子、集成电路、工业物联网等8大重点细分领域,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提升重点产业层级;鼓励企业围绕光电、石墨烯、汽车电子、气动元器件等产业领域,实施集团总部型、集聚发展型和产业链培育型等重大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引导骨干企业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实施技术改造,着力改造提升纺织服装、橡胶塑料制品、文教用品等九大传统制造业。
(2)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工程。
《计划》指出,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以提升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和生产制造自动化水平为重点的“机器换人”,推动企业“机器人+”改造。针对宁波市传统特色块状经济行业,支持企业开展以制造工艺仿真优化、制造过程智能化控制、生产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为重点的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以具备自动化、数字化生产条件的重点离散型、流程型制造行业为重点,支持企业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关键智能制造装备,建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协同集成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迈向工业4.0。此外,《计划》支持企业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基础上开展“互联网+”改造,广泛应用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等新模式。
(3)加快提升产业层级。
围绕传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计划》支持企业在研制开发新产品基础上,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新产品贡献率;支持企业在老产品二次开发基础上,实施扩大产能技术改造,丰富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支持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开展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和生产物流过程优化改造,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支持企业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手段,主动导入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4)切实强化工业基础。
宁波市围绕工业强基工程实施,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的重点领域提升和关键环节突破,鼓励企业开展专用基础产品专业化、精细化生产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开展通用基础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生产技术改造,推广先进基础工艺,提升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支持基础配套企业围绕整机(系统)需求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鼓励整机(系统)及终端产品制造企业优先选用本地产基础产品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四基”领域军民融合发展,以技术改造为手段,引导先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
(5)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
《计划》提出围绕制造业绿色发展,建立完善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倒逼机制,以资源消耗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机电产品再制造为重点,支持企业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设备和技术,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技术改造,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生态体系。
(6)打造优势产业链。
《计划》指出,要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配套企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与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协同技术改造;以关键技术为牵引,鼓励相关企业从材料、设计、技术、工艺、关键配套件、标准、试验检测、制备等创新链各环节开展技术改造;以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投资和创新链投资为纽带,促进工业布局向产业配套、专业化协作、要素集约高效利用的方向发展。
3 工作举措
(1)建立规上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库。
宁波每年完善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库,确保项目库中平均每年新实施技改项目数不低于本地规上工业企业数三分之一,加强项目跟踪管理。
(2)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
宁波政府组织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为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诊断服务,通过区域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实现有需求的规上企业智能化诊断全覆盖。在智能化诊断基础上,推进企业开展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和项目改造,建立诊断服务与企业业务培训、管理咨询联动机制,促进企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提升。
(3)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对列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库的项目,宁波政府在土地、能耗、金融、产业基金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
(4)优化技改扶持政策。
宁波市充分发挥“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的扶持作用,支持本市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按其实际投入给予不超过8%、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对传统制造业实施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和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项目,均按相关标准给予支持;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获得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优质项目,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给予共同支持。
(5)强化项目精准服务。
宁波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与各级部门建立领导联系推进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的工作机制和“一对一”项目联络责任人、企业服务责任人等制度,加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联动,扎实做好项目精准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每年选择一批重大技改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对投资进度严重滞后的重大项目,开展攻坚破难工作。
(6)加强工作考核评价。
从2017年开始,宁波市将各地“平均每年规上工业企业新实施技改项目数不应低于本地规上工业企业数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年开展智能化诊断规上企业数不应低于本地区有诊断需求的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等指标,纳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考核内容;分年度设定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奖励目标,对工业投资总量超过30亿元、完成奖励目标的地区,给予1000万元奖励,专项用于工业投资项目扶持,其中2017年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奖励目标均为15%。
4 结语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近年,宁波市政策频出,相继明确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方向、领域,开展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启动实施“机器换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每年投入数亿资金鼓励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在政策的引导下,一批批高端制造企业凤凰涅槃,得到高速发展。宁波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正全方位促进全市智能制造走上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