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化市盲道建设现状及建议
2018-05-16张丹阳
张丹阳
摘要:城市盲道建设,是以人为本、人性化建设的具体体现,盲道建设,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对盲人关怀和尊重的体现。通化市也进行了盲道建设,经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通化市 盲道建设 现状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38-02
一、盲道建设涵义及建设要求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被重视的程度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残疾人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和人们所关注,国家和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必要措施帮助残疾人维护切身利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盲人约500万,是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占全国人口的3.8‰左右,平均每百万人口有盲人3800人。盲人问题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社会对盲人的关注是多方面的。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建设在多方面体现出来。例如,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应当按照规划设置盲道。盲道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这不仅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更是对盲人关怀与尊重的体现。
盲道设计要求,城市中心区域的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注意建筑物地段的人行地道应设置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
(1)盲道铺设的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力残疾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2)盲道铺设应连续,应避开树木、电线杆、拉线、树穴、窨井盖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
(3)行进盲道宜设在距人行道外侧围墙、花台、绿地带250~600mm处。
(4)行进盲道可设在距人行道内侧树穴250~600mm处;道上如无树穴,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500mm。
(5)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6)沿人行道和分隔带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其宽度应为300~600mm,距路缘石边宜为250~500mm。
通化地区的盲人有4330多人,仅东昌区就有2900人左右。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盲人的出行安全,按照城市基础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惯常做法,在主干道两侧的人行道中间铺设了盲道,为盲人出行提供方便。笔者近期就通化市建设大街(火车站—红旗桥)、新华大街(玉皇山大桥—中医院)等盲道建设现状和使用效果进行了调研,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
1.盲道设计铺设问题,不符合盲道设计规范
(1)盲道分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两种。规范要求行进盲道为长方形,凸起部分的尺寸应为高5mm、底宽35mm、顶宽25mm的梯形,长度为底266mm,顶256mm,两端半圆形条间的中心距为50mm。原先铺设的混凝土的盲道不同程度遭到了破坏,自从将盲道改成花岗岩的之后,可以说基本上都不合格。花岗岩行进盲道凸起部分的条宽50mm,高2mm,是规范标准的一半还不到,脚踏上去凹凸感不明显,如果穿厚底鞋,凹凸感就更差,尤其应该指出的是通化市处于高寒山区,盲道的凹槽部分在冬季经常被冰雪填塞,厚厚的棉鞋踩上去几乎没有凹凸感,起不到导盲的作用。规范要求提示盲道凸出部分为高5mm,底部直径为35mm,顶部直径为25mm,中心间距50mm,呈矩形排列。改为花岗岩之后根本没设提示盲道。另外,盲道颜色应为土黄色,与人行道有明显色差,花岗岩盲道却一律为深灰色。
(2)街头路口、拐弯处、人行横道出口处铺设的提示盲道,是用表面光滑的砖代替盲道的条形砖,一遇到雨雪天气,正常人走上去都很容易摔跤,更何况盲人,不但起不到安全方便出行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潜在的危险。
(3)盲道屡屡与其他建筑物发生冲突,致使盲道拐弯太多,有些拐弯处还有盲道断条的现象,这种情况以各种检查井盖和电线杆较多。
2.挤占盲道现象严重
(1)汽车、个体商贩挤占盲道现象严重,尤其是比较繁华的市中心,较大商场附近这种现象随处可见,特别是遇到一些重大的传统型节日和纪念性节日,商家往往开展花样繁多、声势浩大的商品促销活动,这种在店门口举办的促销活动,往往吸引很多人的围观和参与,挤得车水马龙、水泄不通,挤占封锁盲道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盲人的出行安全和便利。车辆、货摊、修鞋摊挤占盲道的现象也很严重,挤占的时间还很长,营业的时间基本上就是盲人出行的时间,与盲人争道,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建设大街段(通化广场至建委),新华大街段(新华广场至中医院),一排排汽车、送货手推车、个体商贩都停在盲道上,虽然城管等相关部门多次清理,清净几天,往往又死灰复燃。
(2)因为盲道修建时间早,后修建的建筑物没有科学合理设计,建筑物建设挤占盲道现象较为普遍,如百货大楼前的治安岗亭、凯威大厦前的变压器柜,新修建的公交站点几乎都建在盲道上,把盲道攔腰截断,使盲道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有些障碍物离盲道太近,规范要求障碍物距离盲道至少250mm,而有的电柱、花台等紧贴盲道。
(4)城市在有盲道的路面施工时,对路面开膛破肚,在施工时没有很好地对破坏的盲道设置有效的提示标志,完工后对盲道的修补也是敷衍了事,留下安全隐患。
3.盲道损坏现象较重
有些路段由于其他工程施工后回填不实产生沉陷,造成路面高低不平;有的甚至施工后将盲道切断,尤其排水井盖周围较多。有些盲道铺设的盲道石出现断裂、破损、丢失的现象,没有及时修补更换。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相关部门对盲道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盲人是社会中极少数的弱势群体,盲人的出行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因为盲道在工程中所占比重较少,施工麻烦,投入多、利用率不高等原因很容易被忽视。
(2)设计不合理,盲道设计得不到重视,设计者没有按照盲道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从用料到关键部位的设计均不符合规范要求。
(3)市民对盲道的认知太少。多数市民缺乏对盲道知识的了解,甚至很多人不知道盲道是做什么的,很多人意识不到占据盲道和损坏盲道的危害有多大。
(4)利用率不高是盲道被挤占和损坏的原因之一。盲人在市民中所占比例不是太多,由于自身行动不便也尽量减少出门,在走访观察的过程中几乎很少有盲人在盲道上行走。
(5)宣传普及盲道知识的力度不够。盲道修建后相关部门的宣传、管理、维护以及监督的力度不够,听之任之,顺其自然。
四、几点建议
(1)建议有关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对盲道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管理,在盲道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用工还是用料都要按标准严格把关,对不合理的盲道路段进行重新铺设,对损坏的盲道路段及时修复。
(2)相关部门应对盲道管理给予足够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管理部门,出台具体管理措施,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定点定时对盲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漏洞及时查补,在盲道管理中力争有章可循,有则可依,规范管理,加大监管和处罚的力度,对破环盲道者从快从严从重处理。
(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竖立提示牌、警示牌,散发传单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盲道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普及盲道保护和维护的相关知识,增强人们自觉避让盲道、保护盲道的意识。
盲道是盲人行走的道路,如果一旦被占用或者破损就会给盲人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有安全隐患。盲道是城市里的一种无障碍设施,是为盲人出行提供便利安全的设施。一个城市盲道的重视程度、建设质量、维护程度和利用效果,既能真正方便残疾人,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国家的人文关怀,又是对一个城市和市民文明程度的考量。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不要让盲道变“忙道”,其实只要一个小小举动就能给残疾人朋友营造一个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社会、政府的管理和建设,更需要广大民众的自觉维护和支持。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