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启发
2018-05-16吴海波薛飞
吴海波 薛飞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启示,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等改革策略,以期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实现服务转型。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4-0033-02
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创新驱动、产能升级、经济回暖等良好态势。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面临读者需求与服务供给失衡等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为其服务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1高校图书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1.1外部大环境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
互联网环境下,技术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渐成熟的多媒体、超媒体技术使信息传递方式更加多样化,这些新技术将冲击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打破图书馆以馆藏服务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改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机制。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以指数级速度飞快增长,大数据的特征是数据量大、增长速度快、类别多、价值密度低。高校图书馆如果不能适应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将无法满足师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1.2读者需求变化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
图书馆的服务要以读者为本,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读者的个人需求。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只有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才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
1.3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要求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2016年年初,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更加注重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开展服务工作。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启示
2.1启示一:供需并举,调整结构
经济学原理强调供给和需求并重。因为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没有供给也就没有需求,二者之间是互动关系,供给刺激需求,需求刺激供给,谁也离不开谁。需求需要更新,供给也需要更新,这样经济才能不断增长。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供给和需求两侧都需要通过调整结构的方式,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需求侧强调通过调节投资、出口和消费等要素拉动经济发展,供给侧则是从技术、资本、创新、劳动力等要素人手,更新供给,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满足潜在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供给和需求像天平的两侧,无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都会打破平衡。读者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是高校图书馆的供给“产品”,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创新服务方式,主动引导读者阅读,保证供需平衡,达到供给侧服务改革的目的。“读者第一”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宗旨,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读者需求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有力的推动力。笔者参考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绘制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思路图(见图1)。
2.2启示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长期渐进的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高校图书馆供给侧服务转型升级同样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图书馆应明确方向、更新观念,从过去的以资源建设为主转变为“以人为本”,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方面寻找有效的落脚点,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2.3启示三:市场是可以创造的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用四名推销员在寺庙卖梳子的例子说明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创意可以创造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是可以创新的,服务市场是可以创造的。现代社会,信息是最寶贵的要素,创新就是信息的重组。图书馆应创新服务方式,变单一的借阅服务为多样化、移动化、泛在化的读者服务,变以借阅量为主的效益考核方式为以资源使用率和读者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增强自身魅力,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主动利用图书馆。
3高校图书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
3.1去产能
去产能主要解决高校图书馆资源采购效率低、资源与教研匹配不高、资源深加工能力弱等问题。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源采购模式比较传统,即图书供应商提供书单,在图书馆员按照书单查重后,供应商提供图书,图书馆员采编入库,这一过程一般需要半年时间,长时间的等待打击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此外,采购人员受专业知识的限制,购买的图书不符合教学和科研要求,造成资源闲置、产能过剩。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资源采购模式,让师生参与采购,进而提高供给效率,优化馆藏结构,满足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也应根据学校的办学方针,购买与教研相匹配的资源,还应注重文献信息的二次加工工作,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3.2去库存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经费不足造成资源断档、部分已购资源质量差、利用率低等几个方面。许多学生读者的信息素养和检索能力低,其对图书馆的资源情况和使用方法不清楚,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尝试使用馆藏资源。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资源使用评价体系,对使用率低的资源及时剔除复本;及时购买师生读者急需的资源,尽快调整馆藏资源结构。高校图书馆也应举办专题讲座,加大馆藏资源的宣传力度,利用微信公众号向读者推送最新的馆藏信息,激发他们利用馆藏资源的热情。
3.3降成本
因为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有限,以及某些普及率高的数据库的价格逐年上涨,所以高校图书馆应降低各种成本。高校图书馆应简化规章制度,减少管理成本;将有限的经费用于购买性价比高的数据库,既有利于学科发展,又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员工激励机制,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合理的采购机制,减少不必要的复本量;做好开源节流,减少不必要的开销;拓宽资助渠道,引入社会资源。
3.4补短板
在人才方面,服务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馆员业务培训、规范人才引进机制、设立员工激励机制等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技术方面,服务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支持,但是图书馆的技术革新速度较慢。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树立长远意识,对新技术进行甄别,选取后期可兼容的技术应用到日常管理、媒体宣传、自助借还等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构建共建共享的数字资源平台。在空间方面,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从学习、交流、创新等方面进行空间再造,如构建共享空间、文化展览空间和创客空间等,并注重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使空间兼具交流、共享等功用。在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在保留科技查新、信息咨询等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他们的多元化信息需求。
(编校:孙新梅)