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进方法研究
2018-05-17侯娟娟
侯娟娟
【摘要】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经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西方文化进入我国,创造了多元文化教学的氛围,尤其是英语教学,需要从国际角度进行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不断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美国语言学家Braj.B.Krachru创造了著名的concentric-circle(同心圆学说),对英语在世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划分,画成3个同心圆。根据该学说可知,全球英语分布情况分成inner-circle(内圈)、out-er/extended circle(外圈)及expanding circle(扩展圈)。其中,内圈是指一些将英语当成第一语言的国家,包括美国、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新西兰等;外圈是指将英语当成第二语言或者官方语言的国家,包括马拉维、印度、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扩展圈是指將英语当成外语的国家,包括中国、波兰、希腊等国,由此可见英语的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断与国际接轨,为我国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低迷,更需要教育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当前,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与世界各国及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需要专业的知识技术人才助推我国贸易的出口,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必不可少。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多元化课件弱化教学主体及主导地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英语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也更加注重内容的色彩化和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时,添加了太多的教学内容,并且这些内容与国际、社会、经济等方面关联不大,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只能听,却不能实践。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进行学习,没有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不符合全球化进程需要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词汇、短语及文章为重点,认为这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课本中的文章、词语等已经落后于时代,教授这些陈旧的内容,不仅导致教学内容死板、无趣,还会导致学生缺乏与当代社会的沟通,背离了英语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引入了交流交际的相关内容,但是,并没有加强全球化视野下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限制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拓展。
2.大学英语教学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首先,高校英语教学能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技术的全面发展,加快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的速度,英语人才在市场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区域高水平英语人才较多,则可以加快我国经济“走出去”的步伐。语言不仅能够体现出经济贸易中的文化差异,还体现了知识含义的具体差异、技术含义中的差异、管理之间的差异等问题。因此,要想打破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羁绊和阻碍,必须加强对应用教学的改革。高校英语教学应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培养专业化英语人才,如报关英语人才、工程管理英语人才、医学英语人才,使我国经济“走出去”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高校英语教学可以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外贸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只有国外经济运行稳定,才能不断提高本国经济的影响力。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分类比较明晰,能够给市场提供所需的各种高端英语人才,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管理经验等,减少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及争端。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1.大学英语教学应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主要方式,学校可以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学术交流、学者交换、学术资料和教材的交流以及信息往来等。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英语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学术带头人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已先后与56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多所大学、文化教育机构及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到海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短期或长期学术访问,充分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与经验,开阔视野,提升自身教学和研究水平。近年来,学校有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美国富布赖特学者项目等多种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教学水平。
2.开创“互联网+”教育新模式
结合“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大数据手段保障“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高校坚守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重要保障。在“互联网+”的新时代,英语教育面临巨大变革,为了适应发展需要,高校更要以灵活的、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方式进行结构调整,对新技术背景下的高等英语教育形态作出迅速应对。第一,在“互联网+”理念指导下,积极构建国际化英语课程体系,以信息化助力国际化,开创教育新模式。学校可以搭建“课程中心”网络英语教学辅助平台,并积极利用“课程中心”平台,集成和整合优质英语教学资源,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优质英语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推广优质英语课程的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第二,加强英语在线课程平台、国际英语慕课课程以及英语外文网站群的建设,以与世界一流水平接轨为目标,助力学校英语教学资源开拓,为英语教学国际化建设、英语复合型人才塑造提供基础。第三,构建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大数据监测平台,应用该平台可以改变传统课堂评价的模式,实现考核指标从模糊宏观到量化精准、考核频率从每学期制到常态持续、考核对象从部分随机到全面覆盖、考核阶段从事后评价到实时动态的四大转变。平台还可通过多维度课堂教学数据实时准确采集,借助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影响,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精准评价、精准督导、精准管理。第四,采用技术手段对学生个性、英语能力与英语偏好差异相关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进行监督与精准指导、个性化推荐。综上,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积极抓住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勇敢应对挑战,在开创教育新模式背景下不断寻求英语教学新方向和新高度。
3.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英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措施如下:第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加深其对英语词汇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与意义的词汇,重点分析英语词汇的社会文化意义。第二,重新编写英语教材。英语教材是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的主要渠道之一,高校可将语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对英语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并在其中加入更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度。第三,充分利用网络、英语电影、报刊、新闻等形式营造英语学习的文化氛围,了解国外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第四,邀请外教教师定期开展文化知识讲座或报告会,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英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和应用能力,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完善英语教学体系,高校英语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外语界》2014年第3期,第12-19、36页。
[2]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外语界》2013年第6期,第9-13、22页。
[3]李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渗透》,《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年第6期,第265-266页。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