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建模意识,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018-05-16袁旗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数学知识

袁旗

摘要:数学已经渐渐成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当前,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主体是要强调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体现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因此,这就要求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数学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运用数学的知识。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无疑已经成为数学教学需要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建模意识;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1、当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数学实践应用能力较差,且应用意识弱,严重缺乏数学思维,在知识的运用方面只会简单性地生搬硬套,不能够对知识进行拓展性地转移,若碰到比较陌生的题型时,无法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情况必将学而无实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要求不仅符合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构建起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发展方向。

2、提高数学应用性

2.1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要想在做一件事时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要对其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好奇,好奇后才会针对问题展开探究,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且普遍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

2.2数学教师要提高建模能力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在教学内容上的变化,提高自身建模能力,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数学教师除了需要了解数学这一课程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中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这一些教学中,充分发掘容易被人所忽略的知识点,同时也是数学教师能够运用数学建模进行教学的良好机会。

此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建模教学,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的学习,自发地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3、改进教学模式 注重建模研究 渗透建模思想

3.1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当前发展形势下要求教师应该转变填鸭和满堂灌式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够再次回到实践中证实结论。教师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利于数学兴趣的培养。

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的过程是复杂的,如果没有充分地培养,就无法使学生形成应用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例如,在进行行程相关的应用题授课时,可以利用生活實际中出现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让学生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增强了主动意识,激发了兴趣。

3.2教师注意结合专题进行建模法研究

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熟悉并理解数学建模的一些重要思想,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甚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自己选择实际问题进行建模练习,从而让学生能够自己品味出数学建模成功的喜悦,体验到难以解决问题的不甘,以此来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数学知识,积累一定的经验。

3.3提高学生的模式识别能力

一般的考试试题都会特别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应用题就着重考查这方面的能力。数学这一课程是充满模式的,就解应用题而言,能够识别其中的数学模式,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但需要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同时要对应用题进行专题训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种应用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4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要想能够对数学问题展开分析和解决,必先要先理解题意,才能进一步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更高数学素质、具有更高丰富创造力的人才。在当前,多数的考试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考试试题出现了一些新背景题、开放题的题型,更注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察。由于开放题的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结论,而新背景题的背景材料新鲜,给学生在题意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选择上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导致失分率较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的补充。

3.5体会知识的价值 使学生乐学善学

人们生活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检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够自然地去应用知识,也是知识价值的体现。例如:学校门前的马路在修建时需要经过实际考察、测量、综合分析才能够进行设计,在整个过程中的任何一项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应用,这也是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这样一些实例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用兴趣支配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结语

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锻炼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目的,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灵芝.培养建模意识,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J].中学数学,2019(06):85-86.

[2]张维明.培养建模意识,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J].中学数学,2018(22):45-46.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朝阳中学)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本教学的探索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奇思妙想”有奖数学知识竞赛
第七届播睿智杯“奇思妙想”有奖数学知识竞赛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