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大时代中的小故事
——驻村扶贫札记(二)
2018-05-18王书强
文_王书强
重结果但也不“虚”过程
目标总是证明手段正确,这是一个唯结果论的论调,也是一种唯结果论的行事指导。在扶贫工作的道路上,我们既要重结果、讲方法,还不能虚过程。我始终觉得,方法对了,过程好了,结果应该也坏不到哪里去。
从驻村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注重扶贫工作的过程管理,无论是贫困人口识别、入户走访、产业帮扶、环境改造,还是政策落实等各项工作,始终把预期的工作结果放在心里,坚持原则、脚踏实地朝着拟定的方向前行。
面对村民的直白要求,我们不务虚。一步一个脚印,不今天一个说法,明天一个调调,工作有始有终有过程。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踏实地做实事。把每一个贫困人口,作为我们工作的最基本对象,可以说他们就是扶贫路上的工作“中心”。
过程大多时候是动态的,政策在变、对象在变、具体问题也在变,但想要的工作结果应该是清晰可见、牢记在心的。对变化了的情况不能“两眼一抹黑”,必须是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注重结果,无可厚非。每一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必须程序到位、遵守原则,帮扶过程留痕管理。对于精准扶贫工作来说,就如同一场考试,一样的考题,一样的规则,有人能得满分,有人却不及格,只因为平时下的功夫少了、过程虚了。
一项工作内容,无法挑剔也不能回避,各类工作的上层设计者和落实者遥不相及,因信息传递或工作意图揣摩差异,工作成效可能很难与预想的效果一致。几年下来,也曾为基础性的资料挑灯夜战,在台账资料面前循返往复、重复工作。这无关工作者的效率,也不单是为了脱贫迎检。不曾质疑上层设计,只是觉得规则性的东西应更早出台,以更有效的规范工作过程。
对于一个持续性的工作,要明确目标,重视结果,不忽视过程管理。结果是出发的原始动力,过程是保障结果的必经之路,扶贫路上,两者必须兼顾。
“志”贫者难以致富
在走村入户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志不强则智不达”的深刻意义。习总书记曾说:“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强烈的思想意识,就难有卓有成效的行动。
贫困的根源,有难以回避的客观原因存在,比如道路交通、经济来源、大型疾病等,一系列不可控的因素影响着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然而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也有思想“贫困”的老底在作祟,依然还有以“贫”为荣的群体存在,本着“我是穷人我怕谁”的状态,毫无自强上进之心。这部分人虽然只是贫困人口中的一少部分,但言行举止却破坏了整个脱贫致富的大环境,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顽疾,也是破坏环境的一个毒源,传播扩散,其害无穷。
说到这里,我想以实际工作中的一个实例,说说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中一些现象。可以说是两个单身汉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单身汉与老人的故事。单身汉,是一个看上去没有褒义的词语,却是一类社会人群的代名词,也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列对象。
在我驻村的地方,有两个40多岁的单身汉,一个精壮有力,一个身体残疾。两户都有四间瓦房,公路到户都在五百米内的距离,与70多岁的老母亲在一起生活,老母亲都还健康,一年并无千元以上医疗费开支,种种情况极为相似。两户的产业帮扶措施、力度,各项帮扶政策落实都基本一样。
五月份,两户同时纳入房屋改造对象。身体残疾的一户,克服困难、勤劳务实,依照政策已经把老土房改造的焕然一新,还自主改造了圈厕,整天乐呵呵的在家种地搞发展,与老母亲一起生活的有模有样。
而身强力壮的一户,总是提要求、讲价钱、找理由,要么说缺水、要么说公路不能到户、要么说房屋基础不行,总之以各种理由推诿。房屋改造没能如期进行,后来他又提出要搬离现住地,到别的地方建房子。于是由其自己找好地基,由政府挖好房屋地基,并提供所有建筑材料,由其自己建房屋。
在与其相隔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位70多岁的老爷子与他享受同等政策,同步启动建房,一个月以后,老爷子的房子已经基本完工。
三个月过去了,身体精壮的单身汉始终嘴巴勤快身不动,不是在找领导就在村里四处闲聊,不是在睡大觉就是在四处乱跑,没有脚踏实地精神,飘飘然过活。他抵不过身体残疾的单身汉,更抵不过一个年过七旬的老爷子。
没有志气就很难有脚踏实地做实事的力气,没有志气就很难有突破困境的智慧,没有志气就难以打败骨髓里的懒惰与妄想。如此一来,那些身强“志”贫的人又如何脱贫。
改变不是抱着膀子动嘴皮
在扶贫的道路上,人是最具创造力的生产因素。总有一小部分不合时宜的人,觉得自己是贫困户,自己的困难就理应政府去解决,什么事情都应该有政策去保障,吃饭、开支、住房、出行等一切,都应该由政策保障好。总是抱着膀子看别人,脱离实际提要求,从不拿个镜子照自己。
人要么去改变环境,要么被环境改变,要么就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独特的性格。在脱贫致富历史大潮的涤荡中,对于贫困人口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走出困境的机遇。对于勤劳自强的人来说,可以凭借优厚的政策,扬帆起航,循序渐进,发展一个自己擅长且能致富的产业,逐渐走出困窘,转而发财致富奔小康。
然而,现实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直着身板提要求、抱着膀子看热闹、伸出双手要政策、蹲在墙角晒太阳”的无为派。今天找村委会,明天找帮扶单位,后天又找政府,乐此不疲。你把他的事当事在做,他却拿自己的事不当一回事,今天说好的事情,明天又变卦。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穷者可能长期都在思“变”,想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改变,但总是行动不起来,想法多于行动。有了“变”的想法,还要有“变”的行动,否则“思变”不一定会“通”,然又何以为“达”。
在扶贫工作的道路上,遇到身残志坚、克难勇进、奋发向上的实例也不在少数。一位因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左腿严重残疾的五保户,本是政策兜底的贫困人口,但他依旧在思考如何让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整天在琢磨用自己固有的手艺去创新。一直以来,他克服自身困难,发挥自己的技术长处,坚持养蜜蜂、发展传统手工编织。他不断改变和创新编织工艺,及时把编制的物品变卖,寒来暑往,持之以恒,即使没有国家政策的兜底保障,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神旅集团驻太和山村扶贫工作队王书强走访贫困户,规划和统计产业发展情况。
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我看到,发展成果最大的依旧是能吃苦耐劳的绝大多数,成效甚微的却是整天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极少数。
不能沉睡的自强意识
意志,我把这个词分解为“意识”和“志气”,意志是一个人行为的原始动力。小问题可以凭意识去化解,大梦想可以用志气去超越。传统中国,很多人都会谈到“小民”意识,即不做大贡献、不惹大麻烦、不出大问题、不求大利益、不图大名誉,可以于世无益,但求于己无损,无大的生活梦想,唯平安是福,看似淡然于生,实则不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于人于世,不说兼济天下,非客观原因的情况下,对于五体康健、四肢发达的人来说,于人于社会,不言社会奉献和责任担当,至少要做好独善其身,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制约好自己的言行,不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纷扰。
大锅饭时代的结束,意味着社会不可逆转地走上了差异化的道路,而不同环境造就的差异化应该作为一种动力催促人们去创造和改变,也就是说那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显然已很不适宜。然而,在我们驻村帮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因户而异落实措施无可厚非,但总有人会盯着别人的“多”比着自己的“少”,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局限和短板。
在村里,我尤其喜欢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干事情的贫困人。他们无论烈日酷暑、刮风下雨,都在起早贪黑、不停地为自己的生活目标努力。村里有个三口之家,男主人是一个自强不息的老共产党员,已有63岁,女主人40多岁,女儿10岁。一家人不曾雇佣任何劳力,种了20亩玉米,套种了20亩土豆和红薯,养了19头猪,种了30亩山胡椒。他坚持传统养殖方式,采集新鲜的猪草剁碎,再与剁碎的土豆或者红薯一起煮熟,一天三顿按时给猪喂食。一直坚持传统的喂养方式,虽然是一个粗糙的细节,但却彰显了一个勤劳者的本质。
也有那么一部分人,总觉得别人的好条件都是政府“救济”来的,在强有力的帮扶政策中扶不起、推不走、带不动,张口讨、伸手要,以歪就歪。不仅丢掉了自强意识,更丢失了“廉耻”之心。
想做什么?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无论什么境况,面对困难与诉求,不妨多向自己发几次问,切莫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在我看来,这是有效解决心理“失衡”的有效方法,也是荣辱观回归、唤醒自强意识的一种方法。
简单的事情自己办,能办的事情自己办,尽量不要把自己的小困难变成别人的麻烦。小因素、非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困难,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却非要跑腿解决,有跑去找村委、找政府的时间,可能自己动脑、动手早就解决了。穷人思维的最大特点恰恰在于,他把一切归结为外部条件而不是自身能力。
有困难找政府,这是对的。但对于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应该做一个简单的分类,不能什么事情都在找政府,“找”之前要扪心自问一下,这个问题自己到底能不能解决。不能房子上破了几片瓦、漏几滴雨都接二连三找村委会、找政府,毫不自知,没有自救、自强意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