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成果、问题及展望
2018-05-18◎宋磊
◎宋 磊
近十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在政策指引和市场牵引的双重动力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创作水平不断提高,高原不断拓展,高峰开始显现,给广大动画爱好者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可谓成就显著。
一、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成果
(一)数量大幅增长,质量明显提升
从2010年到2016年,我国国产动画电影每年的上映数量从10部提升至39部,2015年还达到了43部,年平均增长率为27%,在国际上位列前茅。从原先的寒假档只有《喜羊羊与灰太狼》一部国产动画电影、暑假档也只有两三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到今天寒假档、六一档、暑假档、国庆档每个档期都有五六部甚至近十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国产电影动画的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2010-2016年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统计表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国产动画电影的质量也在明显提升。中国动画学会于2016年在网络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61.0%的小学生认为近两年国产动画电影质量有所提升,在小学生中更愿意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比例超过了更愿意看引进动画电影的比例。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逐渐让电影动画的创作在高原上诞生了高峰。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5年暑期档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该片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吸取灵感,凭借优良的制作技术、强烈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人物情感获得了观众的追捧。中宣部文艺局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联合为该片召开了高规格的研讨会,来自政府部门、片方、学界、评论界、媒体的近50位代表参与讨论。与会人员认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对于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昭示了一条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国产动画电影发展道路,是一部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整合中国与国外动画资源、具备世界眼光的影片。
(二)题材日益广泛,传统文化成为热点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题材日益广泛。仅以2017年暑假档上映的动画电影为例,有传统文化题材的《牧野传奇》《豆福传》,有传统文化与科幻题材相结合的《阿唐奇遇》,有战争现实题材的《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有家庭题材的《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有喜剧题材的《十万个冷笑话2》,有冒险题材的《玩偶奇兵》,有魔幻题材的《大护法》,还有游戏改编题材的《赛尔号6》。更多题材作品的出现,在为观众依好而择,提供更大空间的同时,也不断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对各种题材的包容力。
众多题材中,传统文化题材尤为显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近十年,中国动画电影人在自觉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一大批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对《西游记》富于创造性地改编,到《大鱼海棠》由《庄子·逍遥游》中一句典故引出的世界观,从《虎王归来》描述了一个全新的“武松打虎”故事,到《王子与108煞》对《水浒传》的巧妙截取与再加工,从《天眼传奇》用瑰丽的风格展现《山海经》的神妙,到《小门神》用动画赋予家喻户晓的门神形象以生命……传统文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产动画电影的取材之源、创意之核。
除了传统文化题材以外,现实题材创作进行了重要尝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在动画电影领域,呈现出以家庭现实题材和战争现实题材为主的创作趋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两部基于家庭现实题材的电视动画片都推出了电影版,它们所描写的家长里短是真实客观的,它们所表现的普通老百姓对美满家庭生活的追求是能够获得观众共鸣的。而《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犹太女孩在上海》这样的战争题材作品,则以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为创作基础,加以艺术加工,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残酷,又彰显了在那样的时代中追求和平、追求梦想、勇于牺牲的人们的人性光辉。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中有不少红色题材的作品诞生,以《西柏坡》《冲锋号》《四渡赤水》《少年毛泽东》等影片为代表。虽然短期内,这些红色动画电影的市场反响仍然不够理想,但在质量上却有进步。特别是《少年毛泽东》一片,可谓在红色题材动画创作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当观众对魔幻、科幻、玄幻、二次元这些流行文化逐渐习以为常的时候,《少年毛泽东》却用抓野牛、斗母鸡、战蝗灾这些朴实的农家事,让我们的双脚切实踏上了中国这片广袤大地。在第一次战蝗灾的过程中,少年毛泽东初步显露了军事才华;在为小女孩解除裹脚布的情节中,他又体现出破旧革新的思想;在分粮的动人剧情中,他对农民的无私关爱与阶级情感得以彰显;而在不信菩萨的阐述中,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被传递出来……影片没有终极反派,最终的难题是一场人与人心理的争斗,这和一般动画片靠武力挑战终极对手的惯常剧情设计大相径庭,矛盾冲突感更加深入。
科幻题材创作小试牛刀。随着《超蛙战士之初露锋芒》《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的先后上映,我国开始出现了自有品牌的科幻动画。虽然它们在技术上相较美国的科幻大片还有不小差距,市场表现也远远低于海外科幻影片,但中国动画人对于科幻题材的追求已经正式走上征途。《绿林大冒险》《昆塔之反转星球》等一系列涉及异星球与机械文明的作品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科幻动画电影向着合家欢市场更进一步。
(三)受众逐渐拓宽,从低幼发展至全年龄
从2010年仅有4部非低幼受众动画电影上映,到2015年共有15部非低幼受众动画电影上映,中国动画电影的受众取向正在逐步拓宽,多元化的创作定位让每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找到适合的动画电影观看,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内生动力正在从银幕数量的增加拓展到受众群的扩大上来。
在2014年以前,低幼动画是中国动画电影近十年来的首个拉动引擎,数量上创作得最多,票房上产出得也最高。2009年1月,《喜羊羊与灰太狼》首部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上映,开启了这一以低幼受众为主的电视动画品牌每年推出一部剧场版的全新运作模式。截至2017年,“喜羊羊”系列共计推出寒假档动画电影7部和暑假档动画电影2部,为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了欢乐。2011年,赛尔号、摩尔庄园和洛克王国三个儿童社区游戏品牌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动画电影,开启了从游戏到动画电影改编的新模式。截至2017年,三个游戏品牌分别推出了6部、3部和4部动画电影。这些影片虽然没有电视动画或者社区游戏作为基础,但凭借良好的形象设计和较为吸引人的剧情,成为在小朋友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截至2017年,《潜艇总动员》系列共推出5部动画电影,《神秘世界历险记》系列共推出3部动画电影。一时间,“小手拉大手”成为电影院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4年寒假档,电视动画片《熊出没》的首部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奇兵》上映,一举创造了2.48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该片推翻了电视动画简单对抗的剧情模式,改走美国大片式的合家欢路线,不仅保留了低幼受众喜欢的动作噱头,还加入了成人观众愿意消费的情感要素,受众群从而也得到了扩充。此后,一直延续这一创作思路的“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熊大和熊二首次出现了年幼时的萌态,成功吸引了女性受众的关注;《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的故事则与好莱坞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3》类似,讲述了一个成人化的找寻与改变的故事;《熊出没之奇幻空间》则引入了明星元素,并且设置了一群鹿精灵集体飞驰的视觉奇观。这些创意元素都使《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的合家欢属性更为明确,市场反响也越来越好。从低幼动画占据绝对的市场主流,到从美国大片中吸取经验创作合家欢动画,中国动画电影在受众群扩大的过程中实现了市场的扩张与内容的升级。
除了低幼动画和合家欢动画,近年来一些以青年受众为主的二次元动画也相继出现,成为市场的有效补充,进一步丰富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细分。《我的老婆是只猫》《终极大冒险》都以爱情为主题,影片绘画风格较为成熟,主打成年受众。《一万年以后》《大护法》等具有实验色彩的魔幻题材动画也成功获得了市场关注。《魁拔》已推出三部动画电影,在二次元群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根据二次元网络动画改编的两部《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均获得了超过1亿元的票房成绩,泛二次元动画作品《大鱼海棠》的票房更是超过了5亿元。
二、中国动画电影创作问题
从创作角度看,虽然国产动画电影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数量、质量都有不小的提升,但距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可谓高原整体海拔仍不足,高峰仍然凤毛麟角。
首先是思想内涵距离精品要求差距较大。有些作品追求简单的动作、语言噱头,恶搞经典名著,商业利益至上,没能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有些作品虽然借用了传统文化元素,却没有很好地反映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还有些作品,虽然是针对低幼群体而作,但内容充满了伤害、恐怖等少儿不宜的元素,安全性较低。
其次是艺术表现距离精品要求差距较大。动画电影中角色的设计水平亟待提升,人物空洞化、范式化、模板化严重,缺乏生活感和情感力。动画电影普遍采用平铺直叙、平推直摄的方法,缺乏倒叙、插叙的讲述手段,缺少远中近特的镜头变化,流水账式剧情较多,很难体会到动画特有的想象力。
最后是很多作品的制作水平距离精品要求差距较大。一些作品打着改编经典童话故事的名号,作品本身低成本、粗制作,只是靠标题把观众“骗”到影院中来,有的作品画面基本的连贯度都有问题。还有些作品投机取巧,抄袭海外知名动画公司的动画片,制作水平十分低劣,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中国动画电影创作展望
未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需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提升,概括起来是增加三个含量。
首先是使影片融入更多文化含量。中国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都可以成为动画电影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比如,中国有非纸制品文物6000万件、传统戏曲286种等。再比如,中国还有女排精神、航天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展现。这些都可以被动画电影进行改编。同时,文化含量的加入也要求我们的创作者要有更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累。
其次是使影片融入更多艺术含量。艺术感蕴藏在作品的点点滴滴中,既涉及角色、场景、道具的设计,又涉及故事的编写、拍摄的方式,还涉及动画艺术所特有的想象力的融入等。同时,现如今优秀的动画片的艺术展现又与技术呈现紧密不可分,没有细致毛发的技术呈现,就无法展示艺术上的真实,没有巨量计算的渲染,就无法彰显大场面的艺术魅力。所以,动画电影工作者在着力提升艺术展现力的同时,也要重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最后是使影片融入更多情感含量。目前国内大部分动画电影只是简单的注意力产品,在过于追求注意力的过程中,我们让消费者对画面的表面需求,替代了其对文艺作品的精神需求;将观众对影片投入精力的集中度,当成了其对影片的满意度;过度强调了视听作品给受众带来的感官刺激与快感,而忽视了观众在观看作品时调动反思和联想时所能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感动。未来应在影片中投入更多情感含量,使友情、亲情、爱情这些现实的情感元素从影片的佐料逐渐成为配料甚至主料,从而使消费者逐渐适应、懂得并喜爱这种情感元素,使国产动画电影从注意力产品向情感力产品转变。毕竟,情感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人性才是让我们看过一部影视作品之后所能永久保存的心灵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