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师发展专业化研究

2018-05-17刘海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内涵对策

刘海丰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事业是培养优秀体育教师的重要基地,只有充分注重并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才能切实有效的促进体育教师教学事业的专业化发展。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涵义,阐释了其主要特点,并从自身发展专业化及外部环境专业化两个维度,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发展专业化的有效对策,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为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化教师;内涵;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8) 02-0048- 02

引 言

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主要指的是教师在个人的工作过程中,经过系统化的终身训练,得到体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行专业自主、体现职业道德,并逐渐增强自身综合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化体育工作人员。教师发展的專业化是教师这一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更是教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流选择,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思维、教研能力等均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具有较大的专业发展空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规模较大,承担着国家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责任,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将会决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因此,对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师发展专业化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师发展专业化概述

(一)体育教师专业化涵义

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首先指的是高校体育教师在通过严格的系统化训练与自身不断努力学习后,逐渐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过程,是相对于其他行业在特殊上差异化程度的量变累计的过程。其次,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指的是高校体育教师自身职业成为专门类别的岗位。前者主要说明的是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后者则是针对于高校中教师这种工作的职业化。将两者相互融合,才是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体育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工作专业化的前提保障条件与动力,是其发展专业化的主要方向,而高校中体育教师岗位的专业化,则是体育师资团队发展的专业化表现与社会认可形式,他通过不同方面对教师个人发展的专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体育教师专业化特点

1.主动性。相对于其他学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而言,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则是其自主性,虽然体育教师在科研以及教学工作中仍旧会受到学校各部门的管理与限制,但工作通常都是单独完成的,更加体现了高校体育教师的主体意识的独立性。故此,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更加需要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自主性来促进其深入发展。

2.终身性。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含有丰富的内涵、并且是不断发生转变的过程,从教室步入职场初期到辞职,这一过程始终伴随左右,可能还会对其终身产生深刻影响。若从终身教育观念的角度分析,所有职业能力的提升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高原现象,高校体育教师同样如此。体育教师如果在刚走向职场时,就放弃了继续学习与提升,那么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实践等将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就无从了解与掌握,落后的传统心理以及定式思维便无法真正摆脱。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必须选择终身发展模式。

3.时期性。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有着鲜明的时期性,主要是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成长背景角度来说的。按照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通常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岗前培训、岗位初步适应、职场稳定时期、继续教育时期、完善时期。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时期性与终身教育间本质上并不冲突,时期性是基于终身环境下的产物。

4.整体性。整体性主要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全过程看做是整体的系统。高校体育教师在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时期的专业化提升都有着内在的联系,且教师发展的专业是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因而,高校体育教师发展得专业化也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二、高校体育教师发展专业化有效对策

(一)体育教师自身发展专业化

1.培养职业优秀精神

培养岗位优秀精神,职业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师个人发展专业化的主要动力,更是有效推动体育教师发展专业化核心驱动力。而职业精神是指教师自身在实现梦想及信念中所展示出来的风采与活力。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精神,体现在对体育教学事业的热爱、主动学习知识及能力的提高,并不断挖掘体育教育中的隐藏价值及相关规律,始终保持着对自身职业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与浓厚的性质。

2.加强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性学习是个人有目的、有针对性、有意识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能够提高个人自身素养及专业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是循序渐进、不断成长的过程,因而需要教师应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汲取更多的全新的专业知识、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利用自主性学习,对自己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与反思,及时更新思想,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并通过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教师轮流听课的方式等,在工作当中不断增强自我综合实力及素养,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首先应成为相关领域中的专家,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并要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自设知识体系涉及领域宽泛,了解自身专业中的所含有课程、及边缘性课程,同时对最新的教研成果也有所知晓。体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系统性,除了基础的身体素质能力训练,还包括相应的心理知识、社会人文、运用药学等周边的学科,因而就需要体育教师综合能力及素养要强,在教学当中彰显人文魅力,了解体育教育的根本规律,充分结合最新理念与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出教师思想的先进性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二)体育教师外部环境专业化。

1.完善准人以及能力测评机制

教师资格体制是我国对于教师所特定的从业资历证明及上岗许可体制,旨在确保教学团队能够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对现代社会的教育人员在教师道德、文化素养、专业能力等方面,提供更加详细的高标准及高要求。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中的教师资格体制尚未完善,其教师的能力认证机制全权由政府进行管理,并仅限于形式上。单纯的凭借每年各地区教育部门对取得相应学历从业证明人员所进行的简单考核来对其测评,这样的测评在某种程度上又属于相对性的判断。高校在聘请体育教师中,应严格按照高要求、严规定的准则,来筛选最优质的人才加入到教学团队中,为现有体育师资力量注入新鲜血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带动整体教学团队的发展,增强教学师资的综合素养及能力,同时也让步入职场的教师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2.健全专业体育教师培养体系

高校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能够加强的他们的专业素养,推动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当前,我国高校由于教育资金不足、教学工作繁重等,无法指派大部分教师进行外出学习与培训,对于这样的现状,高校可以充分采取校本培训方式,来缓解这一问题,同时,这也是所有培训中成本最低、效果最为明显的方式。而校本方式的培训主要是依托于高校、为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在高校中实施的专业培训,以教师的实际工作学校为主要单位,将培训与开展各类教学、教研活动有机结合的培训模式。这样的培训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以往培训中受时空限制及财力制约的问题,运用校本培训的形式有多种选择,可以对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家长座谈会、教师报告等。而教育专家知识讲座应广泛关注,促使教师不断深入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解答教师疑惑,激发其创新思维,同时也要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充分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使培训的针对性更强,进而实现双倍的效果。

3.建立体育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对于发展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蕴含着许多重要作用与价值。应从高校体育教师个人专业化的发展历程上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与优化,并将发展性评价体系作为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专业化的关键途径,成分实现评价体系的规范化、合理化、普通化,推动高校体育教师的成熟性发展。高校体育教师通常性格直爽、开朗,注重自由自在,而發展性评价体系,能够为他们创建出舒适和谐、轻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使体育教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可以基于此,通过档案信息评价方式,将体育教师的个人学历、发展中所获得的奖项、科研成果等奖励,以及教师们对自我的评价与反思,都将统一整理后放到统一档案袋中进行保存,由高校具体部门负责该项工作,阶段性为各教师提供他们的成绩单,让教师更加全面的认知自我,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优势,以便他们及时调整。而高校管理部门也可以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能力、效果等,对其进行相应的职业发展指导。此外,教师自我点评主要是建立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有助于他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向专业化发展方向靠拢。教师在自我评价中,应首先全面了解自我,并要基于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工作目标,并要严格管理自己,不断激励自己坚持奋斗、积极探索、不畏险阻,努力实现最终目标,真正加强了自身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三、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还并未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优化并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水平,推动体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增强体育教学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健身意识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现实路径,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还应具有专业化的职业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要完善外部环境,运用外在体制加以引导,进而在内外双重力量的作用下,共同管理并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发展的专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宋垒则.终身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大学教育,2014( 12):48 - 50.

[2]朱建军.知识与行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实现路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5):120 -123.

[3]胡松芹,林振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发展建议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0):62 - 63.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内涵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挖掘习题的内涵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