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看语素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2018-05-17郭玮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郭玮

摘要: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们往往从整词出发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针对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忽视语素教学的状况,文章从汉语词汇的释义模式出发,分析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类型借此研究语素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最后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语素教学法 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81-02

一、语素教学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语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布龙菲尔德提出来的。他认为,“跟别的任何一个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没有任何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简单形式或者叫做语素。”在中国语言学界,对于“语素”这一级语法单位,吕叔湘先生曾明确提出“讲汉语的语法,由于历史的原因,语素和短语的重要性不亚于词,小句的重要性不亚于句子”,并特别强调语素的重要性。

语素主要功能是作为构成词语的材料,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将语素进行组合和替换,有限的语素就可以生成很多的词。因而一种语言中的语素通常只有几千个,而词通常会有几万个,句子则是无限多的。叶蜚声和徐通锵先生曾在所著的《语言学纲要》中提到:“据估算,我国的中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里字和词的比例约为1:6,这个数字大致也就是语素和词之比。按照这个比数来说,汉语从语素到此扩大了五倍。所以,掌握语素和构词法,是以简驭繁,有效地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运用整词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词汇学习是在对语言教材的教授之中完成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只能死记硬背,词汇记忆效率低下,加之汉字是方块文字难以记忆,导致学习者积极性也不高。仅靠死记硬背汉语词语的方法来学习汉语显得尤为困难,汉语学习者面对如此繁多的词汇量很容易对汉语的学习望而生畏,产生抵抗情绪,不利于汉语的学习。

二、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

汉语词汇多以按一定规则组合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为主。合成词的词义一般由它的几个构词语素构成,尽管有时候所构成的词的词义并不是每个的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但很多时候,所构成词的词义还是和构成它的语素义有着很大的联系。

关于语素义与词义之间关系类型的划分,学界主要有七种观点,本文主要采取符淮青先生的观点。符淮青(1985)以词义和参与构词的语素义为研究对象,归纳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所有语素的意义都不显示原义、部分语素在构词中失落原义、语素义间接表示词义、语素义直接地但部分地表示词义和语素义直接地完全地表示词义五种类型。

为了更好地描述语素义与词汇义的关系,符淮青先生提出了以下的几个基本概念:①词义,简用字母Z表示。②语素义,简用字母C 表示。③词的暗含内容,简用字母A 表示。④补充内容,简用字母B表示。⑤词语包括的知识性附加内容,简用字母S表示。

根据以上这几个概念,我们用下列的一些字母公式对语素义与词汇义的关系进行描写分析与区分辨别。

(一)语素义直接地完全地表示词义

(1)词义等于几个语素义之间的直接组合,用公式表示即Z=C1+C2+(B),例如:

平分:平均分配。 Z=C1平均+C2分配

(2)词义与几个语素的意义之间相同或者相近,用公式表示即Z=C1=C2+(B),例如:

洗涤:洗。 Z=C1洗=C2涤

(二)语素义直接地但部分地表示词义

(1)词义是几个语素义的组合,但只部分地表示词义,用公式表示即Z=C1+C2+A+(B)+(S),例如:

下野:执政的人被迫下台。 Z=A执政的人被迫+C1+C2

(2)同义与近义语素共同表示部分的词义,用公式表示即Z=C1+A=C2+A+(B)+(S),例如:

成绩:工作或学习的收获成果。 Z=A+C1收获(=C2成果)

(三)语素义间接表示词义

1.词义是语素义的引申用法

(1)名词。①词根语素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词义引申为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

司机:汽车、火车等陆上交通工具的驾驶操作员。

Z=C1主管,操作+C2机器(的引申)

②词根语素表示某种动作行为,词义引申为动作行为所关涉的事物。

学问:知识、学识。 Z=C1学习+C2提问(的引申)

③其他。老百姓:人民。

(2)动词。

解放:解除所受的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引申为推翻反动统治。

Z=C1把之前束缚着的东西解开+C2解除约束的引申。

(3)形容词。

开明:原义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后来引申为思想开通,不顽固保守。 Z=C1开放+C2明白(的引申)

2.词义是语素义的比喻用法

(1)几个语素全通过比喻的方法来反映客观对象,例如:

线索:比喻事物发展的头绪或探索问题的途径。

Z=C1细绳子+C2粗绳子(的比喻)

(2)两个语素,其中一个喻指,另一个则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例如:

玉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二至三米,植物果实颜色像玉石,可供食用。 Z=C1玉石的比喻+C2米

3.词义是语素义的借代用法

(1)全部借代。细软:指首饰、贵重衣物等便于携带的东西。

(2)部分借代。水酒:很淡薄的酒。

(四)部分语素在构词中失去原义或语素义变得模糊

(1)偏义复词。例如:窗户 人物 舟楫 忘记 质量

(2)部分语素义模糊。①由一般名词性语素加上量词性语素构成的集合名词,例如:事件 文件 人口

②词义=模糊的C1+表类属的C2,例如:啤酒 卡车

③其他,例如:老实 准备 实际 晚上 麻烦

(五)所有语素的意义都不显示原义

東西: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据郝静芳《词义与语素义关系及对外汉语语素教学研究》一文中对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在所有词汇中所占比例的统计,五种关系类型的所占比例从多到少依次为:语素义直接地完全地表示词义、语素义直接地但部分地表示词义、语素义间接表示词义、部分语素在构词中失落原义和所有语素的意义都不显示原义。

语素义组合所体现词义的内容越多越直接,学习者猜测词义的效果越好。对于语素义直接地表示词义这种类型的词语,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已知的语素义来猜测词义;对语素义直接地但部分地表示词义这一类型,我们就可以对已知语素义进行提取分析猜测词义,并对猜测出的词义进行引申;对语素义间接表示词义这一类型的词语,我们就要在已知语素义结合成的词义的基础上再进行联想与加工;对部分语素在构词中失落原义或变得模糊和所有语素的意义都不显示原义这两种关系类型的词汇就并不适合上述通过语素义猜测词义的方法了。在进行这两种类型的词汇的教学时,整词教学的方法将更适用,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时,应按照词汇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的类型进行分类教学。

四、关于词汇教学的建议

(一)重视语素教学

近些年,“词本位”教学法在我国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词本位”教学法主张以整词教学为主,迎合了欧美学习者对于词汇的认知模式,但这种认知模式并不符合汉语的构词特点。以整词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者只从整词的角度学习、理解、记忆词汇,通过大量的讲解和练习一味地死记硬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不能够理解词汇是由更低一级的语法单位语素构成的,不会根据语素义进行组词和扩展。

(二)整词教学与语素教学同步进行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初级阶段,学习者的水平往往较低,对汉语的语素和构词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所以在初级阶段,应该采取整词教学与语素教学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时候就需要采取机械记忆的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机械记忆首先记住一些基本的语素和词汇,在中高级阶段再进行构词法的讲解和语素教学。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教给学习者构成词语的语素在单独使用时的意义是什么,组合成词后的意义又是什么,让学习者进行对比分析,再进一步分析词汇的构词方法和使用规则,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全面地解释所学的词汇。

(三)先教构词能力强的语素

汉语语素按构词能力可以分为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词根语素在词中承担整个词的主要词汇意义,是构成词的根本要素。所以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先给学习者教授构词能力强的词根语素。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汉语的单音节语素多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汇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现代汉语的词根语素也主要是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先学习构词能力强的单音节语素符合汉语的古今演变规律。且更有利于学习者之后学习过程中词汇量的扩展。

(四)中高级阶段运用构词法进行词语扩展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通常会采用机械记忆以达到理解掌握构词能力强的基本语素的意义的目的。到了中高级阶段,学习者通过学习已经初步养成了一定的语素意识,可以结合语境、词语的结构方式用已知的语素义进行简单的思考,并由此推知新词的词义,这个时候再运用构词法进行词汇的扩展教学就顺理成章了。对此,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假设也给在中高级阶段利用构词法进行词汇的扩展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结语

本文从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语素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但这些理论上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并结合一线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汉语语素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意义系统,由于汉语语素的类型、语素的独立成词能力、语素的构词能力、语素的多义性等特殊属性,语素教学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俊羽.语素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D].北京语言大学,2007.

[2]冯丽萍,宋志明.词素性质与构词能力对留学生中文词素识别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6):33-38.

[3]符淮青.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J].辞书研究,1981(1):98-110.

[4]郝静芳.词义与语素义关系及对外汉语语素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3-57.

[5]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4):78-80.

[6]李志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含相同语素的同义复合动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7]王树斋.汉语复合词词素义和词义的关系[J].汉语学习,1993(2):17-22.

[8]王周炎,卿雪华.语素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39-42.

[9]张江丽.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对词义猜测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3):16-22.

[10]仲崇山.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补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56-58.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