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2018-05-16冯习翠
冯习翠
【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性学习最能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情境诱导;落实过程;内外结合
一、情境诱导,激发探究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烈这一特点,通过创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教学“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一课时,教师可用故事引入:有一天,老师要把50个苹果平均分给20个小朋友,小明说:“因为50÷20=5÷2=2……1,所以每个人分2个,还剩1个.”小芳说:“不对,不对,每人分2个,20个人分了40个,应该还剩下10个苹果.”究竟小明和小芳谁说的正确呢?创设这样富有情趣而充满挑战的情境,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到十分强烈的程度,学生便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当中.
当然,这样的情境诱导不仅可在新课的导入阶段使用,也可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学生产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激发学生保持探究欲望.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数一数”的“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这一环节时,学生对“十万”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如何拉近知识与学生们的情感距离呢?我灵机一动,说道:“十万天有多长呢?你能活十万天吗?”一语既出,学生们立刻争论起来,在辨析中认识到十万天大约是274年,人的平均寿命不到3万天,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人生命的短暂与珍贵,也对“十万”有了初步的认识.好的情境使数学有了温度,使学生们更愿意去努力学习.
二、落实过程,培养探究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导,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并逐步学会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如,在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有这样一道拓展题:一个数的近似数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学生经过尝试得出结果是204 999,195 000,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了这两个数与20万的关系后,我追问道:“近似数是20万的整数一共有多少个呢?”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很多学生认为:因为204 999-195 000=9 999,所以有9 999个;有名学生却坚决不同意,只听他说道: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观察,比如,从2到5一共有4个数,但5-2=3,所以相减后还要加1才是正确的,应该是9 999+1=10 000个.我大力表扬了这名爱动脑筋的学生,并且请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们体会这种举例探究法的优越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如操作探究法、作图探究法、列表探究法、尝试探究法、讨论探究法、查找资料探究法等等,让学生们在探究时有法可循,不至于茫然无措.
三、内外结合,提高探究实效
在传统的教学任务还没有相应改革的情况下,课时不足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矛盾,教师可以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线,引导学生注重课前资料的搜集和课后知识的延伸,以达到更好的探究效果.
如,教学“利息”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到附近的银行去调查有关“利息”的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以增强探究兴趣和科学性.在教学完“长方形的面积”后,可以让学生们回家测量并计算客厅的面积,以增强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四、体验成功,享受探究的乐趣
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探究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错误也在所难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先让学生试算求4,6,8的最小公倍数.結果大多数学生由于受负迁移的影响,只用了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2去除,求出的最小公倍数是2×2×3×4=48,面对学生的差错,我并不急于去指正,而是引导学生用列举法分别写出这三个数的倍数,从而很容易地发现4,6,8的最小公倍数是24.为什么两次答案会不同呢?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结果学生很快发现是短除法多乘了一个“2”.学生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轻松牢固地掌握了“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必须除到两两互质为止”的这一教学难点.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有趣、有意义的探究情境,提供更广阔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习得方法,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和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桂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张欢.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3]殷蕊.对小学科学探究过程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